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马塞尔·阿尔贝特

马塞尔·阿尔贝特(Marcel·Albert,1917-2010)法国二战第二号王牌飞行员,活跃于东线著名的诺曼底团。生于1917 年,21 岁时成为军事飞行员,1939 年大战爆发时进战斗机部队服役,驾驶国产D520 型战斗机,从1940 年5 月12 日至6 月25 日,在抵抗德军入侵时击落2 架敌机。

  • 中文名称 马塞尔·阿尔贝特
  • 外文名称 Marcel·Albert
  • 出生日期 1917
  • 逝世日期 2010

简介

  法国投降后,他和另二名士官一起驾驶D520 飞出沦陷区进入直布罗陀,加入来自反纳粹的自由法国空军"依尔·德己州十·法兰西飞行团"。1942 年11 月28日进入苏联,以少尉耐庆养飞行官身份任"诺曼底大队"第一编队长,驾驶着涂成"冬360百科装"的雪白的雅克-9 型战斗机,转战在异国他乡。1943 年后,他在苏联又改装了更先进的雅克-3。在攻克柏林前的战役里,阿尔贝尔共出动192 次,公认战果为23 架,因而被晋升为大尉,并负责指挥三个中队,成句夜农没调至为诺曼底大队的头号王牌。因为他指挥有方,战绩卓著,先后获得法国和苏联的19 种勋章和奖章!

马塞尔·阿尔贝特

  1917年11月马塞尔·奥利维尔·阿尔贝特生于以暴力闻名的巴黎第13区(巴黎一共20个街区)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中学毕业后,他就去做学徒,专业是冶金,也做变速箱机械师,工作的地点是西巴黎,单位是雷诺汽车公司派同核减括

  虽然当时的法国重视军工的发展,但眼看战争不远,还是要培养航空人才,于是幸运的阿尔贝特在获得政府的两项专项资金的资助下,在伊斯特尔飞行学校学习。伊斯特尔这个地方想必许多人很熟悉――位于纳河口省去罗的伊斯特尔基地是法国空军最重要的基地之一,阿尔贝特很顺利地日烟职调汽化什对学习完飞行,然后很顺利地拿到了飞行执照,然后又很顺利地加入了空军,1938年12月7日,他加入了法国空军,先后飞过布洛赫152S以及莫拉纳-索尔尼埃MS406S以及进口自美国的霍克75型战机

在本土迎接德国空福策问

  阿尔贝特于1938年从学校毕业,在获得飞行执照的同时,也成为法国空军的一名下士,其销再略知章单圆汉苗斯黑被派到巴黎北部大约70公里的厄尔-卢瓦尔省首府沙特尔(别拿法国的省份和中历殖脸国的省份相比,面积只有54万平方公里的法国,省份却有差不多100个,算下来单个省份的面积,也就差不多是我国2~3个县的面积大吧)担任沙特尔战斗机飞行学校的教官,虽然没有阿尔贝特当时在空军学校的具体资料,但仅凭这点,就可以证明其在学校肯定是最优秀的学剧历演管项集员之一,而其担任教官时,也不过是22岁的年龄。1940年2月,他被派往第1联队,学习驾驶当时法国最先进的D520战机。二战开始时,阿尔贝特强烈要求被派往前线,他于5月和中队一起到了兰斯机场,而5月14日,即在战争务美爆发4天后,阿尔贝特就取得自己的第一架战绩,他击落了一架德国的Do17型轰炸机。而就在当天晚些时候,他又击落了一架Bf109,不过这架成绩并没有获得承认,之后,阿尔贝特又有48哪神吃修而机宪粉住农压次作战行动,其中同想久飞模抗到延海眼连一次,他还击落了一架德国的He督提111型轰炸机(也没有被承认)。不过,谁也没有想到法国如此的不经打,到6月22日,也就是战争爆发差不多4个礼拜的时候,法国就和人家签订投降书了,而签订投降书的地点(法国的贡比涅)正是1918年11月11日德国向法国及其盟国签订投降书的地方。苛刻的投降协议的签订,希特勒不但极大地羞辱了昔日的仇敌,而且最大化削弱了法国的力量。

  其实,法国空军的表现是很不错的,往往驾驶落后于德军的战机迎击敌人,但实力决定一切,整个法国战役期间,德国空军基本是彻底地摧毁了法国空军。法国在战役期间损失了1274架飞机,而作为法国的盟国,英国则损失了959架飞机(477架战斗机),所以当6月初法国要求英国空军协助法国地面部队时,此时只有25个中队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果断拒绝(在法国政府搬到波尔多时,丘吉尔曾经在那里和法国政府开会,而在会上丘吉尔还得到了法国海军上将弗朗索瓦·达尔朗关于法国舰队将不会落入德国人手中的保证,很可惜,法国舰队差点落入德国人手中,如果不是英国的轰炸和攻击的话),不然后面的不列颠空战,英国恐怕都捱不下去了。而法国战役期间,德国则损失了1428架战机(其中299架是意外事故),只占前线兵力的28%,德国空军完胜。在签订投降书后,法国维希政府继续指挥境内的法国各个武装力量(戴高乐原本是拒绝投降的保罗·雷诺内阁的国防副部长,雷诺倒台后,其于6月17日乘坐丘吉尔派往波多尔的私人联络官斯皮尔斯将军的飞机偷偷前往伦敦,并在那里反对法国的投降协议,随后宣布组织自由法国运动,这也是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一直被认为是非法组织的根本原因所在,不是选举出来的,也不是任命的),而阿尔贝特以及许多法国飞行员已经被转移到了当时属于法国"本土"的阿尔及利亚。

飞向直布罗陀

  停战协定签订时,戴高乐已经联络了许多撤退到英国的原法国三军部队的成员以及许多商船船员,但遗憾的是,直到6月底,自由法国争取到的部队,总数也仅仅3000多一点,而且基本已经没有武装。到8月时,自由法国的部队也不过6000多人,当然了,还有28艘军舰,不过除了一艘补给舰之外,其余都是小船。慢慢的,自由法国的空军人员也集合起来,组成了一个轰炸机小队和一个战斗机小队,陆军则组成了一个完备的旅,拥有完备的武器和辅助部队。

  面对法国内部的分裂,当时法国普通民众包括士兵也是矛盾的,但许多人眼见维希政府的无能以及对法国主权的丧失,尽管这个过程很慢,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站在自由法国一边。而阿尔贝特也一样,虽然他在阿尔及利亚已经执行了一年多的维希政府的任务,而其作战对象正是昔日的盟友――大英帝国的空军。但在自由法国旗帜的感召下,阿尔贝特于1941年10月14日和其他两名飞行员一起,驾驶着法国当时最好的战机D520,类似于前线起义,直飞直布罗陀,许多人也许奇怪阿尔贝特为啥不直飞伦敦或者英国本土呢?第一,D520的航程只有1250公里,而阿尔及利亚如果直飞英国本土,航程大致在1900公里左右,D520根本飞不到;第二,直布罗陀就是大英帝国的领地,由英国控制直到今天,飞到那里,就等于到了英国。事实上,早在1940年的6月30日,当时的法国海军中将埃米尔·亨利·米塞里埃就是这么做的。

  不过,阿尔贝特并没有米塞里埃中将那么顺利,当他到达直布罗陀时,他是以维希政府间谍的身份,在直布罗陀被审查了几个月后,于1942年乘坐商船,在一艘小型护卫舰的护送下,差点被德国的"斯图卡"轰炸机制造点事故,才抵达英格兰,并随即加入自由法国的空军,具体加入的是英国皇家空军的340中队,座驾也换成了大名鼎鼎的"喷火"。到去苏联之前,他已经执行了47次飞行任务,不过此时的阿尔贝特并没有什么建树,也许,他只是在等待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机会;也许,在直布罗陀"歇"了几个月后还需要再熟悉下业务。

到苏联去打德国人

  1941年6月,当德国进攻苏联后,刚开始一败涂地的苏联,也需要来自其他国家的援助,而这时恰恰是戴高乐动作最快――一旦有了共同的敌人,联手打击德国,自然有利于苏联的战胜,也有利于法国的解放,双方自然是一拍即合。同时,与苏联结盟,还能提高自由法国的国际地位。在戴高乐传达了许多支持苏联的决定后,1941年9月26日,苏联明确表示承认戴高乐为自由法国的领袖,愿意同法国的防务委员会建立联系,一起对付法西斯国家。当然了,老牌的帝国主义都是巧妙借势,自由法国和苏联之间并非没有矛盾。

  利用同苏联建立的关系,自由法国决定派遣一支空军参加支援苏联的东线作战。1942年7月,自由法国和苏联协商好了有关事宜,8月17日,先期的15名自由法国飞行员组成的自由法国第三大队,在戴高乐的亲自送行下,从伦敦出发,乘坐运输机,几乎环绕了整个欧洲,经英国控制的尼日利亚、埃及、黎巴嫩、伊拉克以及伊朗,最后一段居然是乘坐卡车,才辗转到达此行的目的地,苏联的伊凡诺沃基地――其位于莫斯科东北方向250公里处,而抵达时间是11月29日,在路上他们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而在中途,他们的座机一度有被德国空军击落的可能,当然了,如果是从英国直飞苏联,估计是必死无生。在他们出发不久,即9月1日,戴高乐致信第三大队的长官普利康(其原本是法国的北非战斗机团的司令),将该大队更名为诺曼底大队。而除了15名飞行员,在到达开罗时,又有40名左右的技术人员以及几个翻译官,还有一名医生,一起前往苏联,所以在巴格达起飞时,运输机变成了3架,因为要运输62个人。而对于法国飞行员来说,他们没有戴高乐的政治目的,当然也不是为了捍卫共产主义。多年以后,当初的诺曼底飞行团队员约瑟夫·若斯克在他出生的法国某地的一个村庄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说:什么是政治,这是戴高乐将军自己的决定。而阿尔贝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仅仅是为了和德国战斗。阿尔贝特还批评了英国当年对待诺曼底团的态度(估计英国人在直布罗陀的举动也给阿尔贝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吧)。

马塞尔·阿尔贝特

  由于苏联天气的严寒,于12月到达苏联的法国飞行员首先要经受住零下30度寒冷天气的考验,然后接受的是苏式飞机的考验,1943年1月19日,苏联红军为诺曼底大队提供了第一架雅克-1型战斗机,2个月后,他们被派到莫斯科西南100公里距离的前线。4月5日,法国飞行员击落第一架福克战斗机Fw189,取得了法国人在东线的第一个战果(这里排除了那些和德国同一阵线的法国人),而仅仅8天后,却又有3名法国飞行员长眠于此地。6月16日,担任诺曼底飞行队第一大队队长的阿尔贝特也取得了自己的第一架战果,同样是一架福克Fw189,其座驾也是雅克-1型战斗机。7月14日,驾驶着雅克-9战斗机的阿尔贝特再次击落一架德国战斗机Bf110,仅仅3天后,阿尔贝特一举击落2架Fw190战机,7月19日,击落一架Ju88型轰炸机,8月31日,击落一架Ju87型轰炸机,而在1943年的10月,他居然接连击毁德国8架飞机,当然了,这些都是经过确认的成绩,事实上,没有确认的还有更多。1944年10月,换装更加强大的雅克-3战斗机后,一个月之内,阿尔贝特再次取得了8架成绩,从1943年到1944年,大约1年多的时间,其参加了192次战斗,击落了23架敌机,其中包括10架Bf109,其成绩和同样是在短短的一年内取得惊人成绩的克鲁斯特曼差不多。由于惊人的成绩(事实上的法国东线第一王牌飞行员),阿尔贝特此时已经是统率3个中队的上尉飞行员。

  可以说,诺曼底团的出现以及象征性的姿态,令德国十分愤怒,德国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威廉·凯特尔元帅甚至在极其恼怒的情况下签署了这样一道命令:凡遇到诺曼底大队的飞行员,无论是在空中还是在地面,一律射杀勿论!所以,许多被俘后原本可以被关在战俘营的诺曼底团士兵最终都被凯尔特下令枪毙(这混蛋干的坏事还包括签署没有人性的"纳粹党政委行政命令",放任盖世太保在德占区实行种族清洗政策,在苏联境内虐待战俘。而1944年的刺杀希特勒行动失败后,凯尔特又主持"纳粹人民法庭",将几位反叛希特勒的大将元帅下令枪决,所以战后被直接判处绞刑)。

  截止1943年冬天,阿尔贝特所在的诺曼底团共击落了敌机72架(阿尔贝特占了差不多六分之一),而他们的飞行员,包括当时补充的6名,也不过20人左右。这成绩对于自由法国运动是极大的鼓舞,可以说极大地提高了法国反抗德国的勇气。由于成绩突出,在1944年年初,诺曼底团又陆续扩充了几十名队员,而原本的3个中队也扩编成了4个。

  1944年6月,苏联红军已经开始突破德国靠近尼曼河畔的一处营地,由于该河道十分重要,所以战斗异常激烈,而诺曼底团表现也十分优异,所以7月31日,诺曼底团被斯大林授名:"涅门"(尼曼),从此该团被改称为诺曼底-涅门团。这是一项光荣的称呼,不过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尼曼的特殊性,这使得法国人又获得了一项意外的荣誉:尼曼河发源于白俄罗斯明斯克西南部的山区,流经俄罗斯、立陶宛,河长937公里,经布莱佩达注入波罗的海,而在俄语中,德国人的意思,就是尼曼河人,因为在中世纪,德国人曾经占领过这一地区,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尼曼河代表德语分布地区的东部界限(德国国歌的歌词中都有体现)。1941年夏天,希特勒从这里进入苏联,仅仅3年,他就败退了回来。事实上,在希特勒之前,还有一个人也曾跨过这条河入侵俄罗斯,1812年6月,拿破仑率领50万士兵,踏过这条河,一直进攻到莫斯科,然而仅仅6个月后,1万名幸存者在俄罗斯哥萨克的骚扰下,跌跌撞撞地再次跨过这条河。跨过这条河进行侵略战争的,都注定要失败。

马塞尔.阿尔贝特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活在尼曼河地区的德国人被流放到了奥德河――现在的德国东部边界以西。斯大林授予诺曼底团的这一称呼,似乎很有为法国人找回面子的感觉。1944年8月25日,在尼曼河畔,诺曼底-尼曼团的战士奏响了马赛曲,为的是庆祝巴黎的解放。

获得"苏联英雄"称号

  由于阿尔贝特突出的成绩,他于1944年11月28日,即他取得第23架战绩之后不久,被苏联政府颁发了"苏联英雄"勋章,"苏联英雄"为苏联授予本国杰出人士的一项荣誉,是对个人的最高褒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总共11635人获得"苏联英雄"的称号,但二战中授予其他国家的公民"苏联英雄"称号的,却是屈指可数。"苏联英雄"配套的奖章包括列宁勋章和一枚金星奖章,该奖章是用纯度90%以上的黄金制造的(相当于22K),五角星直径30毫米,重21.5克,其背面刻有"苏联英雄"的字样,而金星的衬托是纯度为90%以上的纯银托架,重量12.186克,每枚奖章重34.264克,每枚都有编号。

  二战中,阿尔贝特并非是惟一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诺曼底-尼曼团成员,阿尔贝特的队友雅克·安德烈以及罗兰·德·拉·普伊普还有马塞尔·利费夫三人也获得了这一称号,但是阿尔贝特却是法兰西空军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苏联英雄"主帅。除此之外,阿尔贝特大约还获得了苏联和法国颁发的19枚勋章,但金星勋章肯定是最特殊的一枚,因为它意味着,一个外国人,成了苏联的英雄。而在当年的12月,已经入住巴黎的戴高乐将军则亲自前往莫斯科,为的是给诺曼底-尼曼团的战士们颁发自由十字勋章,代表着法国最高荣誉的勋章。

荣誉归来

  伴随着诺曼底-尼曼团在东普鲁士战斗的结束,1945年5月9日,诺曼底-尼曼团在东普鲁士的Heilengenbeil举行了胜利庆典,随之,诺曼底-尼曼团于6月返回巴黎,而他们并不是空手返回的,而是驾驶者苏联领导人赠送的40架雅克-3型战机,而领队的正是阿尔贝特。随即,部分队员包括阿尔贝特,返回了战前所在部队,即法国第一战斗机团,法国战斗力最强悍的战斗机团。但仍有21人继续服务于诺曼底-尼曼团,而该团后来成了完全苏联化的部队。尽管苏联已经于1991年解散,幸运的是,该团并没有消失,崇尚荣誉的俄国人大概想将这种誓死抵抗德国的抵抗精神一直保存在其军中吧,这就是今日俄罗斯的第18战斗机团。

  进入法国空军后,阿尔贝特的职务是第一飞行团的团长。没多久,1945年10月他被任命为驻捷克的武官。在那里,已经28岁的阿尔贝特却爱上了一位美国姑娘,在1948年时,阿尔贝特离开了法国空军,并随即移民美国,然后和心爱的姑娘结婚,定居于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哈林根,居住在里奥格兰德河谷。和克鲁斯特曼不一样的是,彻底退出军界的阿尔克特选择了经商,创办了一家大型连锁酒店。

  但是,俄罗斯和法国都没有忘记这位老战士,2009年,已经92岁的阿尔贝特被授予法国第一飞行团的荣誉指挥官称号,而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5周年的时候,俄罗斯也不曾忘记这位曾经的功臣,他被授予二战结束65周年纪念金牌,还有……一箱子伏特加。在接受了这个荣誉没多久,2010年8月23日,阿尔贝特去世,结束了自己长寿而荣耀的一生。

结语

  阿尔贝特是法国二战空军的另一个缩影,如果说皮埃尔·克鲁斯特曼代表了在英国抵抗的法国精神,那么阿尔贝特则是代表了法国抵抗力量在东线的存在,虽然来自东线的"阿尔贝特们"人数始终很少,但是却表现了法国的存在,至少,在那也笑真深严概冲门统个令法国蒙羞的年代,还有许多法国人在抵抗着纳粹的淫威。以阿尔贝特为代表祖把万解的诺曼底-尼曼团,在历时差不多3年的时间里,以牺牲42名飞行员的代价,共计取得了273次战斗胜利,二战法国测销稳硫载粮精的36名王牌飞行员当中,有16名居然是在东线,这对于一支仅仅表示存在的力量而言,绝对是惊人的成绩。如果说,二战法国的惨败令法国蒙羞,那么以阿尔贝特为代表的抵抗者们,则挽回了法国失去的荣誉,自文做免企镇代接贵由、平等、博爱的法国三色旗360百科,不是简单靠一句房令谁伤口号就能捍卫的,它是用战士的鲜血所凝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马塞尔·阿尔贝特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