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计算机视觉中的多视图几何

《计算机视觉中的多视图几何(原书第2版)》是2来自019年11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澳】理查德·哈特利(Richard、H了女玉资判宪危artley)。

  • 书名 计算机视觉中的多视图几何(原书第2版)
  • 作者 【澳】理查德·哈特利(Richard、Hartley)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年11月
  • 定价 69 元

内容简介

  粉出本书是专著Multiple View Geometry in Computer Vision(Second Edition)的中列科命抗轮再半确往化译本,给定多幅未标定视图,本书给出由图像点对应估计多焦点张量(特别是基本矩阵和三焦点张量)和由这些张量恢复摄像机矩阵并实现射影重构的理论和算法.与原书第1版相比,原书第2版提供了更有效的搜索和匹配算法.作者提供了综合性的背来自景材料,读者只要熟悉线性代数和基本的数值方法就能够理解书中给出的射影几何和算法,并能直接依据本书来实现有关算法。

图书目

  中译本序

  原书序

  原书前言

  第1章概论--多视图几何之旅

  1.1引言--无处不在的射影几何

补刑振端告  1.2摄像机投影

  1360百科.3由一幅以上的视图重构

  1.4三视图几何

  1.5四视图几何和n视图重构

  1.6转移

  1.7欧氏重构

  1.8自标

  1.9收获Ⅰ星书友村兴:3D图形模型

  1.10收获Ⅱ:视频增强

  第0篇基础知识:射影几何、变换和估计

  本篇大纲

  第2章2D射影几何与变换

  2.1平面几何

  2设米山挥陈着查帮.22D射影平面

  2.3射影变换

  2.4变换的层次

  2.51D射影几何

  2.6射影平面的拓扑

  2.7从图像恢复仿射和度量性质

 烈稳面 2.8二次曲线的其客杨他性质

  2.9不动点与直线

  2.10结束语

  第3章3D射影几何与变换

  3.1点和射影变换

  3.2平面、直线和二次曲面的急马少己来队核培刚战底表示和变换

  3.3三次绕线

  3.4变换的海五武层次

  3.5无穷远平面

  3.6绝对二次曲线

  3.7绝对对偶二厂放具次曲面

  3.8结束语

  第4章估计--2D射影变换

  4.1直接线性变换(DLT)算法

  4.2不同的代价函数

 太轻行仍解却作鱼 4.3统计代价函数和最大似然估计

  4.4变换不变性和归一化

  4.5迭代最略助妈根达评图小化方法

  4.6算法的实验比较

  4.7鲁棒估计

 提乐银血系洲 4.8单应的自动计算

  4.9结束语

  第5章算法评价和误差分析

  5.坏七设耐朝要明黑住1性能的上下界

  5.2估计变换的协方差

  5.3协方差估计的蒙特卡洛法

  5.4结束语

  第1篇摄像机几何和单视图几何

形交式你维表样小于  本篇大纲

  第6章摄像机模型

  6.1有限摄像机

  6.2射影摄像机

  6.3无穷远摄像机

  6.4其他摄像机模型

  6.5结束语

  第7章摄像机矩阵P的计算

  7.1基本方程

  7.扩核声低势九液2几何误差

  7.3受限摄像机的估计

  7.4径向失真

  7.5结束语

  第8章进一步讨论单视图几何

  8.1射影摄像机对平面、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作用

  8.2光滑曲面的图像

  8.3射影摄像机对二次曲面的作用

  8.4摄像机中心的重要性

  8.5摄像机标定与绝对二次曲线的图像

  8.6消影点与消影线

  8.7仿射3D测量和重构

  8.8由单视图确定摄像机标定K

  8.9单视图重构

  8.10标定二次曲线

  8.11结束语

  第2篇两视图几何

  本篇大纲

  第9章对极几何和基本矩阵

  9.1对极几何

  9.2基本矩阵F

  9.3由特殊运动产生的基本矩阵

  9.4基本矩阵的几何表示

  9.5恢复摄像机矩阵

  9.6本质矩阵

  9.7结束语

  第10章摄像机和结构的3D重构

  10.1重构方法概述

  10.2重构的多义性

  10.3射影重构定理

  10.4分层重构

  10.5直接重构--利用地面知识

  10.6结束语

  第11章基本矩阵F的计算

  11.1基本方程

  11.2归一化8点算法

  11.3代数最小化算法

  11.4几何距离

  11.5算法的实验评估

  11.6F的自动计算

  11.7计算F的特殊情形

  11.8其他元素的对应

  11.9退化

  11.10计算F的几何解释

  11.11对极线的包络

  11.12图像矫正

  11.13结束语

  第12章结构计算

  12.1问题陈述

  12.2线性三角测量法

  12.3几何误差代价函数

  12.4Sampon近似(一阶几何矫正)

  12.5最优解

  12.6估计3D点的概率分布

  12.7直线重构

  12.8结束语

  第13章场景平面和单应

  13.1给定平面的单应和逆问题

  13.2给定F和图像对应下平面诱导的单应

  13.3由平面诱导的单应计算F

  13.4无穷单应H∞

  13.5结束语

  第14章仿射对极几何

  14.1仿射对极几何

  14.2仿射基本矩阵

  14.3由图像点对应估计FA

  14.4三角测量

  14.5仿射重构

  14.6Necker反转和浅浮雕多义性

  14.7计算运动

  14.8结束语

  第3篇三视图几何

  本篇大纲

  第15章三焦点张量

  15.1三焦点张量的几何基础

  15.2三焦点张量和张量记号

  15.3转移

  15.4三幅视图的基本矩阵

  15.5结束语

  第16章三焦点张量T 的计算

  16.1基本方程组

  16.2归一化线性算法

  16.3代数最小化算法

  16.4几何距离

  16.5算法的实验评价

  16.6T的自动计算

  16.7计算T的特殊情形

  16.8结束语

  第4篇N视图几何

  本篇大纲

  第17章N线性和多视图张量

  17.1双线性关系

  17.2三线性关系

  17.3四线性关系

  17.4四张平面的交

  17.5计数讨论

  17.6独立方程数

  17.7选取方程

  17.8结束语

  第18章N视图计算方法

  18.1射影重构--捆集调整

  18.2仿射重构--分解算法

  18.3非刚性分解

  18.4射影分解

  18.5利用平面的射影重构

  18.6由序列重构

  18.7结束语

  第19章自标定

  19.1引言

  19.2代数框架和问题陈述

  19.3利用绝对对偶二次曲面标定

  19.4Kruppa方程

  19.5分层解法

  19.6由旋转摄像机标定

  19.7由平面自标定

  19.8平面运动

  19.9单轴旋转--转台运动

  19.10双眼装置的自标定

  19.11结束语

  第20章对偶

  20.1CarlssonWeinshall对偶

  20.2简化重构

  20.3结束语

  第21章正负性

  21.1准仿射变换

  21.2摄像机的前面和后面

  21.33维点集合

  21.4获得一个准仿射重构

  21.5变换正负性的效果

  21.6定向

  21.7正负性不等式

  21.8哪些点在第三幅视图中可见

  21.9哪些点在前面

  21.10结束语

  第22章退化配置

  22.1计算摄像机投影矩阵

  22.2两视图中的退化特性

  22.3CarlssonWeinshall对偶

  22.4三视图临界配置

  22.5结束语

  第5篇附录

  附录1张量记号

  附录2高斯(正态)分布与卡方分布

  附录3参数估计

  附录4矩阵性质和分解

  附录5最小二乘最小化

  附录6迭代估计方法

  附录7某些特殊的平面射影变换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计算机视觉中的多视图几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