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化学省来自与地球化学急变带》是200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炳泉。
- 书名 地球化学省与地球化学急变带
- 作者 朱炳泉
- ISBN 7-03-008701-1/P
- 类别 环境与安全
- 页数 118 页
图书信息
书来自名:地球化学省与地球化学急变带
作者: 朱炳泉
定价: ¥ 20.00 元
出版社:360百科科学出版社
出版赶在蛋况江切氧日期: 2001年02月
假认处朝析龙香京重 ISBN: 7-03-008701-1/P.1228
开本: 16 开
类别: 环境与安全
页数: 118 页
简介
本书根据全球地幔和地壳大规模横向不均一性,揭示了地球化学急变带,并论述了其与构造、地球物理场的关系,以及对矿集区和油气田分布的制约及其资源环境综合效应。
目录
第一章岩石圈又介挥乱双被地球化学不均一性与分区主要证据
一、关于地幔横向不均一性的证据与地幔化学区划
二、地壳横向不均一性的地球化学证据
三、矿石铅同位素组成
款另活封济方移她普 第二章地球化学急变带-地球化学省边界
功加顶体兵个句赵设挥我一、地球化学急变带的定义
二、大洋与大陆板块上的地球化学急变带
三、中国大陆上典型地球化学急变带区段的发现
第三章铅、构管行护做也钕、锶同位素填图与等值线处理
一、铅同位素填图的优越头皮害刻误法站杆性
二、数据选择与数据处理方法
三、V1与V2值等研推五策言汉极织双听值线处理图解
四、岩石圈不同层次与不同同位素体系填图比较
五笑水刚养增树策、中国大陆主要地球化学省边界铅同位素矢量值与属性差别标准
控冷配查慢庆 第四章地球化学急变带的地质特征及其与主构造线的关系
一、地球化学边界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军很 二、中国大陆主要地球化学急变带的位置及其相关的主构造线
三首洋菜具背、克拉通边缘元古宙基底服军广委本沙甚尼去特征
第五章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球物理场的关系
列势定同调呀 一、华夏-扬子-印支地球化学边界
二、华北块体边界
第六章地球化学急变带对大型-超大型矿床分布的制约
一、超大致型矿床产出与地球化学急变带的密切关系
二、地球化学边界大型映斯先声-超大型矿床产出轴本致板高山式应元编的主要特征与规律
第七章地球化学急变带对油气资源的制约
一、块体性质对油气资源的制约
二、地球化学急变带-克拉通边界对油气田的制约
三、沿地球化学边界的碳矿床
四、辽河油田研究实例
第八章地球化学省归属性与古电微大陆重建
一、中国大陆地球化学省与全球地球化学省的比较
二、劳亚大陆的被动离散与太平洋型微陆块的插入
三、东亚陆块在Rodinia泛大陆中的位置
四、冈瓦纳的离散与特提斯-印度洋域
第九章地球化学边界-人类文明的"轨迹线"
一、经济命脉线
二、天然与人为的灾害线
三、地球化学省与古文物产地考证
四、自然景观的旅游热线
五、人类起源与重要文明发源地的"轨迹线"探索
图书目录
第众印矿一章 岩石圈地球化学不均一性与分区主要证据
第二章 地球化学急变带地球化学省边界
第三章 铅、钕、锶同位素填图与等值线处理
第四章 地球化学急变带的地质特征及其与主构造线的关系
第五章 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球物理场的关系
第六章 地球化学急变带对大型超大型矿床分布的制约
来自第七章 地球化学急变带对油气资源的制约
360百科 第八章 地球化己置起选导修指临唱卷学省归属性与古大陆重建
第九章 地球化学边界人类文明的"轨迹线"
主要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地球化学省与地球化学急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