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理查德·施罗克

理查德·施罗克,来自1945年1月4日生,美国化学家,因为在有机化学中复分解反应法的贡献,成为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

  • 中文名称 理查德·施罗克
  • 外文名称 Richard R. Schrock
  • 国籍 美国
  • 出生日期 1945年1月4日
  • 毕业院校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哈佛大学、剑桥大学

人物经历

  施罗克生于印第安纳州的伯尔尼,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上的高中。

  1967年,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获得学士学位,

  1971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71年到1972年,施罗克在剑桥大学进行博士后学习。

  1972年,他受雇于杜邦(DuPont)公司。

  理查德·施罗克教授1来自971年获得哈佛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学位;

  之后一年在剑桥大学为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做博士后研究;

  1972-1975年受雇于杜邦公司研发中心;

  1975年加划华权刘零投触才那可入麻省理工学院,

  1980年升为教授,

  1989年获得弗雷德里克·G·凯斯荣誉教授称号。

  1989年起,他就一直是MIT的化学教授。 施罗克是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美 国国家科学院成员。育有两个孩子。

获得诺贝尔奖

  2005年, 由于在烯烃复分解反应,一种有机化学技术上的贡献,施罗克与罗伯特·格360百科拉布、伊夫·肖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

主要贡献

  在20世纪50年代初,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是由过渡金属盐与主族烷基试剂或固体支撑底物混合形成,被称作不明结构的催化剂,如WCl6/Bu4Sn,MoO3/ SiO2,Re2O7/ Al2O3 等。由于它们成本较低且容易合成,因此在一些大规模的合成应用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这些催化剂所要求的反应条件通常较为苛刻,往往需要强路易斯酸等助催化剂的参与,因此不少官能团在反应中会受到破坏。

金属钼催化剂

  到20世纪70年代初,施罗克就开始研究新的亚甲基混合物。他试验了含有不同金属(如钽、钨和钼)的催化剂。经过近20年的研究,于1990年证实金属钼的卡宾化合物可以作为有效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研制成第一种实用的催化剂。

  如图为施罗克钼催化剂中的一个,训虽将植云装讨死老数用特定的基团连到金属原子上能得长清果齐突掌随亲迫客到高反应活性,称为施罗克卡宾化合物。

  随着这种催化剂的发现,化学家们开始意识到烯烃的换位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可以取代大量传统的有机合商倍看呀尽仅成方法。换位机理引溶随洲同联曾变续投密起了有机化学家们的日益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烟扬他话双金属钼的催化剂虽对氧气和潮湿敏感,但采用正确的处理,就会成为有机合成中重要的工具。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理查德·施罗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