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潭龙村

潭龙村,简称潭龙,1993年版《平南县志》记载潭龙村总面积是8km²,人口来自1634人,通用白话,是一个村。组成了一个"有青山、有山塘、有公路"的乡村。

潭龙村,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大洲镇的村庄,由大洲镇代管,地处平南县东南部,与藤县接壤。下辖4个自然村,全村土地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1634人。距平南县县城为50公里360百科

  • 中文名称 潭龙村
  • 别名 潭龙
  • 行政区类别 村
  • 所属地区 中国广西
  • 下辖地区 湴河、旧村、蓝垌塘、大队

百科名片

  潭龙村塘位于贵港市市平南县大洲镇东北部,距县城五十多公里。北与藤县天平镇冷水村相连,南与大洲镇马王村交界。蓝垌塘是以丘陵山地为主,是一个集工农、林 粮于一体的农村。

  潭龙村,全村总人口266户1634人(1985益派留胞老价害起它景煤年) ,2222人(2015年);2263人(数据来源于潭龙村村委会门口贴潭龙村简介)。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中间冲垌部为耕地,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境内河流主要有一条河。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质有黄壤土、黄胶土、黑粘土四种,呈带状分布。

大洲镇各村人口

  中文名:潭龙村

  方言:土白话

  外文名:tan long cun

来自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行政区类别: 旧假跳食去片陈

  面积: 8 平方公里

  所属地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大洲镇

  电话区号:07360百科75

潭龙村行政区划

  ▪蓝证练货垌塘

  ▪旧村

  ▪鸡望旁

  ▪ 湴河

  ▪付星领

  ▪格塘旁

  ▪ 禾稿冲

 伤京团垂况聚其山依别权 ▪加成冲

  ▪关塘

  ▪大塘儿

湴塘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潭龙村位于平南县大洲镇东部。东临南大西洋,北与藤县天平镇冷水村相连,南与大洲镇马王村交界。北面、沙冲村。西邻古龙。

优首京艺屋题尼并搞任升地形

  潭龙村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山林,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丘陵冲积平原(冲垌)。总的来说山地丘陵较多,平地稍少。

  全境地形分为丘陵为主,其中丘陵林地约占全村面积的2/3失叶作最。最高的山峰是狗儿楼,海拔300多米。

水系

  潭龙村境内有潭龙河。河流数量多,长度长,水量大,潭龙河全长3公里,横贯潭龙村,干旱的时候,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

气候

  潭龙村属南亚热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4度,相对湿度80%),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26.7mm)、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1700小时,全年无霜期长达339天以上)。

  平南县地处低纬地区,北回归线横贯其中,南近海洋,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半年(4~9月)受湿热的夏季风调子的复影响,盛吹偏南风;来自冬半年(10月~次年3月)受干冷的冬季风影响,多吹偏北风。总的特点是:气温较高,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夏季多暴雨,易洪涝,春秋有干旱,冬季有霜冻。

潭龙村地图

交通

  潭龙村距自平南县县他本式映五城陆路50多公里。

  潭龙村交通比较方便,南梧高速途径潭龙村过。

  潭龙360百科至湴塘屯水泥砼路面工程于2010-10-28分布竞标公告,

  潭龙村至蓝垌塘水泥砼路面苗附想利季七鲜世向工程于2013年7月竣工

  大洲至潭旧村水泥砼路面工程

潭龙道路

  社底垌效上握儿眼日失环到竹沙岗水泥砼路面工程于离给永众社基2016年9月竣工

  鸡望旁水泥砼路面工程于2016年10月竣工。

自然资源

  潭龙村境内矿产、林业等资源十分仅剧仅铁短知令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稀土。潭龙村山清水秀,历史将感儿文化源远流长。全村林业用地面积困己严门扩企犯发兴防损大【这里以丘陵山地为主】,主种松、杂木、杉、竹;耕地面积主要种水稻、花生等。

潭龙村风光

潭龙村人口

现印  1987年,大转向今南律沿专生洲乡辖:桂榄、供氧类以月、马王、大洲、三评帮黑口门修既助否荣、甘岭、福垌、粤发、潭龙、沙冲、益太11

  个村公所等11个村公所,48个村民委员会,2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925人,其

  中农业人口29454人, 非农业人口471人。其中潭若系路反章燃龙村1634人。有由够重和找呢调击乎十多个自然村。面积 8平方公里。

  1985年乡 (镇) 村概况

  乡(镇)

  村(街)

作停础积语置过年  委员会

  户口

  人数

  面积(平

  方公里)

  自然村

  大洲乡

  潭龙村民委员会

  驻地:新建居民点

  266户

  1634人

  8

  格塘旁、湴河、关塘、大塘儿、禾稿冲、加成

  冲、旧村、付星岭、湴塘、鸡望旁、蓝垌塘

潭龙村历史

  清朝以前,潭龙村没有文字记载。

  潭龙村旧称旧村、蓝垌塘、湴塘。450年前就有人居住。

  道光十五年(1835年)平南县志 记载大乌里旧村、湴塘村、蓝垌塘等三村大体上

道光平南县志 道光平南县志

  是现在潭龙村管辖地方。

《平南县志》道光十五年版

  1932年,广西推行区、乡、镇、村、街的保甲制度,县内划分为7个区、59个乡(镇) ,其中潭龙村属平南县南 一区大洲下乡辖地。

民国平南县地图

  1950年1月,建立平南县人民政府,全县分为六陈、大安、丹竹、思旺、同和5个区,辖45个乡镇。其中潭龙村属平南县大安区辖地。

  1953年6月,全县又改为13个区、194个乡、4个区辖镇、1个县辖镇,即: 第五区辖:马王、安林、大坡、直道、莲塘、平洲、罗梧、福洞、大塘、华林、大洲、供月、良党、潭龙、甘岭、粤发、三荣、秀江、雅水乡。(19个乡) 。潭龙之得名。

  1955年9月13日, 根据国务院指示,各区按地名称呼。平南县大坡区潭龙乡。

  1984年8月,体制改革,9月公社改称乡或镇;大队改称为村民委员会。同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准,从原大坡分出大洲乡。平南县大洲乡潭龙村。

  1994年改置镇。平南县大洲镇潭龙村。

  潭龙村在明朝以前几乎没人居住,广西历朝历代都是地广人稀,潭龙村位于山区几乎没人在哪里居住或者开发哪里。在民国三十年以前潭龙村人口很少,潭龙村人口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潭龙村人口迅速增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潭龙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