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果青冈 (学名:Cyclobalanopsis longinux (Hayata) Sc来自hott.)是壳斗科、青冈属乔木植物。
小枝无毛,有长圆形皮孔。叶卵状披针形或窄长椭圆形,长6-8厘360百科米,宽2-2.5厘米,顶端长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叶缘1/2备个送厚核以上有锯齿,侧脉每边7-联却审据且巴担9条,叶面亮绿色,叶背通常有白粉或伏贴单毛。
台湾特产。全岛海拔500-2 500米的森林中皆有散生,为台湾省重要栎类树种之一。
- 中文名 长果青冈
- 学名 Cyclobalanopsis longinux (Hayata) Schott.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小枝无毛,有长圆形皮孔。叶卵状披针形或窄长椭圆形,长6-8厘米,宽2-2.5厘米,顶端长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叶缘1/2以上有锯齿,侧脉每边7-9条,叶面亮绿色,叶背通常有白粉或伏贴单毛,叶片干后不变褐色,叶柄长1-2厘米,无毛。壳斗碗形,包着坚果约1/2,直径1-1.2厘米,高8-9毫米,壁薄;小苞片合生成6-8条同心环带,环带边缘具裂齿,被灰褐色绒毛。坚果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直径约9毫米,高鸡班12毫米,有短柱座,果脐凸起。



产地生境
台湾特产。全岛海拔500-2 500米的森林中皆有散生,为台湾省重要栎类树种之一。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500-2 来自500米的森林中,为散生,为台湾省重要栎类树种之一。
繁殖方法
采种母树选择:由于青冈具有适应性广的特点,因此在选择采种母树时要选择生长迅速、材质好、树体高大通直、抗逆性强的20-30年生的健壮母树。
采种和种子处理:青冈9-1360百科0月份种子逐步开始成熟,入冬后种子即可完全成熟,种皮由青转褐色时即可采线守爱山集。种子采集时可捡拾自然脱落的种子,也可以用竹竿轻打结实树枝使种子脱落。种子采集后用水选的方法,去除空粒、坏粒或不成熟的种子,水选后放在室内阴凉处晾干,避免暴晒造成种子脱水或种壳开裂。
青冈种子含水量高,且富含淀粉,失水过多会造成种子发芽力降低。种子晾干表面水分后,宜立即湿沙贮藏,贮藏地点可以在室内、地窖或露天埋藏,但注意通风,避免水乱题鲜感调我宜父分过多造成的霉变。
场死宗进式教各存端例圃育苗:青冈一般采用实生苗培育技术,在春初或随采随播的方法进行。
苗圃选择在土壤脱疏松、深厚的稻田,可以选择平缓山坡下部土壤疏松、深厚的地段,土壤耙细耙平,冬播或秋播均可,以沟状条播为宜,行距15厘米,沟播时40粒/m,播种后覆土或覆盖细河沙2厘米,再覆盖一层稻草保湿。翌年入春后开始出苗,出苗三分之一时即可揭除稻草,注意遮阴和喷水,防练测考若才研曲止幼苗遭受日灼失水,进幼苗出齐后适当间苗,保留140株/m。幼苗初期生长较慢,以主根生长为主,8-10月份高生长迅速,且须根发育较快,11月开始形成冬芽,高生长逐渐停止。
容器育苗:青冈司张宣政染义首沿良的容器育苗,先准备营养土[泥炭:珍珠岩:稻壳(1.7:1:1)或泥炭:锯屑:稻壳(1.7:1:1)],将配好的营养土粉碎后过筛,装入直径12厘米的容器钵。播种时每盆播1粒,也可催芽后播种,播种时先打洞2-3厘米再播种,播种后放在60%的遮阳网下,适度喷水,保持土壤表面湿润,到9月后可以去除遮阴网。
栽培技术
整地
造林前,要进行林地的清理,特别是针对荒地、皆伐作业等类似之地,先将林地内的树枝、落叶、杂草、灌木等进行清理,并集中粉碎或选择无风的天气进行焚烧,在清理的过程中注意对原云耐技抓承志拉位训九有幼树和幼苗的保护;对于低质选赶低效林改造、森林恢复或更新的林分,只需要对栽植树周围进行杂草、杂灌的清理,以及及时清除影响其生长的林木或粗大的侧枝。
整地时间一般在造林前的口盐料夫冬季或造林前1月进行整地,其中以冬季整地效果较好。
裂罗伤受加苏 整地的方式根据造林地特点选择,穴垦整地是低山、丘陵及平原广泛采用的输细格方式,具有省工,减少水土流失,又能有效保护造林地中留下来的部分灌木和幼树等。穴规格50厘米×50厘米×40厘米。在缓坡地可选择带垦,带宽1.2-1.5m,深20厘米,带面穴规格40厘米×40厘米×40厘米,带此巴面内切外垫呈反坡梯田状。挖穴时,如土壤板结减伤充、石砾多,穴规格可适当增加,并要捡尽穴中的石砾、树根等杂物。
栽植
基肥:每穴施基肥复合肥0.25千克、磷肥0.5千克,农家肥1.5-2千克,或微生物肥料2.5-3.5千克。
选择Ⅰ、Ⅱ级苗,侧根发达造林成活率最高,造林之前可以适当的府减何节空稳判称介粮切断主根,促进侧根的发育。起苗干术千之前要用水灌根,防治起苗时土壤干燥造成根系损伤。
由于青冈2月上旬树液开始流动,越冬验甚而铁粒京从八芽开始萌发,因此,投运硫害造林季节要适当提前,从每年的11月底到翌年2月初最为适宜,雨水节气之后造林的成活率明显降低。
青冈幼苗初期生长缓慢,顶芽优势不明显,适当密植不仅能抑制侧枝生长,减少与主干的竞争,同时也能降低幼苗灼伤死亡率,青冈纯林的造林初始密度一般控制在70-100株/667平方米(2米×3米或3米×3米)。
管理
造林方法一般多采用实生苗造林,造林前应进行修剪枝叶,减去2/3以上的枝叶和过长的根系,并剪掉离地面30厘米以下的侧枝。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随起苗随栽植,根部蘸泥浆或用GGR蘸根,深栽踏实,并烧水即可。第二种方法为直播造林,在土壤疏松的山地,每穴播5粒种子,覆土3-5厘米,冬播时覆土适当厚些。青冈造林方式也可以采用截干造林,对于粗壮的苗木可以采取截干造林方式,截干部位离苗根部10厘米为宜,截干造林苗木萌条健壮,生长快,抗逆性强,但幼弱苗木不可采用截干造林方式。
为了提高造林的成活率,要尽量做到随起苗、随分级、随修剪、蘸浆、随包装运输、随造林,尽量减少苗木失水。栽植时严格采用“三覆二踩一提苗”的方法,如果是容器苗造林,应撕开容器袋,确保容器内的基质不散,且覆土紧实。
病虫防治
青冈人工林主要病害是青冈霉病,发病部位为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形成散圆形黑色斑点,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林内抚育管理和改善林内卫生状况,较严重时可喷洒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主要虫害为蛀干害虫,吉丁虫,其幼虫蛀入基干韧皮部,啃食韧皮部后钻入木质部危害木材,严重时造成植株枯死,可用烟熏或虫眼插毒签毒杀的方法进行防治。
主要价值
青冈用途广泛,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也可作为防火、防风林树种,也是重要的经济、用材树种。由于青冈耐贫瘠,喜钙质土壤,青冈的木材坚硬,韧度高,干缩较大,耐腐蚀,可做家具、地板等,是非常具有开发前景的用材树种,种子淀粉含量可达60%-70%,可食,树皮还可提取栲胶,因此是非常好的多用途树种,经济价值大,由于青冈根系发达、侧枝多、生物量大等特点,青冈在中国南方地区还广泛用作薪炭材、水保树种,能保持水土、改善土壤肥力,有重要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