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论占有效力

《论占有效力》是一本赵晓钧编制,由法律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的书籍。本书围绕占有与本权之间的关系,透过分析占有概念,对于占有的核心内容,即占有效力(公示效力、推定效力、保护效力)给予重新的、充分的解读。

  • 书名 论占有效力
  • 页数 258页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装帧 平装

图书信息

 力备益作病据缺诗 第1版 (2010年4月1日)

  丛书名: 哈工大法学文丛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来自 ISBN: 9787511803566, 7511803563

  条形码: 9787511803566

  尺寸: 20.6 x 14.6 x 1.4 cm

  重量: 299 g

作者简介

  赵360百科晓钧,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欧盟法。已在《政治与法律》、《北方论丛》、《民商法律评论》、《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内容简

  《论占有效力》围绕占有与本权之间的关系,透过分析占有概念,对于占有的核心内容,即占有效力来自(公示效力、推定效力、保护效力)给予重新的、充分的解读。书中通过分析大量英美法系占有问题的学理研究成果,发现:两大法系对这一财产法领域中应凯则第培兰然的飞齐别基本问题的立场呈现出惊人的相似之处。进而推及至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分析占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理论困境,提出解决办法。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占有效力概述/5

  第一节 占有的概念/5

  一、占有概念的演变/5

  (一)古代法中的占有概念/6

  (二)普通法中的占有概念/7

  (三)各国立法中的占有概念/8

  二、占有概念的构成要素/10

  (一)关于养自临把五满占有概念构成的主张/10

  (二)构成占有概念的要素/11

  (三)占有概念360百科的例外/17

  三、相关概念的辨析/18

  (一)持有/18

  (二)普通法中的保有/20

  (三)普通法中的占有/21

  四、占有概念的困惑与反思/22

  (一)问题所在--占有概念的不确定性/22

  (二)对占有概念的反思武致精/24

  第二节 占有性质谈写绿小视宜著相实的分析/27

  一、占有性质的历史考察/27

  (一这武烟做年命文支)罗马法中占有的性质/27

  (二)日耳曼法中占有的性质/28

  (三言针度)现代各国民法典中关于占有性质的规定/28

  二、关于占有性质的学理主张/30

  (一)事实且权利说/30

  (二)占有权利说/31

  (三)占有事实说足围革我守接地维/33

  (四)本文的主张/34

  三、占有权/35

  (一)占有权/36

  (二阶菜文讲义汉教静)占有本权/38

  第三节 占有与本权--分析占有效力的主线/39

  一、占有与所有权(或本权)/39

备弦故否势  (一)心理所有权的助围够所英理论基础--占有心理学/41

  (二)占有与所有权(或本权)的联系/42

  (三)占有与所有权(或本管唱尔妈十权)的区别/46

  二、占有的效力/47

  本章小结宽约衣况商/50

  第二章 占有公示效力/52

  第一节 研究占来策最属形财排结受倍有公示效力的基础--物权公示/52

  一、物权公示的历史考察/52

  二、物权公示的必要性分析/53

  (一)基于物权性质的公示/54

  (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公示/57

  三、物权公示效力的内容/59

  (一)物权变动模式与物权公示效力/59

  (二)对我国现行法中物权公示效力的分析/63

  四、物权公示的重要意义/65

  (一印静流果明而突点)明确财产归属,促进物的流通/65

  (二)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交易的便捷/66

  第二节 占有的公示效力/67

  一、占有公示效力鱼联载社满迅当强办程具/68

  (一)占有公示效力的历史发展/68

  (二)占有公示效力的内容/69

  (三)占有作为物权公示手段所具有的公信力/70

  二、动产的特殊性决定其公示手段/72

  三、占有公示效力的嬗变/75

  (一)占有公示效力的新近发展/76

  (二)动产占有公示效力减弱的原因分析/77

  (三)对我国目前占有公示效力规定的评析/8l

  第三节 占有公示效力的近代化/84

  一、占有与登记/84

  (一)作为一种占有形式的登记/84

  (二)占有与登记/86

  二、物权登记的基本问题/88

  (一)物权登记制度得以确立的背景/89

  (二)物权登记的意义/91

铁至厂希长训矿顾情  (三)动产登记制度兼论现代动产物权法的发展/93

  三、物权登记的效力/95

  (一)物权登记的效力/95

  (二)物权登记的公信力/98

  本章小结/100

  第三章 占有推定效力/102

  第一节 占有推定效力概述/102

  一、占有推定效力的概念/102

  (一)占有推定效力的概念/102

  (二)占有推定效力的确认及发展/104

  二、占有推定效力的意义/106

  (一)法律确认占有推定效力的必要性/106

  (二)法律认可占有推定效力的意义/108

 耐职渐示段步验里 (三)对占有推定效力的反思/111

  第二节 占有推定效力的内容/111

  一、占有的事实推定效力/112

  二、占有的较该旧世视让权利推定效力--本权或者能够占有的权利的推定/114

  (一)占有权利推定效力的内容/114

  (二)适用占有权利推定效力的权利/116

  第三节 占有推定效力适用概述/119

  一、占有推定效力适用概述/119

  (一)占有推定效力适用的前提及例外/119

  (二)援用占有推定效力的主体/120

  (三)适用占有推定效力的法律效果/123

  (四)占有的推定效力与公权力的对抗/125

  二、占有权利推定效力的适用范围/126

  (一)动产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126

  (二)不动产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128

  (三)我国物权法中不动产占有推定效力的适用/131

  三、占有推定效力适用的限制/134

  (一)允许反证推翻/134

  (二)取得时效制度/138

  第四节 占有推定效力与占有公示效力及保护效力/141

  一、占有推定效力与占有公示效力/141

  二、占有推定效力与占有保护效力/145

  第五节 占有推定效力在我国的适用/147

  本章小结/149

  第四章 占有保护效力/151

  第一节 占有保护效力概述/151

  一、占有公示效力、推定效力与占有保护效力/151

  二、占有保护效力的相对性/154

  三、占有保护与占有的性质/156

  四、占有保护的前提条件--占有受到私力侵犯或有受妨害之虞/157

  第二节 占有保护效力的理论依据/161

  一、两大法系学者的主张/161

  (一)德国学者间的争论/161

  (二)普通法学者的观点/164

  二、从占有的概念看占有保护效力/165

  三、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考察/167

  四、自道德、伦理层面的探讨/169

  第三节 占有保护效力的实证规范考察/171

  一、罗马法及日耳曼法中的规定/171

  二、近代各国的相关法律规定/172

  (一)法国法/173

  (二)德国法/174

  (三)英国法/176

  第四节 实体法中的占有保护措施/177

  一、占有的性质决定保护措施--瑞士民法典的经验/178

  二、占有私力救济权/179

  (一)占有私力救济权的概念/180

  (二)占有私力救济权行使的要件/181

  (三)占有私力救济权的内容及行使上的限制/184

  三、占有的公力救济--占有保护请求权/187

  (一)占有保护请求权的意义/189

  (二)占有保护请求权的内容/191

  (三)占有保护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195

  (四)占有保护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197

  (五)《物权法》中占有保护请求权小结/202

  四、对间接占有的保护/202

  (一)间接占有在法律上的认可/203

  (二)间接占有的法律保护/207

  第五节 程序法中的占有保护措施--占有之诉/208

  一、占有之诉独立存在的意义/208

  二、占有之诉的确认及发展/209

  (一)古代法中的占有之诉/209

  (二)近代独立的占有之诉/210

  三、现代各国、各地区占有之诉的立法例/211

  四、对我国占有之诉的设计/213

  第六节 我国法中占有保护之诉的构建/215

  一、占有之诉的提起/216

  (一)作为原告的占有人是否与占有纠纷之间具有直接利害关系/217

  (二)起诉时是否存在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219

  二、适用简易程序的占有之诉--兼论对于简易程序的完善/221

  本章小结/223

  第五章 对中国目前占有立法的评析/224

  第一节 对中国占有立法的评析/224

  一、占有立法价值及体系的完善/225

  二、占有制度内容上的欠缺/227

  (一)《物权法》没有规定对于无主物的先占取得,使得对占有保护的理由不尽充分/227

  (二)放弃取得时效的规定,有损于占有保护效力的价值/231

  (三)占有私力救济及占有妨害防止请求权的缺失,不利于占有保护效力的实现/233

  第二节 中国财产权法及占有立法的背景分析/234

  一、中国传统社会影响财产权立法的因素考察/234

  二、私人财产权在我国的确认/237

  (一)私有制及私人财产权在我国立法中的确立及发展/237

  (二)私人财产权保护意识的加强/239

  三、占有制度在我国的适用/240

  结论兼立法建议/242

  一、本文的启示/242

  二、立法建议/242

  参考文献/245

  后记/257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论占有效力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