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生谁死》 是2012年3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牛支标且挥体书,作者是徐刚。本书是中国首部互联网命运图书,是一部中状进轮喜升超停国网络乱象全局战情分析报告。
- 中文名 谁生谁死
- 定价 32.80元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徐 刚
- 出版时间 2012年3月
编辑推荐
有高下度、有深度、有广度水京决、有真实、有生动。为什么网络屡创奇迹起证进站端七停影作,演绎财富奇观?为什么网络竞争异常凶猛,演绎生死故事?为什么网络背后尽显美国资本,再现美国本土无战事。而借他国露争端?现实与梦想,谁生谁死?
作为"全局战情分析报告",此书不可不看!
内容简介
生死一念谈笑间,谁知今夕是何年。看中国互联网如何演绎生死传奇!
京东、阿里巴巴、当当、苏宁易购、百度、新浪、腾讯、亚马逊、盛大、网易、优酷、开心网、雅虎、大众点评……
从诞生到普及,中国的互联网只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成为一个价值数千亿元的庞来自大产业。于是,在梦想与利益的驱使下,无数有志之士踏进了这个网络江湖,用他们的智慧360百科与汗水拼搏竞争,在分分合合中,向人们呈现着一场场谁生谁死的江湖演义……
今天与未来,谁是最后的王者?
作者介绍
徐刚 祖籍江苏,现居上海。毕业于吉林大学,新闻专业出身,有深厚的社会人文知识背景。做过记者、编辑。2010年开始图书创作。著有《UFO最新真相》(版权已输出到港澳台地区)。来自现为上海本周图书签约作家。
目录
序言 生死一念谈笑间,谁知今夕是何年
--那些叱咤风云的互联网精英们
引子 布洛移慢几争边甲克巧营钻空狙击中国概念
互联网业者逆势求鱼攻片新元雨日其生举步维艰
从默默360百科无闻到令人惊讶,卡饭息示肥谁纪场影台森·布洛克让一向风光无限的中国概念股在极短的时间内吃尽了苦头。以布洛克为代表的外国资本的强势做空从身春奏棉士互量,中国互联网企业蒙受了损失,然而这一切的根源究竟在何方?这是否意味着新一随所帮检元换跳轮互联网泡沫的来袭呢?
第一章 张树新大意冒进折戟商海
互联网泡沫破裂初迎寒冬
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全球互联网行超已损植业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繁荣,然而 繁荣的背后隐藏的却是一个巨大的泡沫。网络泡沫的破裂让第一批互联网创业者感受到从生到死的挣扎,他们开始学着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新兴的行业。
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兴起
福只地甲示服信获参怀 互联网泡沫的消退与影响
著名.com公司列表
瀛海威的沉浮
第二章 王峻涛错估局势电商苦苦挣扎
纳斯达克上市互联网终迎新生
在电子商务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就有很多人预言它终将改变人们的生活。遗憾的是,早期的互联知在刻满架草永网不论硬件还是软更件都难以支撑起这个庞大的构松想。不过经历了失败的电子商务却并未失去活六施除球示能赶力,相反,随着行业的回暖,中国的互联网市场 开始重新沐浴到未来的曙光。
网络泡沫破裂,混乱中的挣扎
萧条下的中国互联网
气候回暖,互联网的春天悄然降临
冲向纳斯跳达克,迎接新的网络时代
第三章 王志东丁磊借势圈地鏖战门户
互联网综合媒体竞争风生水起
门户就像它的名字,是所有的六用户进入互联网世界的第一道大门。做门户网站并不轻松染,谁都希望在这个市场跑马圈地,于是,一场风某林部生水起的竞争在所难 免。
演变中的门户网格局
裂变下的门户发展趋向
2.0时代的挑战
第四章 李彦宏锐意转型开拓搜索疆域
多元化竞争信息平台谁主夜沉浮
在谷歌第一次将搜索的概念具体化,并成功令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它绝对不会想到,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一位海归华人正在将它己矿态致钢逐室职裂实把的创意引入这个全新的国度。当百度在中国站稳脚跟,一场对多元化信息平台的争夺也逐渐浮出水面。
李彦宏的百度帝国
腾讯:小企车委处占扩则鹅的信息世界
失落的中国雅虎
第五章 马云雄心再起开创阿里新生态
行业巨头力争电商市场主导权
在经历了早期的挫折后,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重新打开了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也顺理成章地坐上了中国电商领域的头把交椅。然而,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竞争永远不会停止。谁能获得电商市场的主导权?不只马云一个人在思考。
不可思议的马云和阿里巴巴
马云的"新电商"帝国
繁荣与危机并存的中国电子商务
第六章 陈天桥独辟蹊径打造盛大传奇
游戏视频新媒体崛起纷争四起
陈天桥并非传统的互联网创业者,他似乎天生就对资本的运作有着独到的认知。盛大的成功看似有运气的成分,但却让人们认识到互联网游戏娱乐市场拥有着怎 样的商机。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新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盛大的传奇故事
盛大的娱乐危机与整合之路
视频网站的生死劫数
社交游戏:娱乐化的互动体验
第七章 刘强东后来居上转战图书网购
传统书市没落图书网乱战江湖
图书网购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同时它也是电子商务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面对着来势汹汹的网上书城,地面书店纷纷难以为继,当京东涉足图书网购领域打破当当卓越的垄断,一场新的纷争将不可避免。
刘强东的京东:做中国的亚马逊
传统图书实体店销售走向没落
网络图书销售的兴起与纷争
第八章 扎克伯格惊艳开启社交E时代
互动加微博谁主宰网络新战场
如今,社交网站已经成为时尚和酷的代名词,在以互动为用户诉求的网络2.0时代,社交网站正越发体现出它不可抗拒的魅力。马克·扎克伯格缔造的新硅谷传奇犹在眼前,社交E时代的大幕正在缓缓拉开。
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故事
社交网站的前世今生
社区网络的起源
第一代网络社区
第二代网络社区
社交网站的兴衰之路
第九章 乔布斯魅力独具领袖硅谷传奇
深陷创新瓶颈中国创造力堪忧
很难说是什么让硅谷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是创新的源泉,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它就是亿万网民心中的新耶路撒冷。然而,硅谷的传奇却是难以复制的,如果不能学到渗透在硅谷血液中的创新灵魂,就没有一个地方能够挑战它的权威。
乔布斯式的创新奇迹
硅谷的成功秘笈
中国互联网的创新之忧
第十章 马化腾周鸿祎网络江湖孰是孰非
创业艰守成难十年暗战谁生谁死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汇聚了众多精英豪杰的网络自然不例外。所以网络是一个大江湖。十年间,这里就像时代的缩影,上演着无数生生死死的故事。或许,只有读懂这些恩怨情仇,才能真正了解中国互联网。
"3Q"之战的背后
电子杂志的覆灭
电子商务的社群之
社会化购物网站的契机
新兴的社交购物入口的创业理想
团购江湖:谁生谁死的乱局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新平台
后记 创新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附件 未来那些有发展潜力的网站
序言
生死一念谈笑间,谁知今夕是何年
--那些叱咤风云的互联网精英们
颜石泉
不知不觉,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光阴。
几乎每个网民都可以随口而出一串熟悉的名字,来印证这十年间,互联网世界的 风风雨雨。
虽然这些名字,有些已经谢幕,有些仍在台前,但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却得以从 中一窥那些生死一念的波澜,和那些笑看风云的潇洒。
然而,不论有多少人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世界里实现了梦想或是埋葬了希望,那 些对市场与利益的争夺却从未停止,而且愈演愈烈。
2011年的11月,一场新的电商大战突如其来地在本已波涛暗涌的图书网购市场中爆发。随着苏宁易购的高调进入,图书网购原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再次被打破。苏 宁耗资2亿元打造的平台仅次于当当,为了尽快抢滩,它的图书频道打出"优惠,号称让利上千万。这一举动立即引来了当当、京东的大力反 击:当当随即力推"满100返200"的双倍返券活动,京东则主打时限内"折上折 "。一时间,几大图书销售网站大打价格战,几乎拼得你死我活,其惨烈程度可 见一斑。
事实上,对许多人来说,这样的价格战并不陌生。而每隔一段时间便挑起一场生 死大战,也几乎成了中国互联网世界里固定上演的戏码。远有3Q大战,近有团购互拼,再到书商们打个昏天黑地,仿佛无处不体现着互联网江湖的残酷。
有战争,便有胜败,有人生存,便有人被淘汰。然而,不论结果如何,那些在网 络江湖中走过的人,他们的经历都已成传奇。
现在如是,未来依然如是。
(1)
2011年,当利比亚战事胶着的时候,一些标注着"榕通社快讯"字样的消息开始 在新浪和腾讯微博上频频被人转发。
这个所谓的"榕通社",最初一条消息只有几十个转发外加几条评论,短短几个 月之后,便飙涨到动辄成百上千的转发和几百条评论。有网民戏称,这是他们" 获取信息最快的途径之一",甚至"联合国新闻部"都闻风跑来与之沟通,卡塔 尔的半岛电视台等海外媒体也对其表示了相当的尊敬--尽管"榕通社"发布的 许多关于利比亚战事的消息正是来源于半岛电视台。
由于"榕通社"的讯息新鲜快速,报道角度独特,常常在措辞中使用许多国内并 不常见的中性词汇,因此,这个不走寻常路的"通讯社"似乎充满了神秘色彩。
但事实上,褪去互联网的伪装,现实世界里的"榕通社"一点也不神秘。它不是一个正规机构,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甚至工作人员也只有一个--网上商城总裁,王峻涛。
只是这阵的辉煌早已成明日黄花。尽管11年后,当年迫使网上商城售书72小时"的不得不以失败结束电子商务征程的"三座大山"已经不复存在:网民从2000年的40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57亿;电子货币和社会信用体系日趋完善;全国性配送量到 2011年累计完成7.1亿件,但"老榕"王峻涛本人却再也无缘这条已成康庄大道 的他曾经梦寐以求的贝索斯之路。
不过王峻涛依旧没有远离电商,但业务重点已从B2C销售转移到了B2C服务领域。 在网民们看来,现在的"老榕"就是个帮人摆摊卖东西的,只不过摊子摆在网上。在网上商城里,"老榕"的笔墨纸砚,古玩工艺品,翡翠刻章都卖得不错,他已经不再为利润胶着,更多地专注于产品附加值的销售中。就这一点来说,相对于很多依旧在大打价格战的电商,老榕还是走在了他们前面。
经历了大起大落的王峻涛似乎已不再执着于当年的雄心,当时他曾一心梦想着" 8848"上市,却最终未能如愿。但是时光荏苒,面对着如今热钱滚滚的电商行业 ,老榕的观点则是"一个大企业不一定会是强企业",上市不再是衡量一个企业 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在面对各种不利局面的时候,你的投资人能不能和你一起坚持下去。
如今这个"老榕"将更多的专注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包括他的"榕通社 "。在微博上发布各种时政快讯并没有任何收益,反而非常牵扯时间精力,但"老榕"乐此不疲,纯粹是因为好玩。一个人,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3G上网卡, 一只收得到30多个境外台的大锅,这就是"榕通社"的全部家当。他把电视信号 传输到一台服务器上,以便随时随地都能收看到半岛电视台,然后把这些搜集来 的信息用自己的方式碎片化地发到微博上。他总是每天凌晨一两点钟才睡,在利 比亚战争期间,这种作息习惯倒正好对上了时差,所以"榕通社"常常能先人一 步地更新战况。
多年后的"老榕"容颜依旧,戴着金丝边眼镜,身材瘦削,仍然痴迷于足球,仍 然走着电商之路。失败的阴影已然从他身上褪尽,我行我素的博文中则多了一分 对社会公共事件的责任。虽然那个写着《大连金州没有眼泪》、承载着"8848" 无尽遗憾的背影已渐渐走远,但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成败只是一时,"老榕"仍 旧在孜孜不倦地耕耘着,换了领地,没换心情。
……
2011年11月28日
引子
布洛克巧营钻空狙击中国概念 互联网业者逆势求生举步维艰
"这是一个零和游戏,有人赢就有人输。钱本身不会产生和消失,它仅仅是简单 地从一个人的手里转移给另外一个人。幻想变成了现实,然而越现实人们对它越绝望,这就是资本主义。"
来自1987年奥利佛?斯通导演的那部经久不衰的经典商战电影《华尔街》的这段经典台词,是浑水公司--一家独立商业调查机构--的官方主页上最常看到的 句子。在这家公司的主页上同时滚动的还有许多来自著名的投资大鳄--巴菲特、索罗斯等人的经典名言。
所谓的零和游戏,也叫做零和博弈,意思是在严格的竞争下,对参与博弈的各方来说,一方的获益必定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各方的损益之和始终为零。在这种条件下,任何一方都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电影《华尔街》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冷酷而充满你死我活的资本主义世界。不过,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大多数人对资本与商业博弈的认知少得可怜,片中那种激烈的资本交锋似乎只能是虚构的故事。
然而二十多年之后,当中国人真正融入整个世界的贸易体系,和全球那些经验老到、老奸巨猾的投资大鳄们一起玩这场生死相搏的资本游戏时,才明白原来现实远比电影来得刺激残酷。
互联网领域尤其如此。在全球经贸与创新产业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互联网这个庞大市场的今天,嗅觉灵敏的投资者们绝对不会放过这块收益惊人的蛋糕,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更是他们的重要目标--中国人介入的晚,资本运作的经验尚浅,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不够透彻,加上自身又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都是资本大鳄们看好的狙击点。
《华尔街》中道格拉斯主演的股市大亨戈登让人印象深刻,虽然那个时代还没有互联网,但是二十年后的今天,人们却在互联网市场里找到了戈登这个角色最好的印证:浑水公司和它的领导者卡森?布洛克。
这位年仅35岁,堪称"中国通"的美国商人对中国企业来说不啻是一个梦魇。他以自己的精明和对中国企业的了解频频发动进攻,专注于做空中国企业,猎杀有问题的中国概念股。
2011年上半年,就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准备意气风发地进军纳斯达克,抢滩美国市场的时候,布洛克以及许多像他一样的投机商人开始了他们新一轮的做空中国。
2011年5月以来,一直在美国颇受追捧的中国概念股忽然遭遇到一股强烈的"寒 流"。在美上市的众多中国公司股价出现暴跌,IPO企业破发更是屡见不鲜。这让看好中国概念股的人惊叹不已。
由于5月份上市的中国企业不少是以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企业,这一番冲击给中国互联网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5月11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世纪佳缘以11美元开盘,开盘3分钟后很快破发;5月12日,一周前刚在纽交所挂牌交易的人人网也陷入破发魔咒,创下13.04美元的历史新低,较IPO首日创下的20.90美元最高价下跌37.61%。再加上当天上市就破发的网秦,5月赴美上市的三家公司都破发。
在这种局势的影响下,不少原本信心满满准备步其后尘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也不得不放慢自己赴美的脚步。迅雷和盛大文学都暂停了7月底在美IPO的计划。而因为业绩不佳,10月以来甚至盛传盛大老板陈天桥正在谋求将公司私有化而退市,回归中国市场。
引发着一场中国概念股雪崩的导火索是2011年4到5月间爆发的一系列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涉嫌欺诈、会计造假或其他方面的企业治理不当的丑闻。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一家在加拿大多伦多上市的中国林业公司--嘉汉林业。从2011年5月被爆出其夸大销售额和资产价值以来,短短数周股价暴跌80%。而在揭露这一事件并在幕后推动嘉汉林业股价大跌的,正是卖空者卡森·布洛克。
嘉汉林业的最大股东是约翰·保尔森管理的370亿美元对冲基金,这位素有华尔街 "沽神"之称的投资大师这一回却在布洛克的狙击下吃了大亏,估计损失超过5亿美元。这一战也让默默无闻的卡森·布洛克进入了众人的视线。
卡森·布洛克创办的投资公司叫做"浑水(MuddyWaters)",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中国成语"浑水摸鱼",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布洛克说,公司的名字正是来源于这个成语。"我的朋友说,当他还是小孩的时候,有次去乡村钓鱼,但始终没法从池塘里把鱼钓起来。于是他就开始激起沉在池塘底部的淤泥,鱼儿不得不浮到池塘表面来。就这样,泥泞的水帮助他捉到了鱼。"布洛克如此介绍道,正是这位中国朋友讲述的颇具哲学意味的故事让布洛克觉得,在商业领 域他也可以这样,在一片泥泞中寻找机会。
1996年,布洛克第一次来中国看望一个台湾的朋友。那时中国给他的印象非常好 ,他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相当乐观。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布洛克也发现了中国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为了同那些完全捏造业绩的公司竞争,很多很优秀的中国公司,不得不靠粉饰报表来争取到一些客户。"当时布洛克或许并未意识到,这些问题会成为十几年后他打击的重点。
后记
创新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徐刚
在这个世上,人人都喜欢走捷径。
当然,有捷径可走并非坏事,有捷径不走才是愚蠢。当年唐代卢藏用假意隐居终南山,以此博取名气,最终得到皇帝的重用,官拜礼部侍郎。然而真隐士司马承祯对此却相当不齿,便以"终南捷径"相讥,最终演变成一句成语。
不过,以这个时代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卢藏用实在是无可指摘。他以假隐居换来仕途,现代人只怕称赞他聪明还来不及呢。和今天遍地的低俗炒作相比,卢藏用的做法已经是雅致到极点了。反倒是司马承祯,空有一身才学却不思进取,哪有资格去讥讽别人?只会显得自己惺惺作态罢了。
虽然如今我们可以为卢藏用平反,但仍必须承认,不是什么在事上都有捷径可走的。
有些时候,抢占先机会让你获得巨大的前期收益。比如你把第一双鞋带到了一个没有人穿鞋的小岛上,并让那里的居民认识到穿鞋的好处,在其他卖鞋的人到来 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你无疑将独占这个市场,获取暴利。可是,随着卖鞋的人越来越多,你的市场占有率也必将逐渐下降,尽管前期获得的盈利会使你具备一定 的优势,但最终,谁能在市场上生存下去,还是要取决于鞋子的质量。这个时候 ,如果谁发明出一双前所未有的舒适的鞋,那他必将成为卖得最好的那个。
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就像这个没有人穿鞋的小岛,只不过时至今日,大多数人都至少已有了一双鞋。过去的十年间,中国互联网给人的感觉似乎一直都是先来者先得,最早进入这个市场的人,如今大多获得了成功。可是,在这些业界大佬们站 稳脚跟之后,后来居上者却寥寥无几。
这似乎是中国与西方最大的不同。
在最具代表性的美国互联网市场,后来居上的故事几乎是它的主旋律:老的公司腐朽、衰弱、失去创新与竞争力,然后倒闭,让位于那些更有朝气、更有创造力的公司,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循环往复着。
但是在中国,几家大公司一统江湖之后,新的创业者们想要打破这个局面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新旧交替的规律,在中国难道就不起作用了吗?
当然,这或许与我们鼓励创新的机制相关,大企业的强势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薄弱,一直在打击着互联网行业的创新热情。另一方面,美国的技术领先我们太多,因此复制远比研发方便得多--走终南捷径本就是中国人的拿手好戏。
只是,这些就足以让中国业已成型的互联网公司永远生存下去了吗?
十年看似漫长,但就一个行业来说,它还不足以凸显出问题所在。大多数的企业只要在运营上没有战略性的失误,撑过十年并非难事。尽管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一片繁荣,却远未到成熟的地步,加上有足够来自海外的技术与资本的支持,常常掩盖了创新的重要性。
但这种局面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总有一天,制度会趋于完善,市场会趋于固定,不再无限扩张,海外的技术与资本不会再轻易地流进,此时此刻,什么才是最牢固的依靠?
创造力。这就是答案。
时代已经变了。像21世纪初期那样依靠跑马圈地来抢夺互联网市场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下一个十年,只有资本没有创新理念的人注定无法玩转网络。
尽管总有人对此表示悲观或怀疑,但苹果的成功,社交网络的兴起,都在传达着一个讯息:世界早已被网络连接为一个整体,任何市场都已不再具有被抢占的可能。唯一能够抢占的,只有思维的先机--在别人之前做出世界上没有的东西。
创新会帮你轻而易举地占领任何一个市场,这也是未来的互联网世界唯一的生存之道。
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