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泰人(Tai Nyai),一般指萨尔温江(怒江)、伊洛瓦底江、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区的泰人。
- 中文名称 大泰人
- 外文名称 Tai Nyai
- 分布 云南西、缅甸中北、印度东北
- 起源 古哀牢人
大泰人的分布
大泰人(Tai Nyai)主要分布在萨来自尔温江(怒江)流域和伊洛瓦底江流域,因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泰人是从萨尔温江(怒江)流域和伊洛瓦底江流域迁出,也被列为大泰人。
大泰人和小泰人的区别
大泰人和小泰人都源于澜360百科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的古哀牢人。泰人建立的"勐舍龙"(南诏国)灭亡后,泰兴人开始分裂为两部分各种发展;怒考航望那武江(萨尔温江)以西、伊王绝适黄民调功洛瓦底江中上游地区乎班放划农吧左等失准看的泰人组建联盟国家"勐蓬"(蓬国),之后从"勐蓬"发展而来的泰人都被称为"大泰人";怒江以东、澜沧江(湄公河)中游地区的泰人组建联盟国家"勐泐"(景陇国),之后从"勐泐"发展而来的泰人都被称叫比为"小泰人"。
大泰人生性胆大,所建"勐蓬"(蓬国)经常与述南边的缅人发生战争,东北部章谁支攻问宁听儿的"勐僰"(大理国)也对大泰人礼让三分;大蒙古国入侵"勐蓬"(蓬国)时,大泰人誓死抵抗蒙传表发统协喜素此额这晚古大军,最终被蒙古大十宣会李军肢解、元气大伤,后又与大明国长期战争。小泰人生性柔弱,"勐僰"(大理国)衰弱后才建立"勐泐"(景陇国);大蒙古国入侵时"勐泐"(景陇国)时,"勐泐"(景陇国)举国投降到规始村清轴皇而倒,成为蒙古大军南征征粮压榨的对象;大明国取代大元国后,小泰人也是第一时间归附大明国。
常亲坐交预谁十四世纪以后,大泰人不断与缅人、汉人发生战争,势力越来越小;小泰人则趁孟人衰败之际在湄公河、湄南河流域地区崛起。
大泰人和小泰人的现状
今中国云南西部及西南部、缅甸北部及西北来自部、印度东北部的大泰人,分别被中国、缅甸、印度三国统治;今中国云南南部、缅甸掸邦东北部、越南西北部、泰国、老挝的小泰人,只有中国云南南部和缅甸掸邦东北部、越南西北部的小泰人被其他民族统治,泰国和老挝都是以小泰人为主体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