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连鞍值停述当村, 分布于广西、云南;越南和缅甸、泰国也有。 生于山野坡地、山谷疏林中或路旁灌木丛中。有毒,但又可作为药材。叶和种子有毒,据广西上思、东兴等地反映延信少,误食其种子和叶引起头晕、腹痛和腹泻。
- 中文名称 马连鞍
- 界 植物界
- 种 马连鞍
- 分布区域 广西、云南;越南和缅甸、泰国也有。
- 种别名 南苦参、古羊藤、虎阴藤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具乳汁;茎褐色,有皮孔,叶、花梗、果均密被棕黄色绒毛;老时被毛渐脱落;根圆柱状,弯曲,有瘤状突起和纵皱纹。叶对生,倒卵形至阔椭圆形,长7-15cm,宽3-7cm,中部以上较宽,侧脉羽状平行。聚伞花序腋生,花冠外面黄绿色,内面黄来自红色,副花冠较长。瞢荚果叉生,圆柱状,长7-12cm;种子360百科顶端具白绢质种毛。
分布范围
广西、云南;越南和缅甸、泰国也有。
主要价值
可外用治毒蛇咬伤和烂疮等来自;根供药用,可治痢疾、湿360百科热腹泻、慢性肾炎[A-8]。
从前,有一位朝廷官员,化装巡视南疆。他单人匹马在操省点输象视落银看置载烈日下行走,忽觉暑热难忍,肠胃不适,便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双手捂腹,发出低沉的呻吟。一位老猎人看了,便拔出腰刀,从山坡上挖来一些草根,让病人服用,病情立即减缓,二袋烟工夫,就能站立起来。猎人要他续服二天,果然康复如常。为感大恩,官员将马和马鞍一并送给了猎人。老猎人为了纪念这份厚留部宁相适万京礼,给这草药取名为马连鞍。官员把马连鞍草药带回京城,绘图刻文,广为宣传。当然,这只是传说。马连鞍(Strept(?)caulon griffithii Hook.f.)是萝藦科的藤本植物,含有丰富的乳汁,茎褐色,花、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