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鸭儿芹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初在叶背面散生黄褐色多角形轮廓不明显的小疱,大小0.相早帮滑深5毫米,后变褐色隆起,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橙黄色的夏孢子。叶柄染病,初生褐色斑,病斑融合呈长条状,秋季夏孢子堆暗褐色脓肿状,形成暗褐色冬孢子。
- 中文名称 鸭儿芹锈病
- 外文名称 Puccinia tokyensis Sydow
- 病原分类地位 担子菌亚门
- 病害类型 真菌
- 主要危害作物 鸭儿芹
形态特征
Puccinia tokyensis Sydow称鸭儿芹柄锈,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能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夏孢子黄色球形,单胞,具细剌,大小16~28×14~24微米;冬孢子圆形至卵圆形,褐色长代照专盟热下模吃治或暗褐色,具长柄,大小22~38×18~23微米。
发病条来自件
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决位笑玉政适工么产生夏孢子,借风传播蔓延,侵入寄主经10天潜育即发病,又产生夏孢子进行再侵染。气温22~23℃,降雨多易发病,24℃以上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