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年

是2007年12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玮、戴超来自武。 本书内容包括:遏制战略的继续与代价、肯尼迪-约翰逊的外交思想和美国外交的悲剧、伦敦世界经济会议和罗斯福的民族主义外交思想 、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等方面的内容。

  • 书名 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年
  • 作者 王玮、戴超武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12月1日
  • 页数 708 页

  导言第一章 美国外交的渊源 一 美国外交中的商业精神 二 宿命论与民主理想 三 美国外交中的扩张意识 四 美利坚民族的孤立情绪和开放本性第二章 美国早期外交中的孤立情绪和海权思想 一 1776年条约计划与美国的早期外交思想 二 联伟去财主它胜邦宪法与美国外交 三 党派政治下的中立主义 四 孤立主义外交思想和政策 五 杰斐逊: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扩张主义者之一 六 由海权走向大陆扩张自由权第三章 门罗主义:孤立主义外交思想的发展 一 "和谐时期"和两个世界的对立 二 约翰·昆西·亚当来自斯的外交思想 三 两种360百科外交原则的大对决 四 决定拉美政策到胞批太按庆时美国领导人的思想活动 五 门罗咨文的发布及门罗主义所包含的外交原则第四章美所定让随根演械国大陆主义时期的外交思想 一 大陆扩张狂飙的来临 二 "天定命运"论:为大陆扩张吹响的号角 三 门罗主义的引申 四 大陆扩张的双重目标和双重性质 第五章 走向太平洋的"青年美国" 一 "青年美国"的呼啸:制须奏鸡矿从"民主榜样"到"民胜调苏温主输出" 二 "海洋边疆"的拓荒者:从荒野到海洋 三 太平洋商业帝国的设计师--西沃德外交思想剖析 四 内战中美国外交思想的重大转变:大海军战略思想的形成 第六章 海外扩张思潮的泛滥 一 海外扩张的大背景 二 社会达尔文主义在新大陆 三 形形色色的历史观:边疆论和文明兴衰循环论 四 新海权理论的诞生 五 海外扩张大幕拉开 第七章 开放思想和门户开放政策:新老殖民体系的交替 一 旧殖民体系的危机 二 美西战争后美国外交新思想的确立 三 美国对华外交的选择 四 海、贝雷斯福德、贺璧理和柔克义 五 门户开放政策思想和政策原则的历史地位 第八章 开放的前门和关闭的后门:大棒和金元 一 打开还是关闭?--美俄在中国的矛盾 二 罗斯福的种族观和远东政策的破产 三 罗斯福的开放"文化门户"的外交思想 四 罗斯福对门罗主义的推论 五 金元主义背后的经济思想 第九章 套巴革互维半句广造且元威尔逊外交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一 威尔逊的"理夜汽程想主义"及其"理想主义"外交 二 构筑后院:势力范围外交思想的运用 三 威尔逊远东外交思想的内在矛盾 四 "十四点":理想主义外交的宣言书 五 巴黎和会:威尔逊理想主义的倒退 六 被架空的目标:威尔逊外交的结局第十章 "一战"后共和党政府的世界主义外交 一 华盛顿体制与门户开放的世界秩序的构思 二 外交思想中意识形态色彩的淡化:对苏俄关系早视段的改善 三 和平主义和非战思想的形己城配表坐量养雷吃通成 四 共和党政府对华外交思想的转变 五 共和党政府对拉美外交思想的转变 六 脚呢反管设地象操向孤立主义倒退 第十一章 富兰克林·罗斯福外交中的开放原则 一 关于罗斯福外交思想的讨论 二 罗斯福早期外交思想剖析 三 伦敦世界经济会议和了复图河直混阿跳罗斯福的民族主义外交思想 四 向世界主义和开放主义的转变 女远今区校资曾或五 罗斯福外交思想中的开放主义原则 六 罗斯福对战后世界秩序的筹划 第十二章 从冷战的起源看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一 关于冷战起源问题的争论 二 超越时空看冷战的源头 三 杜鲁门和罗斯福外交思想比较 四 遏制理论:美国冷战政策的思想基础第十三章 国家冷战战略:艾森豪威尔一杜勒斯的外交思想与实践 一 "时代的搏斗":艾森豪威尔一杜勒斯的外交思想和"国家冷战战略"的确立 二 应对"马克思早已策划好的危局":中东的民族主义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三 从柏林危机到U-2飞机事件:冷战的军事化和继续遏制 四 "冷战的主要战场":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策思想 第十四章 遏制战略的继续与代价:肯尼迪-约翰逊的外交思想和美国的何连亚儿放因天细热空外交的悲剧 一 "为伟大的目标寻找新的观念":"出类拔萃之辈"的外交思想 二 多米诺、遏制与信誉:肯尼迪、约翰逊和越南战争 三 在冷战的各条战线上遏制共产主义:肯尼迪-约翰逊的外交与第三世界 盟液背黄掌坐哥后航第十五章 "走向世界外交的重大变化":尼克松主义、缓和与人权外交 一 基辛格和尼克松的外交思想及外交战略 二 巨大的转变:尼克松主义和尼克松时期美国外交的全面调整 三 对缓和的挑战:美国与第三世界的纷争和对抗 四 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 第十六章 "重振美国精神"、重组的世界与"新契约":从里根到克林顿时期的美国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 一 里根的外交思想和"里根主义" 二 "超越遏制"、海湾战争和"重组的世界":布什的外交 三 克林顿和美国外交的"新契约" 第十七章 "9·11"事件、布什主义与美国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 新保守主义的思想特征和"9·11"事件前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设想 二 "9·11"事件和布什主义的主要政策内容 三 争论中的布什主义、美国外交思想传统和当代美国的大战略 四 布什主义及其在美国外交史上的地位结语 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作者简介

  王玮,1945年5月生于天津市。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1978-19 81年在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史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世界史博士点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研究方向为美国史和世界史。主要著作有:《美国外交政策史》(副主编)、《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主编)、《世界简明史》(分卷主编)等;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教材《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主编)、《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近代卷》(主编)。曾获得国\\n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世界近代史》。现担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美国学会理事、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世界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职。\\n 戴超武,1963年生,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冷战国际史、美国外交和中国对外关系的研究。著有:《美国移民政策和亚洲移民》、《敌对与危机的年代:1954-1958年的中美关系》,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美国研究》、《世界历史》、《冷战国际史研究》等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