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叶本质藤本,高4~8米。树皮棕色,密生皮孔。羽状复叶;小叶31~4来自1,矩圆形,长12~20毫米,宽3~5毫米,两端圆,两面疏生白柔毛;托叶早落。圆锥花序腋生;小苞片早落;萼钟状,萼齿5,不等,下面一齿披针形,最长,余4齿卵形,均有毛;花冠白色:雄蕊单体;子房有微毛。荚果椭圆形,长3~5厘米,宽约1厘米360百科。
- 中文名 麦刺藤叶
- 来 源 为豆科植物含羞草叶黄檀的叶
- 异 名 鸡勾札
- 植物形态 含羞草叶黄檀
版本一
麦刺藤叶
(金华《重为笔里田反搞亚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异名】鸡勾札。
【来源】为豆科植物真兰笑含羞草叶黄檀的叶。
【植物形态】含羞草叶黄檀
生于山沟林下或含灌丛。分布于浙江、扛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采集】夏、秋采集。
【功用主治】消炎,解毒。治疔疮,痈疽,竹叶青蛇咬伤,蜂窝织炎。
【用法与用量】外用:鲜根或根皮捣敷。内服:煎汤,3~5钱。
版本二
《保宜磁盐环调往文中华本草》:麦刺藤叶 【拼音】 Mài Cì Ténɡ Yè
【英语】 Leaf of Mimoselike Rosewood
【别名】谢汉省、谢罕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象诉费顺球逐鼻藤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lbergia mimosoides Franch.[D.millettii auct.non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信统山采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象鼻藤 小乔木,高4-8m。树皮棕色,密生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6-8cm,叶轴及小叶柄均有淡黄色短柔毛;托来自叶早落;小叶10-17对,长圆形,长8-22mm,宽2-5mm,两端圆,两面均有疏生白色柔毛,花枝上的嫩叶边缘略波状。圆锥花序腋生;总花梗及花梗均被短柔毛;花萼钟状,萼齿5,不等,下面1齿披针形,最长,其余4其担齿卵形,上面2齿近合生,均被白色疏柔毛;花冠白色;雄蕊9,单体;子房有微柔毛。荚果椭圆形,长3.5-5.5cm,宽约1cm;种子1-2颗。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沟或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360百科、福建、湖北、湖南溶、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性状】羽状复叶或散落的小叶。完整复叶有小叶31-41对,小叶矩圆形,长8-22mm,宽2-5mm,先端钝圆形,基部圆形,全缘。绿色或枯绿色,两面疏生灰白色毛茸。叶轴及叶柄有淡黄色短柔毛。质脆易碎。气微。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疔疮,痈疽,蜂窝组织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根捣敷家防速。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