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易学常识入门

学常识入门是一本对易学进行剖析介绍的书籍。

  (一)、无字天书

  我们在古代小说中常听说有一部无字天书,若得了这部天书,人就无所不知,无所不懂,大家都希望自己能获得这部天书,是不是真的有这部天书?有,确实有,这就是远古时代的"河图洛书",而现代语言中的"图书"一词也就是由此而来妈整液维形命使误攻的。河图相传是龙马负图于身从黄河而出,其背上的毛有星点图案,人们把它描下来就叫"河图"。而在洛水出了一只神龟,其背上有规则的星点图案,人们将它记录下来就叫"洛书"。这些星点用黑点白圈表示。"河图"、"洛书"各有其数,而数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河图》位置是一正数微张找初写装传吸六北、三八东、二七南、四九西、五十中。《洛书》之文,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上述《河图》、《洛书》的数,就是常听说的《河图》数,《洛书》数。《河图》、《洛书》一体一用,一合一分,互为表里,相互为经纬。

  (二)、八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说话不算数的人,称他说话"变卦了",什么叫卦?什么叫"变卦"?卦是一种代表宇宙万事万物的符号,益认段杆可以说是远古时期的一种最简单的文字符号,它总共只有八个符号(、、、、、、、)的图象及它们的相互间变化的图象通过这些简单的图象,人们就可以知道来自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及事物产生的原因、过程和最终州染结果。这基本的八卦符号就称作"八卦",而360百科整个《易经》就是说卦。

  (三)、八卦的产生

  相传在远古时期,先圣伏羲仰首观望日月星辰天象的变化,低头察看山川泽壑的形态,并时常注意乌兽动物的皮毛文彩,以及千姿百态而又各得其宜的自然奥秘。他近的取象于吸问混言江律神丝香轻随人的一生,远的取象于宇宙万物永水欢字,孜孜不卷地追求,将观察的所得结合自己的体验,以融合贯通神明的德性,参悟天地的化育,终于创造了八卦,以此类万物的情状。

 黄齐 (四)、阴阳符号

  要学会识别八卦符号文字,首先必须弄懂一个在易学中经常出现的特别名词--爻。爻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简单,只有二个,中间断开的叫阴爻"--",中间不断开而连结的称作阳爻"-",而大家都知道现在电脑技术使用的二进制"放殖镇座南我声0、1"就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研究我国古老的易学文化而得来的,用"0"对应于阴爻"--",用"1"对应于阳爻"-"。

  什么味肥设养是周规磁究慢销叫阴阳?这是我们祖先认识宇宙事物的朴素的辩证方法。古人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着的两个方面言督江把温矛屋思士到,不仅把事物一分为二,而且把万物对立的两方面,按其性分为阴阳两大类。万物之阴是相同性,如地、女、母、黑暗、向下、死亡、反面、里面、静、冷、柔、精神、偶、小、零……,这些统书仅六迅称为阴性,都用阴爻符号"--"来表示。万物之阳是相里特同性,如天、男、父、光明、束制味混木推向上、生长、正面、外面、动、刚、热、物质、奇、大、整……。这些统称为阳性,都用阳爻符号"-"来表示。这阴阳二爻画,代表阴阳二气,万物的性能即由这阴阳二气演煤了程陈序露赵弱晚取化。八卦以抽象的卦象来具体的拟象事物,均有所孔组较属所指。每一个学习者都必须要牢牢掌握其基本取象,从而能依次类推八卦之万物象,以得开悟。

​取象

  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乾震坎艮为四阳卦,巽离坤兑为四阴卦。

年鲜  八卦形象:

  乾三连坎中满艮覆碗

  震仰盂坤六断离中虚

  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所属:

  乾属金为老父,坤属土为老母,坎属水为中男

  离属火为中女,震属木为长男,巽属木为长女

  艮属土为少男,兑属金为少女。

  八卦诸身:

  乾为天为首,坤为地为腹,震为雷为足

  巽为风为股,坎为水为耳,离为火为目

  艮为山为手,兑为泽为口。

  八卦性情:

  乾健坤顺,震动巽入,坎险离丽,艮止兑悦。

  八卦诸动物象: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书中的"为"作"代表","象××",而不能当作"是"来理解。上述基本取象必须牢记。(五)、八卦符号

  阴阳二爻只能表示事物的刚柔属性。古人为了认识事物,将阴爻阳爻重叠三次就有了、、、、、、、八种符号,叫作八卦。它们的名称分别叫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分别代表了大自然中的天、泽、火、雷、风、水、山、地等八类物质,也就是八种场。

  为便于记忆八卦符号,《八卦》取象歌的口诀是: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六)、八卦的卦名、卦序、物性、物象表:

  卦符卦名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卦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物象天泽火雷风水山地

  八卦主要象征表:

  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卦象卦德健顺动入陷丽止说动物之象马牛龙鸡豕雉狗羊人身之象首腹足股耳目手口家庭法象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易学常识入门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