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21世纪杂志人生存手册

《21世纪杂志人生存手册》是200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来自书,作者是珍妮·麦司存合左皮女括阿觉凯,译者是付玉辉。本书内容涵盖了当今杂志业所涉及的360百科从产业结构、业务流程到从业技巧等多方面的业务信息,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杂志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总体情况。

  • 书名 21世纪杂志人生存手册
  • 作者 珍妮·麦凯
  • 类别 教育
  • 译者 付玉辉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

作者简介

  付玉辉,1989年村煤效拉迅耐声运树害几9月入河南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9月进入首都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段启明教授,专业为古典文学。199来自9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华甚余然述财学位,进入国家保密局金城出版社工作。2003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陈力丹教授,专业为传播学。2006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河南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宽时代》杂志编辑和高级主管,2005年进入电信行业,具有丰富的新闻出构搞假谈版和信息产业从业经验。现为中国网络通信集团高级主管。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内容全面、资料丰富北唱者怀述动着攻款、兼具实用性和学术性的小型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不管是对于媒体和新闻专业的学生,还是对于那些计划将媒体工作当作自己职业生涯的人和杂志从业人员来说,本书都是必备书。它对杂志编辑和记者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清晰的介绍。

前言

  在报纸的诞生过程中,唐代人曾经将早期的报纸称为"杂报",此所谓"杂报",只是"系日条事"的"条报"。而在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已有了"杂志"之名,其卷二十四和卷二十五之名目均为"杂志",其《补笔谈》卷三,已有"杂志"名目。其他以"杂志"命名的书目自宋至明清,还有许多。此所谓"杂志",也360百科只是杂记之意。"杂志"在频农封复坐中文典籍中的出现,其实和"小说"一词的诞生有故沿我理针火些相似。"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庄子所谓"小说",即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看来"杂报"、"杂志"和"小说"这些名字在中文中最早的起源都含有些许轻视的凯果放意味。但是随着人类文明和信息传播历史的演进,小说成为一种众体兼备的文体富等要封皮百检,报纸则一向占据新闻传播业核心媒介的地位,杂志则成为新闻传播世界重要的传播媒介

  不管是研究外国新闻传播史,还是研究中国新闻传播史,杂志都是新闻传播生态系统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纵观历史,可以发现杂志的诞生起对很源于人们对于各种信息日益丰富的需求。杂志是新闻传播历史中一个具有深厚渊源的分支,杂志也是新闻传播历史中一个充满变化的分支。即使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不管是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杂志,还是备受关注的网络杂志,都在充满生机地生存着或红势兴切视、活跃着,为人类的信息传播世界带来清新的色彩。

  一、 小型百科全书式的杂志人手册

  本书的作者珍妮·麦凯(Jenny McKay)是英国斯特灵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电影与传媒研究系的新闻学讲师。她在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获得古代和中世纪英语研究的文学硕士学位,并从英国开放大学(the Open Un鸡级实武验iversity)获得音乐专业毕业证书。她曾长期从事杂志和报纸工作,也曾担任国际非营利组织的新闻官员和编辑,并担任报刊的自由撰稿人。在进入斯特灵大学工作之前,她曾任林肯大学(University of L因绍头incoln)的新闻学高仅危穿第相计耐刑响请级讲师。她的研究方向还包括女性新闻学研究、新闻和文学的关系研究等。

  珍妮·麦凯在该书中谈及杂个调夫联有烟天冷引鲜执志定义时说:也许现在没有一个确切而具有限定性的探究杂志的定义,或许是因为"杂志 "这个词是首先被用于指意味着一些混杂的内容的皇实史响爱较被测好即事物。身为印刷商和出版商的爱德华·凯夫(Edward Cave),当他于1731年创办他的《绅士杂志》(Gentlemen?s Magazine)的时候,被公认是第一个使用了"杂志"这个词来称呼期刊的人。在此之前,当然也已经有了一些我们如今可以称之为杂志的出版物,特别是笛福(Defoe)的《评论》(Review)和创刊于1693年被称作《女士信使》(The Lady?s Mercury)的第一种女性杂志。但是这些并不是我们目前作为杂志宪无得看须识注制提及的所能列举的段父爱艺后全部。 逐渐地,凯夫之后的杂志历险则愈加广为人知。和法语中的商店"magasin"一词密切关联(而在阿拉伯语中该词则指大商场或大货栈)的"杂志"一词,由此获得了它的现代含义。

  当然,也有人认为"杂志"一词首先是指仓库,后来转义为"知识的仓库"来指代杂志这种媒介了。在整个新闻传播历史中,综观杂志的历史,我们发现杂志可谓是新闻传播世界中最为美丽的拼图。这一本一本的杂志以各不相同的方式记录着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也以杂志的形式传递着文明的火焰。杂志最初诞生的时候,和报纸的界限并不明显,极易混淆。后来,报纸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杂志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对折形式,而杂志则经装订,加封面,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杂志才在形式上和报纸、图书逐渐区别开来。拉里·麦克莱恩(Ruari McLean)在其关于杂志设计的书中给出了一个关于杂志的大致描述:通常来说,一个杂志比报纸更为长久,比图书更为短暂(McLean 1969:1)。

  本书基于英国杂志业的现实,是为从事杂志工作或即将从事杂志工作的人提供的一个小型百科全书式的工作手册。英国是西方出版业起源最早、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也是杂志的出版强国之一。英国杂志业具有悠久的传统,而且诸如《柳叶刀》(The Lancet)(创刊于1823年)、《旁观者》(The Spectator)(创刊于1828年)、《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创刊于1843年)、《工程师》(The Engineer)(创刊于1856年)、《英国医学杂志》(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创刊于1895年)等知名杂志都已有绵延百年的历史。这种现象既为英国杂志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也在进行新时代变革方面为其他国家的杂志产业带来了启示。不过,作者也在书中指出:"有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是:学术界对杂志业的关注远远少于对报业的关注(这就使得杂志的许多方面都值得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如杂志历史、伦理问题、对于管制体制的影响、语言、社会学等诸多方面)。即使是一般公众,对于杂志的关注程度也相对有限。"不过,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于杂志研究的不断重视和逐步深入,这种情形已经得到了改观。而我国新闻传播界在杂志研究以及对于国外杂志产业、杂志经营、杂志编辑研究成果的介绍方面都迭有新作问世,其中近年来研究者尤其对美国和英国杂志业都给予了密切的关注。

  二、 媒介融合时代杂志人的进路

  杂志人是活跃于杂志业中,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从业者。杂志是杂志人追寻事业梦想的平台,也是杂志人寻求更大发展的基础。对于杂志人来说,进入杂志业之前,一般都经受过直接或间接的专业训练,而进入杂志业之后,学习的过程也依旧在继续。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杂志人来说,可资参考的译自外文的专业书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全景式的对于杂志产业的方方面面的考察和研究,另外一种则是类似此书这样的小型百科全书式的综合性介绍。我认为,这二者对于杂志人都是有益的,也都是必要的。而对于了解杂志工作的整个业务流程以及工作环境而言,后者则更具针对性。

  浏览这本书,可以发现,其对杂志工作及行业进行了深入而充分的介绍,同时还沿着杂志出版发展的历史轨迹,对杂志经营和杂志记者的角色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通过大量来自消费类杂志、商业杂志和专家著作的例证,讨论和介绍了杂志行业中从副主编到记者乃至发行人等关键职位的特点,概述了杂志新闻实务方面诸如策划、组稿、新闻写作、调研、采访、制作等专业技巧。书中还用专门的章节讨论了电子出版和网络新闻、杂志设计、摄影和图片编辑及杂志其他从业人员应具有的法律知识架构。本书作者珍妮·麦凯以其丰富的媒体工作经验,严谨务实的写作态度,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之上,为从事杂志工作和即将成为杂志从业人员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操作性强的新闻工作读本。书中还以批评的眼光对杂志行业的许多惯例提出质疑,并通过杂志记者和传媒理论专家的经典论述,使传媒理论研究和杂志工作的实践层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这本书兼具了实用性和学术性的特点,它既立足于杂志行业的实际经验,又得益于新闻转播的专业知识,从而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具有知识结构优化和提升作用的实用工作手册。

  当前,杂志人所处的时代是和以往大不相同的。我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的"示范"下,西方国家媒体兼并、联合之风迭起。在此风潮中,新闻媒体从单一的报业或广电集团转而成为集各种媒体于一身的综合性的产业集团,继而又融入更大的产业集团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集媒体、娱乐、电脑、电信等产业于一体的巨型"航母"以其资金、资源的优势,进行全球性的信息渗透、扩张……近十余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新闻传播人,包括杂志人所面临的工作环境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

  人类进入互联网信息传播时代之后,世界的结构将进一步趋于扁平化,传媒业的结构将进一步趋于融合化,而未来的各种新闻传播职业也将是在融合媒介生态环境中的一个流动不息的动态环节。这是21世纪新闻传播业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今后新闻传播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杂志人所需要了解的,不管是新杂志人,还是老杂志人,抑或是将来有志转向其他新闻传播领域的杂志人。而在如今的媒介融合时代,杂志和其他的媒介之间的区别,却不像以前那么鲜明了。一些报纸的增刊其实就是杂志的形式。有些杂志在形式上也保持了报纸的风格。对于杂志人来说,也逐渐不再是一个界限分明的群体。杂志人在成为杂志人之前可以是报人,也可以是电视人、网络人,反之亦然。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新闻传播人的角色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新闻传播人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媒介融合时代的本质,深入了解每一种传播媒介的特征,并在专业化的基础之上打通各个媒介的历史的和人为的壁垒,从而在媒介融合时代更好地把握行业和职业的发展机遇,塑造自己完美的职业生涯。我相信此书会对杂志人的职业历程有所裨益。

  翻译是一件苦差事,只有在日常的喧嚣之中沉静下来,深入进去,才能圆满完成数十万字外文著作的翻译工作。翻译又是寻求从一种语言到另外一种语言一一对应关系的工作,但是这种一一对应关系的找寻有时往往又很难找到标准答案,所以这更是一件不断思索、苦中有乐的工作。当年我着手对创办于1822年9月12日、被认为是在我国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A Abelha da China)进行研究的时候,所面对的是葡萄牙文的原始资料,而我所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形成对于《蜜蜂华报》葡萄牙语文本的解读印象,所以从葡萄牙语中找寻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就成了我研究《蜜蜂华报》的第一步。因此,我也一直认为,翻译或对外文资料的阅读和把握对于新闻传播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和非常基础的一项功课。本书的译者傅玉辉博士,自2006年6月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以来,对于外国新闻传播史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关注,不断对新闻传播领域的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此次翻译《21世纪杂志人生存手册》,则可看作是其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过程的一个延续。就我的个人体会而言,我认为,当译者经历了艰辛和思索而获得对于一个外文文本的圆满解读之后,内心是应该感到欣慰的,因为这是在跨文化、跨语言的层面上获得的一次具有融会贯通特点的学习经历和研究体验。而对于此书的读者来说,这个读本也意味着一个契机,那就是读者可以以此为窗口来获得对于杂志工作非常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借此对英国杂志产业以及英国杂志人生态有所感。

图书目录

目录

  1 概述

  2 杂志业务培训

  3 杂志新闻的职位和职业

  4 自由撰稿业务

  5 选题和信息

  6 写作:从何处开始

  7 新闻写作

  8 特写写作

  9 采访1:追逐引语

  10 采访2:追逐明星

  11 编辑和制作

  12 数字新闻和数字出版

  13 杂志设计

  14 杂志插图和图片编辑

  15 杂志出版经营

  16 杂志产业

  17 记者行为准则

  18 杂志记者和法律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21世纪杂志人生存手册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