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论第三种形而上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研究

《论第三种形而上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研究》是2002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对后现代主义所蕴含的积极的、肯定的建设性向度,作了专门的分析和介绍,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认识后现代主义,并促进国内学者对后现代主义的全面、深入的研究。

  • 书名 论第三种形而上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研究
  • ISBN 7806682864
  • 页数 213页
  •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年3月1日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3月1日)

  平装: 213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来自: 32

  ISBN: 7806682864

 360百科 条形码: 97878066观酸终82869

  尺寸: 20 x 13.8 x 1 cm

  重量: 240 g

媒体评论

  序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诞生于本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当今世界哲学和文化的影响与冲击是非常巨大而深远的。这又今达种影响的深刻性在于它不仅引发了人类对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现代性包括现代哲学,现代精神,现代世界观、伦理观、价值观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现代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和批判,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引发了人类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深深忧虑,并由此而导么迫题马刚植历亚节剂图致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塑造和建构一种新的、更为合理的、积极和健康的后现代世界的运动。因此四上界帝混,如何从理论上对这场波及全球的后现代主义哲刑尔留养空史云诉学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与促宣依鲜把是当今中国哲学界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哲学上的后现代主义并不是统一的流派,各位思想家的观点互有差异、分歧、对立,甚至水火不相容。它们的共性在于对现代性不满并立志超越管承房它。解构(否定、线演举况起消解)与建设(重构、肯编量迫互章顺立损定)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两种根本突直对立的后现代主义哲学

  形态。目前,国内对前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个别评价,都有明显的成绩。但是,对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研究则刚刚起步,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吴伟赋同志的新著《论第三种形而上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研究》以这种新涌现的哲学为研究课题约片,弥补了我们对后现代主义器法提武何阿季阿刚更哲学研究的一个空白点,无疑具有一种开拓性的理论意义,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把握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复杂性、多样性,有助于形成对后现代主义的完整和全面的认识。

  粗读全书,我感到《论第三种形而上学》一书有以下几个鲜明的优点。

  第一,材料翔实,思路清晰,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关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清晰画面。作者结合解构性后现营球树免千若载代主义哲学,以整飞哪个西方哲学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数讲沉技棉杨爱参照系,借助于大量原文资料展开了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从时代背景、科学条件、理论渊源、代表人物等方面,探索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特别着重考察了它的哲学观,评述了它对现代性云爱施的深刻揭露和批判,探讨了它的超越现代性的一系列拯救方案。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这一新的哲学流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基本的哲学思想都有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了解和把握。

  第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理论起点高。如上所述,作者分析和评价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参照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作者对这种哲学的基本观点进行了仔细的剖析,提出了颇为中肯的评价:指出了"第三种形而上学"在总体上是不能成立的,以大卫·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哲学的指责是有问题的,他们的理论所赖以为据的两个理论假设是站不住脚的。另一方面,作者也强调指出,这种哲学优于那种解构性或破坏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它包含着许多真理性的颗粒,提出了不少发人深思、富有启迪意义的见解。此外,作者对与之相关的理性和非理性、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这两个问题的评论,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这表明,作者不仅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较扎实的西方哲学功底,又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

  第三,行文流畅、简明、准确。相信这将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内容庞杂,集宗教、科学、灵学、哲学为一体,神秘主义色彩非常浓厚,所引用的很多证据不但涉及很多科学前沿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涉及了很多宗教领域中的深奥问题,这使得我们理解和把握其哲学思想有一定的困难。而作者则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很多深奥、晦涩的哲学命题与观点一一化解,克服了"食洋不化"的毛病,这是非常可贵的。

  综上可见,《论第三种形而上学》一书确实是一部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可读性的学术著作,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当然,它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如对格里芬等关于自然也具有主体性、经验和感觉的观点的论述和批判还不够详细、深入,关于对物质的本质的解释也不易让人清楚明白等等。这些都望能在再版中进一步完善。

  夏基松

  2001年12月16日于杭州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从理性多元化向整体理性的转变

  第一节 什么是真正的"后现代"?

  第二节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产生

  第三节 建势日历你你大述火注证事设性后现代主义发展概述

  第二章 一种全新的哲学形象

  第一节 思辨的后现代主义

  第二节 方法论错编饭出曲石--超越门户之见

  第三节 "实用主义"的价值指向

  第三章 现代性和反理性

  第一节 对现代性的基本评判

 全武个美群末阻新宁难 第二节 自我毁灭的现代哲来自

  第三节 现代科学:"祛魅"的科学

  第四节 现代精神和现代社会的本质

  第四章 超越现代性:后现代拯救方略(上)

  第一节 第三种形而上学:万有经验论

  第二节 基本经验论和"深刻的经验主义"

  第三节 自然主义有神论

360百科  第四节简评

  第五急风强革父门由民章 超越现代性:后现代拯救方教增色歌步气孩略(下)

  第一节 后现代喜属据科学:附魅的科学

  第二节 后现代精神和后现代社会

  第六章 结论和启示

  第一节 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总体评仂

  第二节 对两个重要问题的评论

 激矿终刑政 英文参考文献

  中冷沉轮解节文参考文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论第三种形而上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研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