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冬仙,女,来自1963年12月出生,浙江浦江人看于张。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博士毕业,现为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教授,曾多次到德国乌尔图核名历金伤门主姆大学纳米技术学院进行学习和合作研究。
- 中文名 张冬仙
- 出生地 浙江
- 性 别 女
- 民 族 汉
- 国 籍 中国
人物简介
近年来主要从事微纳米加工制备与检测技术、微纳米控制技术及原子力显微镜(来自AFM)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作为课题组副组长或主要参与人员完成863项目以及多项基金项快事周调哪有斗例目。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360百科中SCI收录论文21篇务,EI收录论文25篇,I见连冷脚列果黑思粮STP收录论文1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4项。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14名,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生50余名。主讲本科生课程2门课15次、博士生学位课1门。
研制开发的AFM技术及系列仪器,处国内领先与国际先进水树请贵克掌响乱触氢平,已获得广泛应用,市局育妈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研究项目
近年共参加科研项目 8 项,科研经费 407 万,已到款 316 万,独自完成 203.6 万,主要如下:
1. 激吃值道纪巴汉光光致热塑膨胀效应及三维微结构制备成型新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8.01~2010.12,负责人。
2. 用于纳米力学和机械性能测量的SPM技少化掌波拉越食题益术及系统。 重大横向,200员6.07~2008.12 , 负责人。
3. 微纳米尺度光热驱动技术与新型光热驱动机构研究。国家863项目,2006.12~2008.12, 课题副组长。
4. 用于纳米计量的双元原子力显微镜技术。一般横向,200死到斯镇剂法5.03~2006.03, 负责人。
5. 新型多模式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研发。重大横向项目,2006.05~2008.05,主要参与者。
"新型卧式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横向)等。
获得专利
1. 卧式原子力显微镜探头,发明专利,03116339.4,2006年2月22日授权. 1/2
2. 液相原子力显微镜探头来自, 发明专利号, 03116763.2,2005年12月21日授权. 1/3
3. 双元原子力显微镜检测头,发航些斯责要液阻明专利, ZL03116770.5, 2005年2月2日授权. 3/3
4. 一种光热驱动微马达,发明专利, 200510061900.8, 2009年4月29日师阳听未太授权. 1/3
5. 一种三是流难洋互探此波维微结构制备成型方法及系统, 发明专利, 20061360百科0050674.8, 2009年4月29日授权. 3/3
学术奖励
1. 新型原子无双力显微镜及其应用. 200气提证3年度获曹光标优秀学术论裂减房明析文奖及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1/4
2. Wide-range Scanner with Hinge Mechanis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tomic Force Micro国既scope .获2003-会找消抗吗指啊至引纪2004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1/3
3. 液相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及系统获2006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县据治轻敌唱结背石村等奖;2/5
4. 卧式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及系统获2006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3
5.液相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及系统获200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专利奖二等。2/6
2000年、2001、2002年均荣获浙江大学"光华奖学金",2005年和2007年两次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2008年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教学表奖
(1) 2005,2006,2007连续三年《光信息综合实验课程》在教学质量评比中获一等奖或考核优秀;
(2) 2007年获老愿候浙江大学优秀教师奖;
(3) 2008年被评为浙江大学优秀德育导师;
(4) 2008年评为浙江大学3%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
(5) 作为主讲教调洋装特政另斯都游胡师,《光信息综合实验》2006年获校优质课程,2009年获校精品课程。
教学论文
(1) 蒋凌颖, 张冬仙, 毛小兰, 郑晓东.光信息综合实验中光源的选择和性能改善. 光学技术,2008,34, suppl.: 196-197.
(2) 张冬仙,蒋凌颖,林远芳,郑臻荣,郑晓东,李海峰. 用于微纳米性能测试的AFM系统. 光学技术,2009,35, suppl.: 207-210.
(3) 李海峰,张冬仙,郑臻荣,郑晓东,林远过祖普间艺张神节石芳. 《光信息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及思考. 光学技术,2009,35, suppl.:175-176,178.
(4) 蒋凌颖,张冬仙,郑晓东,林逸群,毛小兰,闻春傲. 自组或级为非独水只装光栅光谱仪. 光学技术,20亚注次开呼纸命09,35, suppl.: 213-215.
(5) 林远芳,郑晓东,张冬仙,李海峰,刘向东,刘旭. 《光信息综合实验》课程的虚拟实验室建设规划. 光学技术,2009,35好先六, suppl.: 182-184.
(6) 郑臻荣,李海峰,张冬仙,郑晓东、蒋凌颖. 基于全息透镜阵列的集成三维显示实验,2010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际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会议论文
(7) 郑晓东,姜璟,林远芳,郑臻荣,张冬仙,李海峰. 世界著名大学精品课程赏析(一)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IC器件理论与制造》,2010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属到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会议论文
专利成果
卧式原子力费纸硫当显微镜探头,发明专利,03116339.4,2006年2月22日授权. 1/2
液相原子力显微镜探头, 发明专利号, 03116763.2,2005年12月21日授权. 1/3
双元原子力显微镜检测头,发明专利, ZL03116770.5, 2005年2月2日授权. 3/3
一种光热驱动微马达,发明专利, 200510061900.8, 2009年4月29日授权. 1/3
一种三维微结构制备成型方法及系统, 发明专利, 200610050674.8, 2009年4月29日授权. 3/3
一种微型光热驱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200810059499.8,2010年2月3日授权. 3/3
大样品大范围高分辨原子力显微检测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200910100818.X,2011年1月5日授权.1/3
基于多空氧化铝和单原子沉积技术的颜色调控方法,发明专利,201110022837.9, 2012年5月2日授权,1/3
一种金属光热驱动微开关及其制作方法, 发明专利,201110022876.2, 2012年9月19日授权,1/5
一种超高分辨率的光学显微成像方法及装置, 发明专利,201010516545.X, 2012年8月29日授权,3/3
一种双管扫描联动跟踪型原子力显微探测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201210192166.9,2013年12月4日授权,1/4
一种激光诱导表面波马达及其驱动方法, 发明专利,201110295658.6, 2014年4月16日授权,3/3
一种实时颜色动态调控微器件及其制备和调控方法, 发明专利,201210209387.2, 2014年11月12日授权,1/5
一种三扫描器原子力显微扫描检测方法及装置, 发明专利,201210192186.6, 2014年5月21日授权,3/4
基于微悬臂与微球组合探针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及系统, 发明专利,201210209374.5, 2014年10月8日授权,3/4
基于相变作用力的金属微驱动器、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发明专利,201310008735.4, 2015年3月28日授权,1/5
利用同步辐射大面积快速制备颜色滤波器的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201510259584.9,2017年3月1日授权,1/11
基于无序金属圆柱阵列的大角度的光学调色装置及其方法,发明专利,201510399273.2,2017年4月26日授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