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鳞光唇鱼

大鳞光唇鱼来自(Acrossocheilus ikedai (Harada, 1943))是鲤科光唇鱼属的一种鱼类。体延长,侧扁,背缘弧形,腹部稍平直;头中大,侧扁。吻圆钝,稍突出。口下位,略成马蹄形。鳞较大,峡部和胸部鳞较小。背鳍起点稍后于腹鳍起点,距尾鳍基近于距吻端。体侧在侧线上方灰黑色,下方灰白色,体侧鳞片后缘黑色。尾鳍基具一黑斑。

  • 中文名称 大鳞光唇鱼
  • 拉丁学名 Acrossocheilus ikedai (Harada, 1943)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分布范止吃判军

  海南岛昌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4,8;胸鳍条1,14-15;腹鳍条1,8;臀鳍条3,文供5。鳃耙16-18,下咽齿3行,2.3.5-5.3.2。侧线鳞30[6/(2.来自5-3-V)]32;背鳍前鳞12-13;围尾柄鳞14。

  标准长为体高360百科的3.0-3.5(x±s=3.3±0.14)倍,为头长的3.9-4.5(4.2±0.15)倍,为尾柄长的6.1-7.粮早吧精载好斯7(6.9±0.39)倍,为尾柄高的8.7-9.5(9.1±0.23)倍。头长为吻长的2.6-3.2(2.9±0.17)倍,为眼径的3.1-4.1(3.7±0.28)倍,为眼间距的2.0-3.3(2.7±0.28)倍

  体延长,侧扁,背部呈弧形,腹部稍扁平。头中等大,近锥形银二划兰而侧扁。吻圆钝,向前突出,吻长稍短于眼后头长;吻皮止于上唇的基部,在前眶骨前缘有一沟裂。须2对,细长,吻须比颌须稍短,可达眼中央下方,颌须位于口角,后伸超越眼的后缘。口下位,呈浅马蹄形,上颌后伸达到鼻孔之后下方,唇简单,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上唇紧贴于上颌之外,下唇分两个侧瓣,较肥厚,为判章批练斜行的唇后沟所限,沟前端相距为眼径的2/3,侧瓣之间为下颌外露的部分,其前缘具角质。眼较大,位于头侧的前上方。跟间宽,较隆突,大于眼径,约为眼径的1.6倍(大鱼),或几相等(小鱼)。鼻孔位于眼的前状二读补无木刻增飞束根上角,离眼前缘比吻端为近。鳃膜于前鳃盖骨后缘下方与鳃峡相连,鳃耙近似三角形的片状,排列较疏,下咽齿多数侧扁,齿冠成一斜面并具一顶钩,主列腹面第一枚齿很小,第二枚齿较大。

  背鳍外缘稍内凹,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粗壮的硬刺,顶端柔软,等于头长或稍短,其后缘具发达锯则立便工收与齿,背鳍起点距尾鳍基比吻端为近。腹鳍和胸鳍几乎等长,其起点源划极和背鳍起点相对。胸鳍后伸不达腹鳍,间距2个侧就石陆线鳞。腹鳍后伸不达臀鳍,间距1-2个侧线鳞。臀鳍起点距腹鳍义随推础和尾鳍相等,或前后稍针时又就考有移动,后伸将达到尾鳍基(幼鱼不达)。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前方。尾鳍叉形,上下叶几等长,最短鳍条为最长鳍条的1/3(小鱼)或更长(大鱼)。

  鳞较大,在鳃群县准布峡和胸部鳞变小,腹鳍基具狭长的腋鳞,背、臀鳍基部均有鳞鞘。侧线从鳃孔处略向下弯,径行于尾部的中轴。

  体色在侧线的上方色暗,下方色浅,每一鳞片的后缘黑色,尾鳍基有一黑斑,各鳍微黑,体侧没有垂直黑条。

生活习性

  淡水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大鳞光唇鱼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