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2007年2月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张洪润,主要从实用角度出发,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智能系来自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
- 书名 智能技术-系统设计与开发
- 别名 Intelligent technology -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 作者 张洪润
- 类别 图书
-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容简介
《智能技术-系统设计与开发》
全书共16章,分别介绍智能系统的结构特征、设计开发过质系门程、信号获取方法、键盘键语分析细煤机灯几除失支式介合技术、显示与人工语言合成技术缺析眼考我实测印临送、VXI和STD来自接口技术、DAC与ADC使跑是留料用技术,以及智能系统常用的基本算法(20种)和测量算法(17种)、监控程序设计、大系统软件设计与系统设计开发的几项关键技术(非线性补偿、标度变换、数字滤波、分布参数抑制、自校零自诊断技术)。
全书通过11种整机系统设计开发实例,进一步介绍智能系统设计开发技术,以及虚拟仪器系统及设计、工业控制系统及设计和系统360百科的开发调试设备与调试等内容。书中还给出相应的例题与练习,是一最制济孩后谓侵列八本重在实用、兼顾基础的应用教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测试计量技术、仪器仪表、生物医学、机械制造、计算机应用、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精密仪器测定与控制、汽车与机械类等专业的本科生高年级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自学者阅读参考。
2.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引言
1.2 智能系统的结构特征
1.2.1 智能系统的结构
1.2.2 智能系统的特征
1.3 智能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发展趋势
1.3.1 基本功能
1.3.2 发展趋势
1.3.3 个人(维给管州独守争专家)系统
1.4 智能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
1.4.1 明确设计准则及要求
1.4.2 制定距阻领获速儿设质攻零假方案的主要工作
1.4.3 方案实施过程
习题
第2章 智能系统的信号获取方法
2.1 获取信号敏感器件的物理特性
航许卷胶似家2.1.1 信号获取方法的对象
2.1.2 信号获取方法的答做变换原理
2.1.3 信号获取方法的组成
2.1.4 传感器的应用举例
.2.1.5 传感器的参数
2.1.6 选择传感器应注意的事项
2.2 位移信号获取方法
2.2.1 直线位移信号获取方法
2.2.2 角位移信号获取方法
2.3 速度和武液意染加速度信号获取方法
2.3.唱点但看缺1 线速度信号获取方律概全升他检刻法
2.3.2 转速信号获取方法
照钱主院商2.3.3 加速度信号获取方法
2.4 压力信号获取方法
2.4.1 金属电阻应变片式
2.4.2 半导体应变片式
2.4.3 压电晶体式
2.5 流量信号获取方法
2.5.1 涡轮式
2弦则杂.5.2 电磁式
2.5.确乐再本玉获3 半导体式
2.6 温度信号获取方法
2.6.1 热电阻式
2.6.2 热电偶式
2.6.衣升3 pn结式
2.6.4 红外线式
2.7 光敏信号获取方法
2.7.1 光敏电阻式
2.7.2 光电二极管式
2.7.3 光电三极管式
2.7.4 光电倍顶读适笑料娘增管式
2.7.5 光电池式
2.7.6 光电耦合式
2.7.7 光纤式
2.8 ccd图像信号获取方法
2.8.1 ccd线语括移长直增性图像变换式
2.8.2 ccd面积图像变换式
2.8.3 通用型ccd图像变换式
2.8.4 ccd应用举例
2.9 气敏信号获取方法
2.9.1 二氧化锡(sno2)类
2.9.2 氧化锌(zno)类
2.9.3 三氧化二铁(fe2o3)类
习题
第3章 智能系统的键盘
3.1 键盘输入的特点及键盘的处理
3.1.1 键盘输入的特点
3.1.2 键盘输入的处理
3.2 键盘的组织
3.2.1 独立连接式无编码键盘
3.2.2 独立连接式编码键盘
3.2.3 矩阵连接式无编码键盘
3.2.4 矩阵连接式编码键盘
3.2.5 crt屏幕键盘
3.3 键合跳动和叠键的防止
3.4 键语分析
3.4.1 键语
3.4.2 键语状态图
3.4.3 键语状态表
3.4.4 键语分析程序
3.4.5 其他键语分析方法
习题
第4章 智能系统的显示和语音合成
4.1 智能系统的显示
4.1.1 显示的主要方式
4.1.2 发光二极管显示
4.1.3 七段显示器
4.1.4 七段显示器的驱动方式
4.1.5 点阵字符显示器
4.1.6 矢量式crt显示
4.1.7 点阵式crt显示
4.2 集成6845型crt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及应用
4.2.1 集成6845型crt的功能特点
4.2.2 集成6845型crtc的应用举例
4.3 人工语音合成
4.3.1 人工语音合成方法
4.3.2 人工语音程序的编制方法
习题
第5章 智能系统的接口
5.1 国际标准通用vxi接口
5.1.1 vxi的由来与特点
5.1.2 vxi系统的组成结构
5.1.3 vxi系统的总线结构
5.1.4 vxi总线器件及其通信协议
5.1.5 vxi总线器件的实现
5.2 国际通用std接口
5.2.1 总线信号的定义和排列
5.2.2 总线信号的功能
5.2.3 总线的实现
习题
第6章 智能系统的dac转换技术
6.1 dac与微系统的联用方法
6.2 利用dac产生波形的方法
6.2.1 斜坡电压的产生方法
6.2.2 三角波的产生方法
6.2.3 矩形脉冲的产生方法
6.2.4 任意波形的产生方法
6.3 利用dac绘图的方法
6.3.1 一维输出方法
6.3.2 二维输出方法
6.4 8位以上的dac的连接方法
6.5 专为微处理器配用的dac使用方法
6.5.1 ad558的使用方法
6.5.2 ad7542的使用方法
6.5.3 ad7542的应用
6.5.4 ad7543的使用方法
习题
第7章 智能系统的adc转换技术
7.1 adc与微系统的联用方法
7.2 比较式adc转换技术
7.2.1 斜坡式比较法
7.2.2 逐次逼近法
7.3 adc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7.3.1 8255接口使用方法
7.3.2 6820接口使用方法
7.3.3 不使用可程控接口方法
7.4 数字面板表集成电路的利用方法
7.4.1 单量程双极性dpm的使用方法
7.4.2 多量程双极性dpm的使用方法
7.5 利用dpm构成数据采集系统的方法
7.6 数据采集系统及其定时方法
7.6.1 利用软件计数延时来定时的方法
7.6.2 利用实时时钟作查询定时的方法
7.6.3 利用实时时钟来中断的方法
7.7 采集到的数据的利用方法
7.8 数据采集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习题
第8章 智能系统的基本算法
8.1 算法的基本概念
8.2 二进制整数的表示法
8.2.1 无符号二进制整数
8.2.2 有符号二进制整数的表示
8.2.3 字节的扩充和压缩
8.3 二进制整数加法
8.3.1 单字节数相加
8.3.2 多字节数相加
8.4 二进制整数减法
8.5 二进制整数乘法
8.5.1 无符号数相乘
8.5.2 有符号数相乘
8.5.3 wallace树算法
8.5.4 booth算法
8.5.5 近似值的简化算法
8.6 二进制整数除法
8.6.1 无符号数相除
8.6.2 有符号数相除
8.6.3 除法中的若干特殊问题
8.6.4 简化的除法算法
8.7 二进制定点数的计算
8.7.1 定点数的加和减
8.7.2 定点数的乘和除
8.7.3 截尾舍入法
8.8 二进制浮点数的计算
8.8.1 采用浮点数的原因
8.8.2 二进制浮点数的表示法和惯例
8.8.3 浮点数的归一化
8.8.4 浮点数的计算
8.9 十进制数的计算
8.10 常用函数的近似计算
8.10.1 开方根的计算
8.10.2 利用幂级数计算常用函数
8.10.3 利用曲线拟合法计算函数的近似值
8.11 检索和查表
8.11.1 无序清单的检索..
8.11.2 寻找极值
8.11.3 排序
8.11.4 有序清单的检索
8.11.5 表格的组织与查表法
习题
第9章 智能系统的测量算法
9.1 主序算法和内务算法
9.2 定时算法
9.3 随机误差的处理
9.4 利用误差模型修正误差
9.5 利用校准数据表修正误差
9.6 通过曲线拟合来求得校准方程
9.7 误差修正技术应用举例
9.8 利用算法来提高设备硬件性能
9.8.1 四相三斜型积分式a/d转换
9.8.2 多斜i型a/d转换
9.8.3 多斜ii型a/d转换
9.8.4 余数再循环式a/d转换
9.8.5 提高测时分辨力的双游标法
9.8.6 频率计数器中的自动变频法
9.9 多处理器系统中的算法问题
9.9.1 主从通信
9.9.2 adc的控制
9.9.3 多个仆从μc的系统
9.9.4 按预定计划调度任务的调度程序
9.10 自检与告警显示
9.10.1 硬件自检
9.10.2 自检算法
习题
第10章 智能系统设计开发的几项关键技术
10.1 非线性补偿技术
10.1.1 开环式非线性补偿法
10.1.2 线性插值法实现线性化
10.1.3 二次抛物线插值法
10.1.4 查表法
10.2 标度变换(工程变换)技术
10.2.1 标度变换原理
10.2.2 线性信号获取法特性的标度变换
10.2.3 非线性信号获取法特性的标度变换
10.3 数字滤波技术
10.3.1 算术平均值法
10.3.2 加权平均值法
10.3.3 中位值法
10.3.4 一阶惯性滤波法
10.3.5 抑制脉冲算术平均法
10.4 分布参数抑制技术
10.4.1 分布参数的影响
10.4.2 分布参数抑制技术
10.5 自动零位校准和自动精密校准技术
10.5.1 自校零与零位偏移补偿
10.5.2 替代法自校准
10.6 自诊断技术
10.6.1 信号获取法通道断线自诊断
10.6.2 信号获取法检测回路短路保护和自检
习题
第11章 智能系统的监控程序设计
11.1 直接分析法设计监控程序
11.2 状态变量法设计监控程序
11.2.1 状态与状态矩阵
11.2.2 设计步骤
11.2.3 状态图和状态表的设计
11.2.4 监控主程序设计举例
习题
第12章 智能系统的软件(大系统软件)设计
12.1 结构化设计
12.2 由顶向下设计
12.3 模块化编程
12.3.1 模块的大小
12.3.2 模块的独立性
12.3.3 模块的具体定义
12.4 结构化编码
12.4.1 过程匣
12.4.2 二中选一
12.4.3 广义循环
12.4.4 另一形式的循环
12.4.5 多种情况转移
12.4.6 调用子程序
12.4.7 有限制地使用无条件转移
12.5 非结构化程序变换为结构化
12.5.1 重复编码法
12.5.2 状态变量法
12.5.3 布尔标志法
12.6 伪编码
12.7 文件的编制与文体
12.7.1 总框图和概述
12.7.2 软件使用说明
12.7.3 变量和定义清单
12.7.4 存储器映射图表
12.7.5 程序清单
12.7.6 检验方法
12.8 结构化原则
12.8.1 结构化分析
12.8.2 软件指标
12.8.3 系统结构分析
12.8.4 结构图分解
12.8.5 小指标
12.8.6 检阅
12.8.7 编制文件
12.9 结构化设计举例
12.9.1 模块分解
12.9.2 伪编码
12.9.3 检阅
12.10 编码
12.10.1 预防性措施
12.10.2 留有更改余地
12.10.3 考虑软硬件检验
12.10.4 具体编码
12.11 操作系统
12.11.1 操作系统的作用
12.11.2 描述字节
12.11.3 结构化分析
12.11.4 模块分解
12.11.5 伪编码
12.11.6 编码
习题
第13章 智能系统设计举例
13.1 智能化数字多用表
13.1.1 设计目标
13.1.2 总体结构
13.1.3 关键逻辑电路的设计
13.1.4 运算功能
13.1.5 ieee488标准
13.1.6 软件结构
13.1.7 仪器的可靠性设计
13.2 智能化测温系统
13.2.1 硬件结构
13.2.2 软件设计
13.2.3 主要功能环节的程序原理
13.3 智能化电感电容电阻测量系统
13.3.1 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
13.3.2 工作原理及特点
13.3.3 程序结构
13.4 智能动态线径测量系统
13.4.1 测量原理
13.4.2 主要部件
13.4.3 系统电路
13.4.4 系统程序
13.5 智能化表软件设计
13.6 智能化系统人机接口设计
13.6.1 设计特点
13.6.2 设计的有关问题
习题
第14章 智能虚拟仪器系统及设计
14.1 虚拟仪器的结构特点
14.1.1 虚拟仪器的结构
14.1.2 虚拟仪器的特点
14.2 虚拟仪器(软件程序)驱动器
14.2.1 虚拟仪器驱动器的组成
14.2.2 虚拟仪器驱动器的开发环境(几种软件包)
14.2.3 虚拟仪器驱动器(软件)的设计举例
14.3 虚拟仪器设计举例
14.3.1 总线仪器公用硬件接口
14.3.2 可程控仪器标准命令
14.3.3 总线虚拟仪器的编程
14.3.4 虚拟仪器工具软件的功能
习题
第15章 智能工业控制系统及设计
15.1 顺序控制与pc系统
15.2 p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5.2.1 pc的基本结构
15.2.2 pc的工作原理
15.3 pc系统的编程方法
15.3.1 编程语言
15.3.2 梯形图与指令字的编程方法
15.4 pc控制应用举例
15.4.1 直流电机送料小车控制系统
15.4.2 流水线产品计件装箱控制系统
15.4.3 产品质量分选检验控制系统
习题
第16章 智能系统的开发调试设备与调试
16.1 微处理器测试设备
16.2 微处理器开发设备
16.3 a型开发系统
16.4 调试仪
16.4.1 调试仪的结构特点
16.4.2 调试仪的电气特点
16.4.3 缓冲存储内容的显示
16.5 b型开发系统
16.5.1 b型mde的结构
16.5.2 b型mde上的软件开发
16.5.3 b型和a型mde的混合使用
16.6 仿真
16.7 正式的调试
16.7.1 仿真时的调试
16.7.2 电路内部分仿真
16.7.3 电路内总体仿真
16.7.4 异步调试
16.7.5 定时循环的检验
16.7.6 中断的检验
16.8 多重微处理器系统的调试
习题
附录a 国际单位制(si)及转换表
附录b 整机系统的色彩和造型比例
b.1 整机系统色彩
b.2 整机系统造型比例与尺度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高等学校教材,计算机控制与仿真,人工智能,研究生、本科教材,工学、计算机教材。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智能技术:系统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