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电视节目编导

《电视节目编导》:新闻传播专业系列教材。20世纪以来的一百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一百年来自。这一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360百科展,继报纸、期刊、广播、通讯社之后,电影、电视乃至互联网络等新媒体相继问世,新闻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新闻传播的手段日趋现代化,"地球村"变得越来江植速训格船越小,而新闻传播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则变得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营粉代,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也渐渐跟上了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目前,全国开设新闻、传播、公关、广告类的院系达到470余家,在校生超过10万人,每年毕业生起过2.5万人。这个数字在全球是排在前列的

  • 书名 电视节目编导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225页
  • 开本 16
  • 品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电视节目编导》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导论 电视本性及电视节目

  一、电视是广脱扬齐广临术最施播的延伸

  二、电视体制及我国来自电视体制改革

  三、电视发展的几大趋势

  四、电视与电视节目

  第一篇 电视节日与编导

  第一章 电视节目概论

  第一节 电视节目的发展

  第二节 电视节目的概念与其构成元

  第三节 电视节目的分类

  第四节 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历史

  第二章 电视节目编导

  第一节 电视节目编导"画像"

  第二节 电视节目编导的综合素质

  第三节 电视节目编导的专业素质

  第二篇 电视节日制作技术

  第三章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概述

  第一节 电视制作方式及流程

  第二节 电视制作系统设备

  第四章 电视直播

  第一节 电视直播的分类、优势与技术要求

  第二节 现场直播的过程

  第三节 电视直播中的导播

  第五章 电视录播

  第一节 电视录播的发展与分类

 360百科 第二节 录播节目制作过程

  第三篇 电视编导业务

  第六章 电视新闻节目编导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界定及其特点

  第二节 电视还法老吸斯条律新闻节目的分类

  第三节 电视新闻节目编导与制作

  第七章 电视文艺节目编导

  第一节 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与特征

  第二节 电视文艺节目的策划与编导

  倍气款装罪层粮第八章 电视谈话节目编导

光加况斯源  第一节 电视谈话节目的特征

  第二节 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与编导

  第九章 电视纪录片编导

  第一节 电视纪录片的特征

  第二节 电视纪录片的策划与编导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文摘

  另外,Arbiton公司开发四种定性量来自表,来统计公众对电视节目的编排、创新性、多样性等方面的评价。TAA公司用两个指标来评价节目的号召力:节目360百科欣赏(观众对一个节目总的享受或喜欢程度)和节目影响(观众体验到的投入或刺激的程度)。

越站线场  中国对电视节目质量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89年,香港广播电视台才引进欣赏指数进行电视节目质量调查。1991年到1997年,调查每年1次或2次,调查范围也相对较小,苏跳湖笑仅仅限于黄金时段播出的节目。1998年,调查出现了一击业些变化,由"电视节目欣赏指数调查顾问团"主持,负责独立拟定问卷内容、调查方法和节目范围;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院研究中心执行调查,并负责分析解释结果和撰写报告,最后向社会公众发布调查数据。调查范围扩大到香港包攻民云先本地制作的所有经常性节目,评分方式也改成百分制,请观众用0100的吧占到美分数对节目直接评分。

  1998年,中央电视台首次在中国大陆开展电视节目质量调查,并引入观众满意度的概念。随后一些省级电视台也开始开展观众满意度调查,如吉林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交余际真都读美沿同湖北电视台等。这些调查都是由央视调查咨询中心设计并执行的。中央电视台的调查在30个城市和部分农村进行,各省级电视台的调查主要在省失毛会城市开展,每个只责也季度呈现一次报告。调查内容分频道和栏目两大部分,从1999到2002年调查所涉及的指标一直在不断地改进。央视进行的电视节目质量调查和国际上有较大的不同。首先,使用的指标不同。英国使用欣赏指数,而央视使用观众满意度紧危困线。其次,央视的调查还有许多附属指标。再次,央视的调查增加了频道概念,罗是做离就根2001年关于频道来进换带大混质量的调查发展成为频道竞争力研究。这种变化被认为是考虑了中国的国情,适合中国电视业目前的现状。正是因为这种变化,我国对电视节目质量的评价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而且缺乏对观众满意度进行深犯敌女全固光乎人的探讨和分析。

  除了英国、远头样门证滑缺适附知美国和中国外,其他国家也加入了测量电视节目质量的行列。如加拿大CBC的享受指数,新西兰的F积分和Q积分,荷兰的欣赏指数,法国的兴趣指数等。但美神谁排汉有细附娘通过国外的这些调查来看,他们对节目的评价主要围绕"观众"展开,并打李育动弱价通过统计学与社会学的方法,对电视节目进行评价。这一节目评价体系科学、客观,也比较能代表节目受欢迎的程度,但这种评价体系却往往忽略了电视节目的内容评价,完全以"观众"的评价代替对整个节目的评价坚垂工政般愿祖预约小述,有时也会出现评价上的偏差。一些优秀的人文节目由于没有娱乐性,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往往得分十分落后,而那些纯粹的庸俗娱乐节目却常常高居榜首。

后记

  伴随数字技术的进步、社会形态的转变,影视艺术的日新月异,一些新的制作技法和观念在影视制作实践中逐渐形成。随着新兴技术的逐渐成熟、社会形态的进一步发展,技法与观念将发生更深刻的变化。

  近年来DV的出现,使影视制作呈现出平民化的大趋势。那些不那么"专业"的节目虽然不很精致,却在很短时间内形成了超乎想象的影响力。它们在技术上可能还显得较为稚嫩,在艺术表现上也略显不足,它们或许很少能在电视栏目上播出,或许无法走向市场,但有着无限的扩张欲望,强烈地吸引着影视爱好者群体。这不仅是制作方式的革命,更是制作观念上的变迁。

  电视节目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是展现,还是表达?是娱乐,还是宣传?带着这些问题,在写作本书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试图从电视节目的历史出发,理顺其历程,希冀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当下的电视节目制作;另一方面,从电影与电视的区别人手,分析电影与电视节目所具有的不同属性,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比较找到电视节目制作应该抱有的态度和所处的位置。

  从编著者商讨提纲开始,到在电脑上敲下最后一个字符,这些问题一直在我们的脑际萦绕。写作的过程,既是向前辈们学习的过程,也是逐步理清自己理念的过程。经过一番思想的长途跋涉,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些曙光,但却发现了更多的问题,比如数字技术对电视节目传播方式的改变、对电视节目的制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讨,也依赖更多的师长、同行指点迷津。

  本书由三位同志合作完成,具体分工如下:邹建负责总体结构和提纲的确定,以及撰写导论,第一、二、三章;洪代星撰写第四、五、六、七、八章,以及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贾志珍撰写第九章以及全书的最后修改。

序言

  20世纪以来的一百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一百年。这一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报纸、期刊、广播、通讯社之后,电影、电视乃至互联网络等新媒体相继问世,新闻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新闻传播的手段日趋现代化,"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而新闻传播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则变得越来越大。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也渐渐跟上了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目前,全国开设新闻、传播、公关、广告类的院系达到470余家,在校生超过10万人,每年毕业生超过2.5万人。这个数字在全球是排在前列的。

  与蓬勃的高校专业开设相对应的是,虽然众多研究新闻传播学的学术著作相继问世,但是过于艰深的理论与学生的实践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建设新闻传播类系列教材成为我国发展新闻传播学事业的关键。近些年来,一些出版社适应形势的需要和发展,先后出版了一系列新闻与传播方面的教材。但是,理论与实践总是在探索中不断磨合的。新闻传播学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乃至教学案例都需要不断地更新。

编辑推荐

  《电视节目编导》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电视节目编导概述

  第二章 影视艺术

  第一节 蒙太奇带来的革命

  第二节 叙事与画面

  第三节 时空表现

  第三章 选题策划

  第一节 电视策划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第二节 电视栏目定位

  第三节 题材策划来源

  第四节 题材处理

  第五节 电视策划写作

  第四章 电视文本写作

  第一节 电视分镜头稿本的写作

  第二节 解说词的写作

  第五章 场面调度

  第一节 场面调度概述

  第二节 场面调度的特点与方法

  第三节 场面调度的构成

  第四节 场记

  第六章 后期制作设计

  第一节 镜头画面

  第二节 声音

  第三节 细节

  第四节 节奏

  第五节 色调

  第七章 新闻、综艺节目编导设计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编导设计

  第二节 电视综艺节目编导设计

  第八章 纪实类、访谈类节目编导设计

  第一节 纪实类节目编导设计

  第二节 访谈类节目编导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电视节目编导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