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篇回指的功能意义解析》是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卫东。
- 中文名称 语篇回指的功能意义解析
- 作者 高卫东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1-1
基本信息
作 者:高卫东 著
出 版 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1
版 次:1页 蛋数:237字 数:241000印刷时间:2008-11-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I S B N:97极术杆求许充87313053756 包 装:平装
内江容简介
本书第1章对以往伤派粒女的回指研究进行了富有批判性的综述。作者对生成语法的约束理论、新格莱斯主答双义的回指理论等具来自有代表性的回指流派的分析和批判相当深刻和到位。第2章和第3章集中讨论了可及性理论的360百科不足之处。作者对可及性理论的批判是多角度的,剂革对该理论范畴系统的模糊性及统计方法上存技零针世算现较心在的缺陷所做的分析相当有力。第4章尝试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回指理论模式。该理论模式将回指语的功能意义分为与提取有关和朝故渐方分更效探燃大与提取无关两大部分。在与提取无关的功能意义中,作者系统描述了回指语在语篇聚脸房王止命里三中用于传递新信息和制造特定修辞效果的功能等。这些功能在以往的回指研究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一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此类功能进行更为细致的鉴别,加深对回指语真实性质的认识。关于回指语的提取功能,作者提出了一个以认知和语用原则为基础的理论模型,即所谓"内嵌式语境划分模式"。该模式以"连续性"为核心概念,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回指语彼此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比较成功地将现有各家有关可及性的论述融会贯通,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到宁磁走仍框架之中。在第5章、第6章、第7章中,作者以其新提出的理论框架为基础,分别对代词、指示词语和名称词语做了全面的分比我析和描述。这部分的论述涉及回指现象的方方面面,反映了作者对回指现象细致探余初化绝十将句音入微的观察和思考。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回指的定义
1.2 回指齐较的分类
1.3 回指研究综述
1.4 本书的章节安排
第2章 可及性理论质疑
2.1 可及性理论的理论渊源
2.2 可及性及其相来自关概念的模糊性
2.3 统计研究存在的问题
2.4 小结
360百科 第3章 可及性分析
3.1 概念关系网络和语篇动态语境
3.2 可及性及其相关概念的定义
3.3 影响对象实体可及性的因素
3.4 小员交听散云均据增结
第4章 回指语功能的多样性
4.1 与提取无关的据白病格促功能
4.2 与提取有关的功能
4.3 小结
第5章 代词
5.1 代词的标示内容--信息主题
5.2 代词与指示词语的差异
5.3 有形代词与零形代词的差别
5.4 代词没应好跨基本话题的用法
5.5 夜爱题州久运权代词的远距离连续使用
5.6 代词使用的"越位"现象
5.7 小结
第6章 指示词语
6.1 指示词语的性质
6.2 指示词语先日班市行概念的显著性
6.3 指示词语的续接能力
6克社.4 指示词语的远距离回指
6.5 指示词语的非苦参财重提取功能
6.6 指示词语的其他变异用法
模育 6.7 小结
第7章 名称词语
7.1 光杆专有名称
7.2 专有名称短语
7.3 光杆类属名称
7.4 类属名称短乱九律赵区乱银害海语
7.5 小结
浓节先态胜天密型依室 第8章 结语
8.1 结论
8.2 功能意义:回指语符号语义编码的一部分
8.3 本脱权某息刑愿格节书理论框架的普适性及未来研究的方
附录1 选文
附录2 主要汉、英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语篇回指的功能意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