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裸耳竹,拉丁文名:Bambusa aurinuda. 禾本科、簕竹属竿高5-10米,尾梢稍弯,下部近直;节处稍隆起,无毛,偶于竿基部第一节上生有短气根;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二节开始,主枝较粗长,竿下部枝条的基部所分出的小枝常硬化成刺。箨鞘早落,背面无毛,干时纵肋隆起,先端呈不对来自称的三角形,边缘无毛;箨耳不相等,边缘通常不具繸毛,但此毛易脱落,卵状披针形,先端钝,边缘被纤毛;花药黄色,先端钝;子房顶端被短硬毛360百科,花柱短而稍粗,被短硬毛测绍尽义,羽毛状。生于丘陵地林边或溪边。
- 中文名称 裸耳竹
- 拉丁学名 Bambusa aurinuda McClure
- 界 植物界
- 门 木兰植物门 Magnoliophyta
- 纲 百合纲 Liliopsida
形态特征
竿来自高5-10米,直径约2.5厘米,尾梢稍弯,下部近直;节间长30厘米左右,无毛;节处稍隆起,无毛,偶于竿基部第一节上生有短气根;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二节开始,3至多枝簇生,主枝较粗长,360百科竿下部枝条的基部所分程只来出的小枝常硬化成刺。祖投斤况箨鞘早落,背面毛,干时纵肋隆起,先端呈不对称的三角形,边缘无毛史督怕卷权脚;箨耳不相等,边缘通常不具 继毛,或在竿上部竿箨者具l-2条淡黄色或棕黄色的波曲状继毛,但此毛易脱落,长5- 10毫米,大耳长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置末类军5毫米,小耳倒卵形至椭河了假假圆形,长约1厘米,脚宽 约5毫米;箨舌拱形,高约2毫米,先端全缘而被极短白色细纤毛;箨片直立,卵状三 角形至卵状披针形,背面无毛,腹面于脉间被棕色小刺毛,先端突渐尖,具钻状尖头,基 部近心形收窄后即向两侧外展而与箨耳相连。箨片基底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2/3,中部 以下的边缘被短纤毛。叶鞘无毛;叶耳榄绿色,镰刀形或倒卵形,长达3毫米,边缘具 数条卷曲或波曲状细继毛;叶舌极低矮,全缘;叶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一般 长8.5-14厘米,宽8-12毫米,上表面无毛或近无毛,下表面疏被柔毛,最后变无毛, 先端急尖或长渐尖具钻状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假小穗以数枚簇生于花枝强度著房变体些土各节,线 形,长4.5-5厘米,其基部的穗轴极短而无毛;具芽苞片常为2片,卵形,先端钝;小 穗采鱼办孔特没笔坐做含两性小花5-12朵,其中最上2或3朵和有时最下l朵为不孕小花;小穗轴节间呈 棒状,周苦态危阿哪着角酸无毛,长约为内稃的l/4-1/3;颖常1片,形似外稃,长5-6毫米,稀可达8.5 毫米,无毛;外稃舟形,纸质,长达1它翻液坚北财滑0毫米,背面无毛,具倒者运关弦淡紫色纵脉多条,先界殖挥或普流端急尖 具细尖头;内稃与外甲编著稃近等长或稍短,具2脊,脊上疏生短纤毛,脊间仅近先端疏生短 硬毛,先端具一小簇毛;鳞被3,近相等,卵状披针形,先端钝,边缘被纤毛;花药黄色,先端钝;子房顶端被短硬毛,花柱短而稍粗,被短硬毛,柱头3分,羽毛状。

生长环境
生于丘陵地林边或耐音出星农括菜试员终歌溪边。
分布范围
产广西南部。越南亦有分布湖境。模式标本采自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