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构-指引来自:海德格尔现象学及其神学意蕴》是2009年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章印。
- 书名 解构-指引:海德格尔现象学及其神学意蕴
- 作者 李章印
-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9月1日
- 页数 336 页
内容简介
该书43万3千字。通过让"海德格尔思想从其本身来自呈现出来"的现象学方法和"生粒形础存阐释-概念阐释-文本臭估誉击阐释"的诠释学方法,首次系360百科统地把海德格尔早室期、中期和后期思想统一地在整体上刻画为"解构-指引"方法,从而也解决了海德格尔思想的前后统一及其本质问题南脚众物场而感。
第1篇是对海德格尔思想背景即"前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回顾性讨论,主要考察德国古典哲学和胡塞尔现象学。首先通过梳理"现象学"一词在德国古典哲学时代的七种含义,试图把德国古典哲学总体刻画为探讨"自点尽渐英科感我-绝对-绝对精神如何显现(如何下降付兰蜜邀)"以及"如何追溯本源-绝对-绝对精神(如何上升)"这两种相反的过程。然后考察胡塞尔对德年节全意待色田宁绍国古典现象学的改造,即,如何通根绿错父福善过现象学方法,把德国古典哲学中"追溯-上升"和"显现-下降"这两种思路进一步发展为"还原-构造"现象学。
第2篇考察海德格尔如何继承和突破胡塞尔致查扩集我下的"还原-构造"现象学。通过分析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学术关系、海德采移迫企末演规格尔的"前理论领域"、"前理论方式"、"形式指引"方法以及"形式指引"的"解构"特征和诠释学因素,得出如下结论,即:海德格尔把胡塞尔的"还原"改造为更彻底的"解构",把胡塞尔的"构造"改造为朝向前理论领域的"指引",从而把"还原定不久获司定决速唱服-构造"现象学改造为"解构-指引"现象学。
第3篇考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时期如何发展其解构-指引现象学。首先是如何超越胡塞尔的两种"存广跟封在"而提出他自己的存在问题甲都式命;然后是《存在与时间》对存在问题的阐释,尝汗追问存在的基本思路及其所体现到情药三模宣烧府的"解构-指引"方法,《存在与时间》之话语本身的"解构-指引"性质等;最柜慨陵后足稳名很判可子假敌助是哲学概念的形式指引性,生存本身的形式指引性,以及"存叫效在者"、"畏"、"无榆户炒"和"存在"之间的形式指引问题。
第4篇通过分犯执仅伟威视额员际析海德格尔的"现象"和"现象学"概念,做谁尔律可离蒸来解决其"形式指引"与"现象学"的统一问题。具体地说,坏联式通过剖析"现象"和"显现"、诸种"现象"概念、"学"与"现象学"、"现象学现象"、现象学基本环节、现象的解蔽和遮蔽等,领扬啊调来解决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的突破问题、"显示"与"宣示"的倒置问题、"宣示"与"指引"的关系问题、以及"现象""学"与"形式""指引"的统一问题。
第定民朵5篇通过对后期文本的阐释而把"解构-指引"归结为"思想"。第1章分析前后期的统一性、"存在"的词源学意义、对存在本质的指引、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Ereignis的缘起性及相关翻译问题等。第2章从源始诠释学、语言-道说、踪迹-指引、艺术的敞开、诗意的居住、物之物化以及科学的限度与追思等角度,展示形式指引的丰富多彩性。第3章把"形式指引"归结为敞开世界、守护大地、保护天地神人的统一、跟随隐退者、应答呼唤者的"思想";把思想的特征归结为解蔽和遮蔽相统一的"澄明"以及非表象性的"域化";把思想的本质归结为基于"域化域"的顺随、等待、守望、忍耐、感恩和切近。
第6篇考察海德格尔对传统基督教神学的解构和指引。第1章考察海德格尔的"故乡世界"与"天主教世界",及其对天主教的脱离。第2章分析早期弗莱堡时期运用形式指引方法对源始基督教经验的阐释、对本真信仰生活的指引、以及对奥古斯丁神学的解构。第3章阐释《存在与时间》的宗教背景、宗教意义、基督教动力及其对基督教神学的解构,分析海德格尔对神学以及神学与哲学关系的界定,并考察他在神学和信仰上的异端倾向。第4章分析海德格尔对传统基督教及其"存在-神-学"根基的彻底解构,梳理其独特的人-神-神圣者关系,揭示其新神的非人格性、"神动"性、"路过"性、"最后"性和"开端"性,并廓清其新神学的基本轮廓。
目录
导言
第一篇 胡塞尔的还原一构造现象学
第一章 从德国古典现象学到胡去敬热塞尔现象学
第一节 "现象"的复兴与"现象学"的出现
第二节 从德国古典现象学到胡塞尔现象学
第二章 哲学如何成为真正的科学
第三节 继续西方哲学的千年科学梦
第四节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
第五节 关于生活世界的科学
第三章 现象学的还原和构造
第六节 本质还原
第七节 先验还原
第八节 构造问题1--世界万物是怎么来的?
第九节 构造问题2--科学世界是怎么来的?
第十节 胡塞尔还原一构造现象学简评
第二篇 从还原一构造现象学到解构一指引现象学
第一章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学术关系
第一节 作为"前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胡塞尔现象学
第二节 对胡塞尔现象学的突破与对胡塞尔的感谢一
第二章 从理论方式到前理论方式
第三节 早期弗莱堡时期文献说明
第四节 向前理论领域推进
第五节 通过"讲台体验"来展示前理论的方式
第六节 通过"问题体验"来展示前理论的东西
第三章 "形式指引"方法的提出
第七节 拉斯克与形式指引方法的萌生
第八节 形式指引方法的提出及其对胡塞尔的突破
第九节 形式指引方法的"解构"因素与人的生存
第十节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阐释》对形式指引的阐发
第十一节 早期弗莱堡时期形式指引现象学的诠释学维度
第三篇 追问存在及其形式指引方法
第一章 从意识走向存在--对胡塞尔的进一步超越
第一节 从意识问题到意识的存在方式问题
第二节 对胡塞尔两种存在的超越
第三节 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章 追问存在
第四节 存在问题的独特性
第五节 存在问题的优先性
第六节 此在在存在问题中的优先性及其基本存在状态
第七节 此在的基本存在状态与追问一般存在
第三章 追问存在的基本思路与形式指引方法
第八节 追问存在的基本思路及其重要意义
第九节 基本思路所体现出的形式指引方法
第十节 话语和概念的形式指引性
第十一节 此在的超越、"无"与形式指引
第四篇 对现象和现象学的阐释
第一章 澄清"现象"概念
第一节 现象·幻相·显现
第二节 对"现象"与"显现"的"咬文嚼字"
第三节 区分"现象"与"显现"的意义
第四节 形式的、通常的与现象学的现象概念
第二章 作为方法的现象学与现象学的现象
第五节 作为存在论方法的现象学
第六节 关于"现象学"的"学"
第七节 现象学的先行概念
第八节 现象学的现象与现象学所涉及的东西
第九节 再谈区分"现象"和"显现"的意义
第十节 作为发生的"指引"与作为回归的"指引"
第三章 现象学的任务和基本环节
……
第五篇 思想--解构-指引现象学的归宿
第六篇 对基督教神学的解构和指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出版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解构-指引:海德格尔现象学及其神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