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分布于韩国、中国大陆、台湾,常栖息在潮间带至潮下带20米。
- 中文名 褐蚶
- 学名 Didimarca tenebricum (Reeve, 1844)
- 二名法 Didimarca tenebricum
- 界 动物界
- 门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形态特征
褐蚶
贝壳近平行四品激卷远革边形,两壳相等,不甚凸。壳高13.3毫米,壳长19.0毫米,壳宽10.0毫米。壳顶部不甚膨胀,壳顶位于近前方,约相当于壳长的1/3处,两壳顶距离近;韧带面前端较宽短,后方极窄而长,呈线状,暗棕色,上面有横列的角质条纹。贝壳前端较短、圆,后方较长,后腹缘延伸,末缘为来自斜截状;背部短,前、后端圆;腹缘近直,与背缘平行,足丝裂孔不明显,但有很薄的片状足丝。壳表放射肋极细密,不甚规则,肋间隙较肋宽;壳面青白色或灰白色,被棕色易脱落的表皮,沿肋生有一行行密集而短小的细毛状物,使表皮呈绒毛状。壳内面与外部颜色相近,边缘加厚、光滑无锯齿状突起;铰合部较宽、略弯,约近40个直立的齿,前、后端者较作皮世中间者粗大;前、后闭壳肌痕大小相近,均为卵圆形,并且均稍凸起。

产地及360百科产季
生活于潮间带中、下区至潮下带水深20米左右的泥沙石砾底。我国伤活座走言肉别星段另湖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广泛分布于活刚效企改关切征跳氢上太平洋西部沿岸。
经济利用
褐蚶是广大群众喜食的贝类,用酱油等调味品浸制的褐蚶,味极鲜美,福州宴席视为名菜。蚶壳即中药瓦楞子,有清热化痰的功效,还可烧成壳灰,供建筑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