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模式与路径选择》是2009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应博。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来自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 书名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模式与路径选择
- 页数 240 页
- 开本 32 开
- 装帧 平装
图书信息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3来自月1日)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505875739
条形码: 9787505875739
尺寸: 20.6 x 14.4 x 360百科0.8 cm
重量这曲茶风: 299 g
作者简介
李应博,博士,任教于清训皮班鸡日项煤苦宽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区域经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新政策、产业经济括材职套买西热与区域发展。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部委横向课题以及地方委托课题。已出版专著1部,合著著作3部。在国内外核心(重要)期刊以及国内略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
非 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在努力整合全球资源,实现"为我所用",厂毫镇察临示探怀部载宽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已载入中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并且成为中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各来自个领域的重要的战略需求和评价指标。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为科技创新360百科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且对促进国回永介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在各领域实现全面创新和协同创前新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华听委行。
科技创新资源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作用于创新过程的各类资源要素,包括资金、人才、技术、握罪连取信息以及各类服务资源等。从分布领域看;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于科学界、产业界、大学和政府各部门的协调互动站商穿可中,而科技资源则主要作用于科技界。然而,当前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尚缺乏有效整合,资源在部门、地区间分布还处于"分散"状态,未实现高效率的产出;配置主体功能缺位现象和错位现粮情还井刚象较为严重,在科技创新资源的公共和私人投资部门,主体介入角色定位不清,政单室艺功府、大学、企业和中介组织等主体间没有形成有机互动的协作关系;配置机制不完善,在资金很套而汽那、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具体配置和使用中,还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书将基于国际视野下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趋势与实际状况,着重分析近些年来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实际状况、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关的理论模型和方法系统地研阳究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机制、模式和路径选择等问题,并以北京地区为案集独数背抗多友攻例分析对象,探讨其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特点和路径选择。
本书由8章组成。
第1章为导论实相错占你教菜克,提出了本书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系统研究了科技创新资源的属性与分类、配置的主体和方式,建立起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领域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攻明点架。
第3章在分析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领域的发着买世展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归纳、比较了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特点和问题很已投判证斤,系统研究了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近些年来的发强展状况,以及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例载加谁班和制约因素。采用因子分析、BBC和CCR方法下的DEA模型和曼奎斯特指数测算了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能力、效率以及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三者的效率变化情况。
第4章采用委托-代理机制和团队信息结构模型探究了创新资源配置中不对称信息结构的形成以及对资源配置造成的影响,本书设计建立了改善后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信息结构模型。为本书研究并建立多主体协调互动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和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5章从资金配置机制、主体监管机制、人才使用机制和中介服务机制四方面,运用不完全信息博弈方法翔实地研究了机制设计的方法和机制实施对策。研究发现:资金配置机制中,政府补贴下的产学研联合研发资金配置比单纯把资金配置给某一个主体更具效率;主体监管机制中,形成双向互动的动态监管方式有利于规避中国当前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寻租"、"创租"和道德风险问题:人才使用机制中,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流动的畅通平台和途径是优化人才使用中的信息结构,提高人才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中介服务机制中,要强化公众监督和政府监管,同时要优化中介组织的内部运作流程,从根本上提高中介组织的服务动力。
第6章从政府主导型、企业拉动型和产学研合作型等三种类型,研究了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模式,并采用动态计量方法研究了产学研合作这种模式的资源配置效果。研究得出:政府支持下的、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较为理想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模式。同时,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效果比政府单独支持企业或者大学所产生的效果要明显。
第7章系统研究了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路径选择问题。首先阐释了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路径依赖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突破路径依赖的关键要素,进而提出了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总路径以及几类重要资源配置领域的路径选择。以北京地区为例,研究了区域性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路径选择问题。
第8章提出了全书研究的结论以及更好地促进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对策。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2章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理论架构
2.1科技创新资源的分类与属性
2.2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主体
2.3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
第3章 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3.1国际视野下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整体趋势和概述
3.2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发展状况
3.3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问题
3.4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评价
第4章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信息结构
4.1信息结构的内涵
4.2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不对称信息结构的形成
4.3信息结构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影响
4.4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信息结构设计
第5章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机制设计
5.1配置主体的监管机制
5.2资金配置机制
5.3人才配置机制
5.4科技中介服务机制
第6章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模式
6.1政府主导型科技创新资源配置
6.2企业拉动型科技创新资源配置
6.3有效制度安排下的产学研合作
6.4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效果评价
第7章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路径选择
7.1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路径依赖
7.2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路径选择
7.3案例分析:北京地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
第8章 全书结论与政策建议
8.1主要研究结论
8.2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模式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