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药分子鉴定

《中药分子鉴定》是2004年没况怀阳必百色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参感概丰迫苏愿服字图书,作者是邵鹏、曹晖、王骏、毕培曦。本书着重介绍常用的10余种基本分子生物学分析手段及其在中药分子鉴定中的应用。

  • 书名 中药分子鉴定
  • 作者 邵鹏柱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年
  • 页数 329 页

图书信息

  作者: 邵鹏著 曹晖 主编 王骏 毕培曦 副主编

  字数: 305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4年8月

图书简介

  中药用于疾病防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近的科学研究证明了许多中药的药理和临床抓弱重应用价值。遗憾的是由于中药现代品质投补空五医监控技术的不足,导致其声誉下降,并限制了中药的应用范围。无论是在药材市场或文声信至审对兵唱厂献报道中,常常发现中药存在处宗两干同各异物或同物异名现象。为了建立起中医药应用的健全体系,深赵甚供磁雷被合有必要加强对中药材原料和产品的品质监控。

  《中药分来自子鉴定》内容包括3大部分共14章。第一部分综述了中药分子鉴定的现状,简要介绍了其应用范围,列出了分子技术的常规方法实验步骤及其操作注意事项、常360百科用的仪器设备与试剂。第二部分详细描述了应用分子标记方法鉴定中药的原理与操作步骤。第三部分介绍了中药分子鉴定的应用前景,评价了各种分子技术在中药鉴定领域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探讨了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的应用范抓玉停行甚在械围及价值。书后有2个附录《中药分子鉴定的生物信息学知识》和《部分中药分子鉴定论文题录》,后者系编者整理、收集国内外的有关煤杀行响策局元抓新原始文献资料综合而成,截至2004年5月底,希望它能够为读者提供参考。

  本书对中药鉴定学、生药学、中药资源学等方面的科研、教学以及中药材产供销、经营管理、药品械困况检定等有关工作人员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邵鹏柱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专家,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生物技术学哲学博士。现任香错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和分子生物技术学课程主任,中医中药研究所中药标准与安全研究组共同召集人。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来自然护理署濒危物种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理事360百科及《遗传学报》编委演角齐阻故西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材的鉴定和品质控制及药用蛋白的蛋白质工程。发表约100余篇学术论文,主编中药材分子两欢花英非科降带关模技术鉴定的第一本国际专著。获得内阻垂上拉业缺征酸美国和中国专利4项,并利用有关创新技术为香港中药业界服务。

  曹晖 香港中文大学植物生物些所买式益缺真学哲学博士,第二届全国老中医物训地往稳衣金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曾任日本国立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津村顺天堂生物化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副研究员。现任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及技术总监、中国中医研害点排由七层国露斗息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三峡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中药现代化重大科技专项专家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委员,香港中药学会学术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材的鉴定和品质控制及饮片炮制。主持科技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珠海市等多项科研项目。先后10次荣获中央国家机关、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研究院等青年优秀论文、中医药科技成果、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优秀论文、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等奖项策苗声补鲁师

  王骏 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家教授。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大学、政府部门、生物技术组煤乎零还判测板公司从事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逾25年。已发表国际学术论文数十篇;持有10余项中国、德双额事弱析美国专利。主要研究方向为酶工袁基复术满括程和中药现代化项扩医孙季南轻决目多由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基金和生物技术公司赞助,主要成果包括7一氨基头抱霉烷酸(7一ACA)生物转化工业化生产工艺为育威皇治哪营求季和高果糖浆一55(HFCS-55)酶法一步生产工艺。

  毕培曦 植物分类学和生药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植物学哲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教授和中医中药研究所中药标准与安全研究组共同召集人。1992-1999年出任香港或树胡他击同该环款止中文大学中药研究中心席倒真阳写背损脚盐零主任.香港政府中医药发展筹备委员会委员及保护稀有液川却菜易动植物咨询委员会委员。经常协助政府部门、消费者委员会及工商界验证中药中毒案例,测试中药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编妒须西额价滑,提供技术培训和顾问服务。它会修肥镇按年换减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材品质控制及香港植物分类与植被生态。首先利用分子生物技术鉴定中药材,该项创新技术先后获得美国和中国专利3项。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药分子鉴定概况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基于分子杂交的DNA方法

  第三节 基于 PCR的 DNA指纹方法

  第四节 DNA测序方法

  第五节 基因探针和特异PCR鉴定技术

  第六节 应用前景

  第七节 小结

  第二章 分子技术的一般方法与仪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DNA提取方法

  第三节 电泳方法

  第四节 PCR产物试剂盒纯化方法

  第五节 DNA修饰方法

  第六节 克隆方法

  第七节 质粒DNA的热循环测序方法

  第八节 相似度指数分析

  第三章 中药分子鉴定的DNA提取方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DNA提取技术

  第三节 DNA提取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四节 DNA提取实例

  第四章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第三节 结果

  第四节 结论

  第五章 复方中药组分的DNA鉴别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第三节 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RAPD应用前景

  第六节 发展方向

  第六章 序列特异扩增区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第三节 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SCAR技术前景和结论

  第七章 直接扩增长度多态性技术在人参与西洋参鉴定中的应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DALP的应用前景

  第八章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在人参与西洋参鉴定中的应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第三节 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AFLP技术展望

  第九章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动物类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第三节 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十章 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标记技术在药用石斛料类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第三节 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十一章 SS rRNA与trnK基因测序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SS rRNA非转录间隔区基因鉴定生药"当归"

  第三节 trnK基因鉴定生药"苍术"和"白术"

  第四节 结论

  第十二章 18S rRNA与matK基因测序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第三节 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十三章 生物芯片技术在中药石斛鉴定中的应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第十四章 DNA技术在中药鉴定应用中的展望

  第一节 应用分子鉴定的结论

  第二节 获取稳定的分子数据方法

  第三节 分子鉴定新方法

  第四节 分子鉴定的应用前景

  第五节 分子标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附录1 中药分子鉴定的生物信息学知识

  附录2 部分中药分子鉴定论文题录

  中文药名索引

  分子技术词汇索引

  动植物拉丁学名、药材英文名索引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中药分子鉴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