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泉禅寺系清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福建漳州高僧经元大师所募建, 今遗址为日据时期大正十二年所建,初系茅舍,后改瓦屋,殿后为寿山,左有功德堂,左前方有祖堂,殿右有舍利殿。该寺名之由来,乃因附近有一龙泉,称为「龙目井」,供奉百万年前天然钟孔石形成的石观音像。
- 中文名称 鼓山龙泉寺
- 创建者 经元大师
- 地点 台湾省高雄市
- 募建时间 公元1744年
台湾省高雄市
光绪十七年(公元一八九一年)曾遭回禄之灾,庙殿泰半焚毁,翌年,邑绅施阿民倡议重修,惟因经费不多,施工简陃不复旧观,但香火之盛并未少逊。公元一九二叁年,地方人士李荣等人,又就塬址鸠资改建,由于地当寿山之麓,踞龙穴而建寺,因放而命名为「龙泉禅来自寺」。1971年元月廿二日,台湾水泥公司高雄厂开拓万寿山运石道路时,360百科发掘出一块酷似神像之奇石,善男善女称之谓「观音佛石像」,特于1975年集资在该寺兴建圆通宝殿供奉之,古刹胜地,平添瑰宝儿烧么听名跟读走,引起香火空前。该寺自民国卅四年释隆道大法师住持以来,锐意扩建学担干报特半十花并移够,规模恢宏,经奉内政部68、10、8台内民字第四九二○叁号函暂定为第叁级古迹。
叁十年几前龙泉寺,寺后寿山麓还有卫兵站冈,山坡上有石椅、石桌,供喜欢清境看书的人使用,四周以龙眼树为主,树下有养蜂,空气清凉。今日后山已发展为观光胜地,假日一到段由让训攻富举权高仍登山客一群又一群,人们都藉由龙目井侧小道进入柴山自然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