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地方"到"全球":中国区域城市化动力与国际化路径研究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通过回顾西方城市化实践与理论的演进过程,并在梳理中国城市化的来自相关研究历程的基础上,围绕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阿娘裂两利短希群市化进程,回应全球化和中国体制转型的内外条件,对中国典型区域城市化动力与国际何植空书未给执阿化进程进行描述与模式分析
- 中文名 从"地方"到"全球":中国区域城市化动力与国际化路径研究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周蜀秦
- 出版时间 2010-12-01
- 装帧 平装
基本信息
作 者:周蜀秦 著 丛 书 名:当代城市规划著作大系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2128228出版时间:2010-12-01版 次:1页 数:294装 帧:平装开 本:大16开所属分类省员:图书 > 经济 > 中国经济
内容简介
《从"地方"到"全球":中国区域城市化动力与国际化路径研究》通过回顾西方城市化实践与理论的演进过程,并在梳理中国城市化的相关研究历来自程的基础上,围绕改革360百科开放以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回应全球化和中国体制转型的内外条件,对中国典型区域城市化动力与国际化进程进行描述与模式分析。通过历时态与共时态分析,作者力图展现地区城市化与国际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即在什么样的时空背景下,城市化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形式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哪些因素在驱动着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以何种方式发展地方工业化,并在区域城市化进程中扮够尔并京食钟即啊让演了何种角色;经济全球化对地区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地方政府应对全球化的政策差异对于地区城市化进程有何影响;在嵌然奏处粮临减吗士我水入和对接全球生产网络的过程中,地方产业的成长对良破特征是什么,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何种影响?通过对两个典型地区城市化与国际化进程线性比较和截面比较的分析,作者回应于国家体制转型与全球化进程的宏观背景,对区域城市化动力与国际化发展路径和模式进行总结和概括,形成了具有"中层理论"价值的解释框架,指出正是由于地方"制度厚度"的建设及其与国家宏?体制转型的诱致与互动、与全球化力量的联结与嵌入,造就了区域工业化、城市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目录
序--全球城市价值链的高端介入理论的思考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
1.1.2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空间不均衡
1.1.3 区域城市化比较研究的意义
1.2 概念范畴、个案选择
1.2.1 研究概念与范畴
1.2.2 研究个案的选择
1.3 基本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田野调研与访谈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研究的主要目标
2 国内外城市化实践与理论的概述
2.1 西方城市化的历史实践与理论演进
2.1.1 欧洲现代性、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学的肇起
2.1.2 中心的转移:从曼彻斯特来自到芝加哥学派
2.1.3 晶功防了广单粮留有战后重建:现代化与比较现代化理论
2.1.4 区域不均衡、增长极与空间集聚理论
2.1.5 后工业社会与后福特城市:社会与空间的转型
2.1.6 360百科面向全球化的城市空间与吧如短纪世界城市
2.2 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研究的讨论
2.2.1 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研究
2.2.2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有关"中国经验"的讨论
3 传统与变迁:地方工业化启动与城市化萌发
3.1 农业文明的底色与区位禀赋分析
3.1.1 "农业为本"的社会发展基础
3.1.2 地方发展的区位禀赋差异
最角身此化甲洋思亲 3.1.3 一般区位规律下的比较分析
3.2 农转工:工业文明的启蒙运动
3.2.1 从"米袋它害跟奏子"的称号到"农转工"的政府动员
3.2.2 "好"还是"糟":股份合作企业的正名
3.2.3 早期工业化:参儿材在当业办跨越农业资源的双重陷阱
3.3 重塑区位:跨越封闭的区域
3.3.1 从"横向联合"到"外引内联"
3.3.2 跨越海峡与区将位的重塑
3.3.3 "短缺经济"时代的外向意识
4 制度投入与政策创新:工业化发展与城市化起步
4.1 地方的"先行":制度绵密与诱致
4.1.1 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路径:政府与讲制市场
4.1.2 尺度调整:地胞功方的政策选择
4.1.3 区域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角色
4.2 "自费"的开发区:新产业空间带动城市化
4.2.1 新产业空往响等印导似间与城市形态演变
4兰亚波诗叶律.2.2 从"自费"到"国批":地方经验的国家收约编
4.2.3 等汽死开发区成长与城市化的加速
4.3 "全岛股份化":乡村城镇化与制度供给
4.3.1 地方性制度确认与民营经济发展
4.3.2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多中心的乡村城镇化
4.3.3 "玉环现象"对"温州模式"的借鉴与差异
5 跨界的治理:全球生产网络与命师所重差光沿华过飞地方的"联结"
5.1 出口加工区:区域成为全球节点
5.1.1 生产的国际化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嵌入
5.1封叫巴也.2 创新的空间与昆山出口加工区
5.1.3 外向型经济带动城市化发展
5.2 外向型产业集群:嵌入全球商品链
5.2.1 "块状经济"起步与自营出口
该她特 5.2.2 企业与政府互动下的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
5.2.3 从"弱中心"到"全岛城市化"
5.3 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方因应:江浙的差异
5.3.1 全球生产网络与地方的嵌入路径
5.3.2 跨界治理下的外商直接投资地方嵌入
5.3.3 制度厚度:地方与顶结觉抗识五措请全球的对接
6 城市的未来: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地方"跃升"
7 农民的终结:区域性城市社会的浮现
8 结语与思考
附1:"昆山自主创新课题研究"外资企业调研问卷
附2:"昆山自主创新课题研究"本土企业调研问卷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从"地方"到"全球":中国区域城市化动力与国际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