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文化丛书·宗教卷》是2011年5月宁夏来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志选。本书写法上既见源又见流,把学术性和资料性结合起来,使之既是一本学术性著360百科作,又具备相当的可读性。
- 书名 黄河文化丛书·宗教卷
- 作者 王志选
- ISBN 9787227016465 [十位:7227016463]
- 页数 534
- 定价 ¥46.00
内容提要
来自文化的发展既有时代的变迁,又有地域的差异。任何文化现象的演变总离不开360百科时空的局限。宗教是一种急侵即核企务院文化,所以,研究宗教现象,同样不能忽视时代与地域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特色。
为全面展示黄河流域人文地理的风貌,宁夏人民出版社高瞻远瞩全尼事次城选然读升,把展现宗教文化现象纳入了《黄河文化丛书》的编辑计划,早在1992年便邀请我们组织编撰《宗教卷》,意在探究黄河流域宗教文化的发生、分布、扩散和演变的格局及特征,这个设想是很切合目前读者需求的。
按照这个要求,自1992年9月起,主编王志远教授拟定了编写主旨、结构体系、章节委台探实目录和基本内容,并亲针助片取书古技胞极失自撰写了包拢全卷主旨的《绪论》,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黄河流域宗教文化的基本特征,扼要对比了南北方宗教文化的显著差异及一般特色。根据《绪论》的主导思想,主编王志远,副主编卞谦、冯今源十座务缺有施差思邀请了十多位从事中国哲学和宗教学研究的学者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来共同完成全书的写作。
图书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绪论
第一章黄河流域固有的宗教形态(上古-两汉)
第一节上古-两汉之际黄河流域的宗教源头及其演变
突保任采州助第二节上古-两汉之际黄河流域的宗教文化形态
第三节上古-两汉之际黄河流域原始宗教活动场所和遗迹
第二章三充盟德怕执磁论乐属大宗教在黄河流域的形成和发展(东汉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三大宗教在黄河流域的初兴和流传
第二节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宗教文化形态
第三节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著名的宗教活动场所和遗迹
第三章黄河流域多种宗教并存与繁荣发展(隋唐)
第一节隋唐时期黄河流域各种宗教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隋唐时期黄河流域的宗教文化形态
第三节隋唐时期黄河流域的著名宗教活动场所和遗迹
第四章多种宗教的并存发展与黄河流域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宋元明清)
第一节宋元明清之际黄河流域诸宗教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宋元明清时期黄河流域的宗教文化开形开态
第三节宋元明清时期著名的宗教场所和遗迹
第五章近现代黄河初设军施资采究妒调流域宗教发展的曲折道路
第一节片光近现代黄河流域诸宗教的传播与革新
第二节近现代黄河流域的宗教会来电若叫坐眼脱高无创文化形态的宗教源头及其演变
第三节近现代黄河流域著名宗教场所和遗迹
后记
编辑推荐与评论
山有根,水有源。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有自己的根源。而民族何独不然赵青投丰州他图量!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源就是黄河。这是无人能否认的历史事实。
最近几年来,中国考古工作有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概括起来,我觉得,有两件事值得瞩目:一件是中华古代史不能封顶;一件来自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源,可能是多元的。
先说第一件事。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于说"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五千年已经是一个不短的时期。但是,考古工作却证明了,我们的历史实际上还要长。原来有人怀疑夏代的存在。现在已经找到了确凿可靠的夏代的遗迹。因此很多人都相信,以前那一些对古史抱怀疑态度的人们,他们的"疑古"是毫无根据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文化的起源,随着考古的发现,还要向上延伸,六千年或七千年恐怕也打不住。因此,我说,中华的古代史不能封顶。
至于第二件事,随着考古工作的扩展,在以前奏理案人们认为是蛮荒之代的远方,现在也发现了灿烂文明的遗物,比如在360百科云南等地就是如此。比云南更靠北一点的地方,比如古代的荆楚地域,文化阻运道肉遗址更多,更丰富。有时真令人吃惊。浙江、广东等地也都属于这个范畴。我在这里无法一一列举。因此,我想,辉煌灿烂异彩纷呈的中华文化是多元产生的,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知道了这一点,更能增加我们伟大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更有利于民族团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黄河文化丛书·宗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