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滇南马兜铃(学名:Aristolochia austroyunnanensis S. M. Hwang)是马兜铃科、马来自兜铃属藤本植物。
块根条状,长圆柱形,360百科外皮土黄色,粗糙;老枝有蒸官技队感银环不规则纵裂及求而研着殖令搞增厚的木栓层。善限字先门判要电乙叶革质,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形安应民,长12-18厘米,宽5-8厘米,顶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浅心形,边全缘。
产于云南(马关和屏边)和广西(那坡)。生于海拔1900米石灰岩山地林中。
- 中文名 滇南马兜铃
- 学名 Aristolochia austroyunnanensis S. M. Hwang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块根条状,长圆柱形,外皮土黄色,粗糙;老枝有不规则纵裂及增厚乎城月规渐胶叫刚表对够的木栓层。叶革质,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形,长1来自2-18厘米,宽殖宽菜跳祖思周往扬5-8厘米,顶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浅心形,边全缘,上面绿色,仅沿主脉和侧脉密被褐棕色长粗毛,下面黄绿色,叶脉上亦密被长粗毛;基出脉3条,侧脉每边4-6条,网脉两面均明显,但下面较隆起;叶柄长2-4厘米,密被黄褐色长粗毛。花单生或二朵聚生,稀数朵排成总状花序;花大,外面密被黄褐色长粗毛,内面无毛;花梗长4-6厘米,向下弯垂,近基部具小苞片;小苞片钻形,密被长柔毛;花被管中部急遽弯曲,下部管状,长5-6.5厘米,直径1-1.2厘米,弯曲处至檐部较下部短而狭,常与下部贴生;檐部盘状,长卵形,长5-8厘米,直径5-7厘米,黄色而有紫褐色斑纹和网状脉纹,边必率艺怀缘3裂,上面二裂片短,下面裂片稍长;喉部半圆形,直径约1.5厘米;花药长圆形,成对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并与其裂片对生;子房长圆柱形,长约1.5厘米,6棱,密被褐色长粗毛;合蕊柱粗短,顶端浅3裂,边缘向下延伸,具皱波状。蒴果长椭圆形,6棱,被黄急粉褐色绒毛。花期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900米石灰岩山地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马关和屏边)和广西(那坡)。
繁殖方式
种子处理:将要播种的种子放到26℃害温水中浸24小时,捞出闷2~3小时,然后播种,能提高出苗率。
播种:播期为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分撒播与条播两种。撒播不易管理,以条播为好,条播行距2寸。马兜铃种子很小,播后要浅复土,以3~4分为宜。复土后要进行轻轻的镇压,并加盖草,防止水分蒸发,有帮助种子发芽。播后经10余天出苗,逐渐去净盖草,亩播种量3斤左右。
移栽:育苗后翌春谷雨前后进行移栽定植,多移栽在山林边灌木林内,使其盘绕。按行株距1尺左右探穴,使根部舒展不弯曲,然后复土压紧,并要进行浇水。
根茎繁殖方法用根茎栽种,当年可挖根,同时也可结果。
栽种时间:在寒露—霜降或生长期。
选栽及处理:要选择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作种栽。选好后将根全部
挖员思白片员席方同太永出,不要伤根,去掉地上茎叶,选筷子大小的根茎,除去大块泥土,用刀切成1~2寸的小段压伯课米局带频握,以待栽种。
栽种:按株行距各8寸开穴,穴深3~4寸,每绿酒呼感赶村活然穴放根茎3~4节,然后施上淡粪水,每穴约1~2斤,再用一把干粪盖上。切好的种栽最好当天栽完,否则外表一干,不易发芽。如当天栽种不完,可将剩余的种根,挖坑埋藏防止风干,以待再栽。
栽培技术
栽培方法
1.选地、整地
育苗地,宜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并有水源的地方。苗床耕翻后,每公顷来自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7500360百科0千克作基肥,然后整平细耙,做1.2米宽的畦面。栽植地,宜选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于前作收获后耕翻1次,深3朝致0厘米左右,结合整地,每公顷施入土杂肥或堆肥45000千克作基肥。并于栽前耕翻1遍,整平耙细,做宽1.2米的畦面,四周整好排水沟待栽。
2.移栽
于冬季封冻前,按行株距35厘米×25厘米挖好深20厘米的栽植穴,每穴施入土杂肥10千克作基肥,用细土填至满穴,并高出地面10厘米。待翌年刑范甚春季3~4月上旬,扒开栽植穴,将培育好的幼苗栽模调大湖究围团小入穴内,每穴1株,栽后浇足浇透定根水。
3.采摘、播种
当果实由绿变都盟钱贵黄色时分批采摘,过晚果实开裂。种子不耐干藏,采沿厂胶义点父花拿收被收后应立即播种或将种子埋于湿沙中,放阴凉处保存。若于晚秋或翌年春取出播种,种子发芽不整齐,在10-20℃织线快变温条件下发芽率高。也可在收获后用赤霉素5X104-4'浸种ld后放温室沙藏。春播宜3月下旬-4月上旬,直播与育苗均可江间获治。
4.育苗
在苗床上开条沟,行距2半动策5cm,沟深3-6cm,播幅10cm,将种子播下,覆土轻压,加盖稻草,以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除去覆盖物,医获渐lhm2用种子15-22.5kg。至次年4月,按行免操但参望粉台亲株距40cm X 30cm开穴定植。直播用穴播或条播法。
5.施肥
幼价绝乙的低苗期需适当灌水,施氮肥1次,定植后至开花期,追施氮肥2次,8月中、下旬开花时增施磷、钾肥。及时中耕除草,株高30cm后应搭架,以利其茎蔓攀援生长。
田间管概异一权理
1、松土除草
苗期要勤松土除草。一般在苗高5厘米时,中耕除草1次,宜危明套担浅,避免伤根。以后结合追肥望还略亚再中耕除草3~4次,防止草荒。
2、间苗、定苗
当苗高5厘米时,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去弱留强。当苗高10厘米时,按株距3~5厘米定苗。苗高15~20厘米,即可出圃定植。
3、追肥
冬季或早春控制施用氮肥量,避免茎叶生长过旺,遭受病虫为害,花前以施腐熟厩肥为主,并适量加施磷肥。生长后期,于8月中旬,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750千克,钾肥150千克,既可提高坐果率,又有利于根系生长,是增产的重要环节。
4、搭架
马兜铃为蔓生草本,移栽后苗高30厘米时,要及时搭架。在行间用竹竿设立支柱,中间拉绳子,高1.8~2米,牵引茎蔓攀援生长。
5、修剪、培土
5~6月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时,把生长过旺而又无花芽的茎蔓剪除,以减少养分的消耗。10月采收果实后,将茎蔓全部割除,并除净田间杂草,进行冬前培土、追肥,以利保温越冬,为翌年丰产打下基础。
6、浇水
马兜铃耐旱怕涝,一般不需浇水。但生长期过于干旱时要适当浇水,雨季要及时排水,以免烂根。
病虫防治
根腐病
多发病于7、8月份,根部腐烂后,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拔除病株烧毁;用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穴。
叶斑病
多发生在雨季,叶片上易发生斑点。注意清理排水沟,积水及时排除,用1:1:150倍波尔多液喷射。
马兜铃风蝶
幼虫蛀食叶片,形成缺刻,多发生在7-8月份。
防治方法:打扫田间卫生,冬季清园,处理残株。幼龄期喷50%磷胺1500倍液或青虫菌(100亿孢子/g)500倍液。
主要价值
常于郊野路边、林缘、灌丛中散生。在园林中宜成片种植,作地被植物,任其蔓延。亦可用于攀援低矮栅栏作垂直绿化材料。果实和根可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