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山塔,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0.5公里,有一座秀美的湘洲答静苦话附刘须山,这里孤峰拔起,二水夹流,涧声淙淙,松涛阵阵。
1984年10月,宝塔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湘山塔
- 地位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始建时间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 外形 楼阁式空心砖塔,六角,七级
简介
在湘山之中,有一座沧桑古朴的湘山塔,该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初名"永怀塔"。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雍正四年(1726)、道光二十八及杆准夫紧卷纪世调年(1848)、咸丰元年(1851)数次重修,塔下原建有湘山寺,小巧来自玲珑,砖木结构,与塔同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可能是人们习惯使然,湘山、湘山寺,于是塔也便呼为湘山塔了。

湘山塔为楼阁式空心砖塔,六角,七级,铸铁葫芦顶,松概费连基座及宝顶,是为九层,高约13米、底边边长2米,圆形底座。塔身第一、二、三层各开有一个半圆拱形门,门两侧有"八仙飘海"等浮雕,第一层门楣上阳刻楷书360百科"湘山宝塔"。宝塔俊俏挺秀,与寺相峙,互为生辉。清代工部主事尹荣祖至此,留下了"残霞飞殿角,落日挂林端,塔形连天碧,山光入水寒"的诗句。
历史
建国后,1950年人民政府曾予以整修,1978年,炎陵县林业部门将寺拆毁,改建为平1950年人民政府曾予以整修,1978年,炎陵县林业部门将寺拆毁,改建为平房,300余年的古寺毁于一旦,幸宝塔未遭损坏。1984年10月,宝塔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