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陵川话(Lingchuan Dialect)即通行于山西晋城陵川县一带的方言,属于晋语口语邯新片获济小第前乐右片。由于陵川地处太行屋脊,境内峰岭重叠,沟壑纵横,语言与外地有明显差别,境内分歧亦较严重。比如一个"肉"字,就有"漏"(lou)、"肉"(rou)、"又"(you0、"沤"(未读续需列胞ou)4个读音。
- 中文名称 陵川话
- 外文名称 Lingchuan Dialect
- 类别 地域性语言
- 流行地区 山西晋城陵川一带
- 声母韵母数 22个声母,50个韵母
语言特点
发音方式
陵川话中,城关和大多数地区没有Z声母,古日母字大多读i声母眼顺据映江命井钟房。部分地方"举"与"主"同音。即将zh读j,将u读为来自o。"娶"与"楚"同音,将ch读为q,将u读为o。"需"与"书"同音,将sh读较投汉毛照认汽节端为X,将u读为o,有的地方"尿"与"料"同音,"年"与"连"同音,上例都将l读为n。
陵川话有22个声母,50个韵母,12个儿化韵。
- 对应规律
陵川话与普通话对应规律主要有:①普通话有平舌音和翘舌音,陵川话只有翘舌音,没有平舌音。普通话"糟招"、"仓昌","丝诗"分别不同音,陵川话"糟招"同音,"仓昌"同音,"丝诗"同音。②古360百科声纽日母字,普通话大多读r声母,陵川话没有r声母,凡普通话读r声母的字,陵川话大多读i声母。⑧舌面辅音陵川话分尖团,有舌面前辅音和舌面后辅音两组。④普通话零声母和开口副呼相拼,陵川话开次她陈口呼前遇零声母要加舌根后浊擦音。⑤普通话有前鼻音韵母an、en、in、ian、uan、uen、yan、yn,陵川话前鼻音韵尾一N丢失,多数成了主要元音的鼻化音。⑥普通话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陵川话声调共6个,有入声,入声又分阴入、阳入两个调类。
语法特征
陵川话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单音词多,很少用"子"字尾或"头"字尾触据超队氧感。如桌子、屋子、盘子、钩子、帽子、胡子、谷子、锄头,只读桌、屋、盘、钩、帽、胡、谷、锄等。有些双音词的名词、动词、副词和指示代词也用雷单音词,如蜜蜂、苍蝇,只叫蜂、蝇。②表音字"圪"字使用外范州尽利服纸粮按频率很高。作名词际用的如"圪脑"(头)、"圪洞"(胡同)。
作动词用的,如"圪挤"(拥挤),"进不圪"(进不去)。作量词用的如"一圪堆',(一堆)、"一圪节"(节),作形容词用的如"圪陈女皮妈意候盐诌"(瞎说)、"一圪济济"(一丁点儿)。⑧表音字"不"字使用频率较高。作名词用的,如"不箩"(竹筐)。作动词用的,如"不捞"(搅动)。作阻一形容词用的,如"稀不叉叉"(基抓需济形践而载带泥泞)。作量词用的,如"几不箩"。④可能补语常用动词+补语+了、动词+圪+了或动词+了,而很少用"得"。如"担展得动",说"担动了",上得去,说"上圪了"。⑤程度补语比较少,一般不用"高极了"、"好得很",而用"形容词+的哩"或"很(真)+形容词"。如说"那座楼高的哩!""这越念食轻钱正毫源翻朵花很(真)香","今联息弦丰剂态试故书儿的天真真冷"等。⑥语助词"来",读轻声,使用频率很高。如用于强调主语的"雪来消了"、"饭来中(熟)了"等;用医适甲良特于"把"字句中的"他把灯来点着了"。用于句尾的"夜黑来(昨天晚呼己庆专架跑严胡识上)弄甚来?"用于简短问答中的"谁来?"(谁孩余呀?)、"我来!(我呀、是我)"我来来"等。
常亲巴船害查用词语
《陵川方言志》中收入常用词语有704条,按意义分为19类,各类代表性词语主要有:闪电叫"打忽闪",打雷叫"响圪雷",垃圾叫"圪渣",开水叫"圪瘩水",小胡同叫"圪洞",厕所叫"茅",低凹的小洞叫"圪埕",中年男子叫"汉们",祖父叫"老爹",父亲叫"大大",大人对小孩爱称叫"肉",头叫"圪脑",拳头口叫"圪都",生病叫"难受",痣叫"土印",衬衣叫"小布衫",汗衫叫"圪拉",枕头叫"豆枕",瓶子叫"圪芦",用米、面、菜做成的汤饭叫"调和饭",公猪、公狗、公马、公猫分别叫"牙狗、牙猪、儿马、儿猫",蜈蚣叫"蚰蜒",老鼠叫"缸旮旯",高梁叫"茭子",这一些、那一些叫"低些"、"尼些",一串叫"一不链",一丛叫"一不池",一排叫"一不溜"。明天叫"明儿个",后天叫"后儿个",昨天叫"夜来个",夜间叫"黑来",聊天叫"圪喷",争辩叫"圪别",骂叫"噘",怀疑、犹豫叫"打圪腾",害羞叫"嫌丑",食物生、熟叫、"不中"、"中啦",饭馊了叫"尸气了",刚才叫"先头",对付叫"奎对"。
流行地区
陵川来自话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
所属分类
陵川话属于晋语口语邯新片获济小片。
语言示例
甲:哎,这几天你去干什么来,怎么不见你。
乙:唉,儿子大学放假回来了,在家给青任获人家做饭哩。
甲:噢,瞧你不高兴啊。
360百科 乙:可不是,那孩子回来就讲普通话,真别扭。
甲:好啊,人家上大学了,不说普通话还行。
乙:我不反对他说普通话,可回到家就不能说了她每磁皮概钟吧。(陵川话)前儿个黑来他一回到家,邻家进来就问:你多会儿回来唻?
甲:我刚刚回来。
乙:(陵川话)你些持陈政缸缸回来,你还要盆盆车年游再斯想肉必回来、罐罐回来哩,明明是才将将回来嘛。
甲:哈哈,有意思。
乙:(陵川话)夜来黑来有人又来我家耍,鱼见喽他就问:你多会儿回来唻。
甲:我昨晚回来把斗打造坏笔的!
乙:(陵川话)你坐碗回表满来的,你还要坐锅回来哩。
甲:孩子说的对,你也别太认真了。要说这普通话和方言土语啊,我觉得是一个不能少。
乙:噢?
甲:但首先是要推广使用普通话。不然出不了门,出门就露丑,别人听不懂,有时还误事、误会。
乙:那倒也是。
甲:以前我不注意这个,有一次差点和别人该孔理好水胞打了起来。
乙:怎么回事?
甲:那是我到外地出差,晚上要洗脚,我和同舍的一个外地人同岩护办线三旧项时去取洗脚盆,我就谦让说:(陵川话)你先使吧。
乙:很有礼貌嘛。
甲:对方惊讶地说:你说什速么?我又说:(陵川话)你先使吧,你使罢我再使。
乙:对呀。
甲:可对方恼了:什么?你让我先死?你再说一遍。噢,我恍然大悟:对不起,我是说你先使用吧。
乙:(陵川话)嗨细燃卷民无,你一次儿说用或使用来那有这事。你让人家去死,不打你才怪哩。
甲:这也是陵川话的一个特点,一些联合词组也是双音词,用单音表达意思时,常和普通话用的相反,比如毁坏……
乙:我们用毁。
甲:对,饥饿、居住、玩耍、无友缺张程画使用普通话分别用饿、住、玩、用。
乙:我们常用饥、居、耍、题仅又使。
甲:其他没事,就这个"使用"一词,单独用"使"字得注意, 陵川话发音shi和si不分。
乙:确实得学习和使用普通话。
甲:最重要的是老师得用普通话讲课。
乙:那是必须的标秋娘宣术。
甲:我上初中时,有一个老师有一回用土话给我们讲生物课,说:(陵川话)细菌、病毒用肉(you)眼是看不着的,必须用显微镜。一个学生提问道:老师,右眼看不见,那用左眼能护序故宜复千不能看见啊?
乙:嗨。把rou念成you 了。这可真是误人子弟。
甲:还有说lou或ou的。都不好,土话中有些不容易听懂的、有歧义的、不雅的得改,外少慢慢不用或废弃。
乙:说的对。
甲:我村有个小伙子,找了个对象是外县的。那对象第一次来相亲,小伙子给他一一介绍家里的人:(陵川话)这个是姥姥、这个是"奶奶(nāi)"、这个是爸爸、大嫂、二哥……。一会丝儿上菜准备吃饭,那对象很有礼貌地说:妈呢,等妈妈来了一块吃吧!还对身旁的"奶奶"说:奶奶,你说对不对?
乙:很不错啊,这个对象。
甲:可众人大笑,那个被叫做奶奶的很尴尬。
乙:噢,我想起来了,那个小伙子是杨村镇、礼义镇附近一带的吧?
甲:对!以前他们常常把妈妈叫做"奶陆善过计奶",读作阴平声,奶奶、姥姥都叫做姥姥,他们家正好没有奶奶,那对象没听懂,就把妈妈当作奶奶了。
乙:叫的太混乱,我都一时没反应过来。
甲:真是得改,还好,现在的小孩子都不再这样叫了。
乙:改了好。不过,我们陵川话里形容词很丰富,很能表达透意思,用普通话有时候讲起来不过瘾。
甲:(陵川话)那倒也是,就说你今儿个吧,穿着打扮就是圪积忽忽的。
乙:(陵川话)瞧你说的,我甚个时候不是这样圪积棱气的来?
甲:(陵川话)呦呦呦,头两年我去你家圪转过一趟,我说甚来?
乙:别提了。
甲:(陵川话)我可要给大家说说。那会儿呀,他家很脏、不干净、不卫生。 我一看就拆洗他:你看你的家里头圪渣马虎、肋里肋脦的;你看你的院里头懊里打糟、赖里不哒水的,那里都是淤沫烂鬼、肋脦烘烘的;你看你自己也是邋里邋瓜、赖里赖呆的,真是太不讲究了,垃圾死了。
乙:(陵川话)别说了。一个不干净让你整整用了9个形容词来糟蹋我啊。
甲:(陵川话)哎,这会儿搞新农村建设,都收拾的不歪了,干干净净、愉愉瓷瓷的,家变了、院变了、人也变了。
乙:(陵川话)这还差不多。
甲:我们自己之间讲土话就是亲切,编上些节目也非常好听。你听过晋城电视台方虹剑老师用泽州话表演的音舞快板吗?
乙:听过,很有意思。我很爱听。
甲:方言土语虽然亲切,可那是我们自己对话时的感觉,读文章可不能用土话读,你知道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吗?
乙:知道,最后一句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甲:用陵川话是这样读的:(陵川话)悄圪迷迷的我走了,正像我悄迷圪绌绌的来,我不来喽不来袖的,没那横走一圪塔儿云彩。
乙:别扭死了。
甲:不过,方言有时候还真得了解学习。
乙:咱就是陵川人还用得学习。
甲:你是土生土长的不用学,可外县来陵工作的、经商的,不学方言可不行,你要办案、搞调查、做买卖听不懂老百姓说的是什么,就会误事。
乙:倒也是,越到农村、越是文化水平低的人越是说土话。
甲:是的。他们必须学习土话。
乙:那我就当一回外地人,跟你学学?
甲:行,我就拣主要的教你几下吧。
乙:好。
甲:首先是读音。陵川话变音的情况很多,最常见的是zh、ch、sh或z、c、s变j、q、x。
乙:噢,你举个例子。
甲:今年是鼠年,我就拿老鼠说一段:(陵川话)今天真否(pi),打牌又输(xu)。回家很迟(qi),进到厨(qu)房,想吃(qi)红薯(xu)。一看地上,老鼠(xu)啃吃(qi)。横上铁勺(xi),向它捣去,又拿火柱(ju),还没打着(jie),跑了出去。又横树(xu)枝,狠狠括去,树枝折(xie)了,又拿扫帚(ju),撵来撵去,结果撵到,石(xi)头缝里。你来说说(xue),否(pi)球不否。
乙:真够否差的了。
甲:刚才是声母变音,再给你举一个韵母变音。
乙:举例说明。
甲:(陵川话)最多的a变e。你比如fa变fe,法律、办法。比如:ba变be,拔河、六七八。
乙:(陵川话)噢,六七八,八ba 变be,那就是说爸爸该叫bebe了。
甲:不对不对。这变音,有的是全部变,有的是部分变,这爸爸的爸就不能读be。
乙:这可难学了。
甲:慢慢学吧。下面再教你学学陵川话最常用的两个字,"圪"和"不"。
乙:陵川话用这两个字的时候真是多。
甲:对。这两个字本身没意义,只起表音衬字作用,作词头或词嵌可构成名词、动词、量词和形容词。你比如"圪"与名词结合,如:(陵川话)圪脑、圪咙、圪膝盖。
乙:(陵川话)噢,那你这就是圪鼻、圪嘴了。
甲:不对不对,不是所有的都可以组词的。
乙:噢。那这"不"字与动词结合……
甲:(陵川话)不擦不擦你的手,呦, 真是光不哒哒的;不捞不捞你的头发,呦,这么些白不叉叉的白头发呀。
乙:(陵川话)会了,今儿个参加晚会的人很多,我好不容易才不挤进来了,一会儿还得早早的不挤出去。
甲:错了错了。这里得用"圪挤"这"圪"和"不"构词没有规律,约定俗成,你得慢慢掌握,不然要出笑话。
乙:还真是。
甲:方言土语也是一种乡土文化,是永远也消失不了的,对方言土语进行研究整理还是很有必要的。
乙:有人搞吗?有资料吗?
甲:有。祖籍是我县的金梦茵教授作的《陵川方言志》、刘学文的《浅谈陵川方言中的'不'》、王卫明的《陵川方言》等都整理的不错,你可以找这些资料看看,好好学学。
乙:我这个外地人一定好好拜读。
甲:哎,今天跟我学了不少的陵川话,你再给大家练练看?
乙:好,我用陵川话来给你们唱一段《山路十八弯》。
甲:好,大家鼓掌!
乙:(陵川话)十八弯啊,九连环,圪圪缭缭,圪圪拐拐,都绕着陵川人的水和山。这里(derher)的山路十八弯,这里(dieder)的水路九连环,这里(derher)的山路排对排,这里(dieder)的山歌串对串。
甲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