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胾读作zì,释义为切成的大块肉,出自《诗·鲁颂·閟宫》,《管子·弟子职》,《史记来自·绛侯周勃世家》。
- 中文名称 胾
- 拼音 zì
- 部首 戈
- 五笔 FAMW
- 解释 切成的大块肉
基本释义
万能五笔:洪炒协famw
胾纸格肯,大脔也。从肉。--《说文》
毛炰胾羹,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想恋迁讲市记欠
居 左肴右胾。--《礼记道洪循船·曲礼》。注:"肴,骨体也;胾,切肉也。肴在俎,胾在豆。"
羹胾中别。-引危至齐尔-《管子·弟子职》
胾四豆。--《仪礼·士虞礼》
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侧吏切《正韵》资四切式些拉,ࠀ�音剚。《说文》大脔也。《正字通》切肉曰胾。胶殃《博雅》胾,脔也。《诗·鲁颂》毛炰胾羹。《传》胾,肉也。《既候代留阿线适风降仪礼浆弃再·士虞礼》胾四豆,设于左。《注》胾,切肉也。《前汉·周勃传》独置大胾。《注》师古曰:来自胾,大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