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藻体玫瑰红色至暗粉红色,高约2~8cm,体下部由许多向下延伸的丝体构成的一个不规则的盘状固着器来自,用以附着在珊瑚礁上。分布在日本(琉球群岛的宫古岛和与那国岛),印360百科度尼西亚,马绍尔仍群岛,毛里求斯,印度,巴哈马群岛,牙买加,波多黎各岛,瓜得罗普岛,马提尼克岛,巴巴多斯,格林那达岛,巴西。
- 中文名 毡藻
- 拉丁学名 Haloplegma duperreyi Mont
- 界 蓝藻界
- 门 红藻门
- 目 仙菜目
形态特征
固着器底面内凹,上有一极短的柄,其上生许多薄而扁平的外观似绒毡的裂片械众速此记参。裂片特别是体下部的常互相重叠,又由于体中下部的裂片略扭曲或彼此黏连。以致藻体的裂片有近似重瓣的花朵模样,有的裂片部分边缘向下延伸成假根丝,假根丝体末端的细胞常分裂成小盘状.借以加固藻体的步置别袁语年茶形固着能力。裂片不规则的分裂,宽4~10 mm,分枝处可达15~20 mm,顶端钝.裂片边缘常有短小的须状细齿。藻体由许多单列细胞丝体连接成一个多层的网状结构,体上部和边缘网层少,体中、下部网层增多,用手触摸,有海绵状的感觉。体下部和中部的中层丝体细胞,狭长接限形,310~374μm× 65~83μm;体中、上部的丝体细胞长宽比例接近,来自32~50μm×32~45μm,甚至有长小于宽的,25μm×32μm。网与网间的丝体彼此互相交错连接,形成大小不等的网孔掌啊热久印考。网孔为不规则的四边形或多边形,其边缘的表面生有单条或叉分的游离的同化丝,丝一般由2~6个(可达10个)细胞组成,短而粗,或细而长,顶端多尖、有时钝头,这些丝体的不断生长形成网状结构以增加藻体的长度和厚度。无性生殖为四分孢子囊。
生长环境
生长在低潮线附近的珊瑚礁上或荫蔽处扬题钱加的水沟中。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海南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台湾鹅銮鼻和火烧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