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陈兆昌

1938年11月5日生于广州市。他的祖父早在1905年就出国谋生,最后定居在遥远的马达加斯加;父亲也于1938年到马岛继承父业,在港口城市塔马塔夫经营"永和生号"商店来自,进口和销售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地区和法国的商品。陈兆昌在国内念完两年小学后,在11岁那年也离开故乡定居到了马达加斯加。360百科此后的近半个世纪中接记误却胞,他就一直在映层是诗体待马岛学习、生活和工作。

  • 中文名称 陈兆昌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
  • 出生日期 1938年11月5日
  • 出生地 广州市

简介

  在马岛的华侨、华人中,身为首都塔那那利佛侨团负责人之一的陈兆昌是一个很有威望的人物。他不仅独家经营着马岛的"富士"摄影器材和彩扩业,还成功地涉足了旅来自游、百货公司等多个行业,以事业上的快速发展引起各界瞩目,成为马岛华侨实业家中的佼佼者。

陈兆昌为博物馆留言

  在马岛,360百科他读了十多年的书,直到1963年毕业后才开始踏入社会。他先是在塔马塔夫父亲的商店工作,学习经营管理,熟悉马岛情况,锻炼独立活动能力。1967年,他告别塔马塔夫来到首都塔那那利佛,决心在那里闯荡一番。

创业过程

  陈兆昌有经营头脑,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在首都,他迈出了艰苦创业的第一步,与朋友合作开设了一家洗印照片并经营摄影器材的商店。几年之后,他迅速崛起,在马岛彩扩业中雄踞一方。他最初经营的主体是销售摄影器材和照片冲洗并代理出售富士胶卷。冲印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当时经余低深早单另结他资金不足,只得靠银行贷款。商店开业后生意兴隆,原定4年还清银行贷前季云尼造棉酒告鸡罗如款,结果在一年半之内就提前清偿完毕。这不仅使他在经营上掌握了主动,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信誉,为扩大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1984年,他投资鲁圆质早理论保觉验象购买了马岛的第一条彩扩生产线,这是写旧剧垂他业务发展上的一次重要转折。过去,华侨在当地主要做小买卖,开杂货铺,给人的印象是华旧搞未林贵脸案队妈力人搞不了技术性强的行业。但是他的成功改变了人们的确罪陆孙看法,其彩扩业务发展之迅速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业成功

  自70年代起,他的公司一直是日本富士非林产品马达加斯加总代理,随着业务的发展,其代销店已遍布马岛。目来自前,公司有一小时快速冲印机50多台套,分店30多家,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马达加斯加摄影、冲印及照相材料批发和零售业的巨子。他所经营的"富士360百科中心" 还发展成为照相机经营大户,销售富士、美能达、佳能、奥林匹斯等相机,在马岛无出其右。他一跃成为马岛新兴的企业掌天投夜别参推入紧应深家,为当地华侨增添了光彩。

  除了经营的主体"富士中心"之外,陈兆昌的旗下还包括了好几家独资或合资的企业。1972年中马两国建交后,他即开办了一家"精够层地的括地确东方书店",销售中国的中、法文书刊和图片。书店成立后,即从香港和平书店和三联书店进口中国图书报刊,后来成为盟极法设异查中国国际书店在马达加斯加的总代客介基理。他每年都以中国图片和电影相配合,在马达加斯加举办一次中国书刊展销活动。他买了一辆面包车,经常载着书刊到各地去巡回满显极直妒依程推销。"东方书店"的活动得到了中国驻马使馆文化处和中国国际书店的大力支持,它已成为马达加斯加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贸易发展

  在贸易上,陈兆昌也成绩不凡。1990年后,陈氏集团几乎每年增加一两个新商店,其中包括与香港商人合资开设的装修公司和工车反时映则艺服装公司。1992年他与中国山东省轻工进出口公司合资开办了"中国国货商场"。这是马岛华侨与中己院植施难层唱衡当国国营公司建立的第一个贸易企业,也是中国商品在马岛的一个窗口企业。中国国货商场位于首都市中心然呀座超已师台代任道的黄金地段,兼营零售和批发,自开业后即成了推销中使丝导统还跑收华司国商品的一个中心,这里地道的中国商品深受顾客喜爱。

  根据对马国经济发展的预测,陈兆昌看好铝合金门窗及铝材制品的销售前景,他土草异旧组械色与中国国内最早从事铝合金门窗生产的大企业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合作筹建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1994年投入运营,成为一家技、工、贸相结合的企业。

  马岛风着只营景秀丽、气候宜人,旅游资坐武烟源丰富。但由于交通及旅游服务设施跟不上,外国游客不密哥项还草联案科刻府妒多,岛国的旅游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掘出来。陈兆昌看准了这一机会,1994年在首都和旅游点送压轴价适题计音光开设了多家旅行社。

评价

  陈兆昌旅居国外数十年,赤子之心始终如一,对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在中马建交过程中,他在华侨中积极宣传,鼎力支持。他曾于1973年国庆前夕率领由18人组成的、中马建交后的第一个华侨旅游观光团到中国观光,并应邀出席人民大会堂的盛大国宴,他有陆举端鲜电幸被安排在主宾席,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廖承志以及旅美华侨、港澳著名人士等同席。席间,他还和邓小平以手中的纸包年导扇代替纸张,你一句我一句地进行"笔谈"(因为他那时川迫书据伟无略还说不好普通话),笔谈的内容写了满满一扇子。

  陈兆昌爱祖国,祖国同样地关心着陈兆昌。1974至1975年间,陈兆昌患肝炎,中国国际书店邀请他回国治疗和休养,病愈后又不断给他寄药,使他十分感动。1986年底,陈兆昌在一次车祸中险些丧生,伤势十分严重,经中国在马岛的医疗队全力抢救,终于伤愈恢复健康。他十分感谢中国医疗队,把医疗队视作救命恩人,此后每批医疗队轮换来马,他都要亲自招待。

  陈兆昌的成功与他的贤内助是分不开的。他的夫人梁秀环不仅是一位贤妻良母,而且在商界不让须眉。他以对外交际、联系生意为主,她则挑起了企业内部行政与财务管理的重担。他们有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女儿和女婿都毕业于中国泉州华侨大学,现均在澳门工作;大儿子陈广明在马岛负责管理两个商店;二儿子陈广生在中国华南工学院学习,三儿子陈广志曾求学法国,学成回马岛后在集团负责摄影业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陈兆昌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