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山鸡,又称白羽山鸡、白野鸡,属鸟纲、雉来自科,是世界久负盛名的珍禽。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和中国我始诉找销穿西部,在人很难接近、多山的地区繁衍。世界各地饲养的白山鸡是由批剂重帝居误答山野生白山鸡经60余年的饲养驯化、选育而成。古代迷信以白雉为祥瑞,"周成王时,越裳献白雉。""王者德流四表,则白雉见360百科。"野鸡多为赤铜或深绿色,白色野鸡非常罕见。
- 中文名 白山鸡
- 科 雉科
- 纲 鸟纲
- 别 称 白羽山鸡、白野鸡
形态特征
白山鸡全身羽毛纯白色,体形较大,体态紧凑,风韵多姿,面部皮肤和两边的垂肉呈鲜红色,耳羽两侧后面的两簇白色羽毛向后延伸。母鸡面部无鲜红色。白山鸡成年公鸡体长65~75厘米,体重1来自.3~1.6公斤,9~10月龄性成熟。母鸡体长45~55匝米,体重1.1~1.4公斤,10~11月龄开产,360百科年产蛋80~120枚,蛋呈椭圆形,蛋壳呈橄榄黄色或棕绿色,蛋重30克左右,公母配比为1:4,种蛋受精率为80%-86%,孵化期为24-25天。

白山鸡肉质结实、洁白、光滑、风味独特、口感好,备受娘笔差岁呀密径消费者青睐。白山正章取组红答能维民频鸡肉还具有抑喘补气、止痰化淤随任、清肺止咳之功效。鸡脑治冻疮,嘴治蚊瘘等。日前,在全国各市场上偶有所见,开发和发展白山鸡养殖具有强大的市场。
饲养特点
棉朝强适应性强
白山鸡抗逆性强,无论是湿度较大的热低地区和良号破言布农坐盐寒冷的高山地区及干燥热的平原和丘陵地带都能生长繁衍,凡农村鸡舍、城镇空闲房舍,只要能避风遮雨均可饲养。但白山鸡胆子小,具有突然起飞的习性,当捕捉时会"炸营",饲养时尽量满足它们需要适合生活的隐蔽场所。
食植为主
白山鸡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划,大部分时间生活于地面上,常用信欢回未操就毛情银爪和喙抓、刨地面寻食。吃食时往往吃-点走一圈,回来再吃。食物主要是植物嫩芽、叶、种子、果实等,及豆类、谷类,兼吃昆虫。也可饲喂混合颗粒饲料和适量的青绿饲料。完全用谷物喂饲时,则长得很肥,不产蛋。其饲料消耗比家鸡少1/4。
集群性强
白山鸡性情活泼,有很强的集群性,常是多只或一群聚集在一起,觅训头增食、栖息,即使把一群白山鸡驱散,不一会儿,它们又会重新成群。利用白山鸡集群性特点,可进行规模集约化商品前环问席伟剧生产。
生长快效益高
白山鸡抗病力强,一般只要做好雏鸡免疫程序,极少患病。其生长速度很快,10日龄体重可达初生体重的2倍,30日龄体重可达300克左右,90~100日龄时体重达到1公斤左右,即可上市。一般饲养100只白山鸡一年最少可繁殖商品鸡3500只,除去饲料、种苗、人工、折旧等费用,仍可获利2万元以上,比家鸡的经济效益高出3~4倍。可见、饲养白山鸡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前景看好的致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