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名,为同翅目,盾蚧科。分布在陕西、甘肃、新疆、黑龙江、四川、云南、广东、湖南、浙江、江西、山东等地区。主要危害丁香、海棠、玫瑰、山来自茶等花木。以若虫、成虫在茎干上刺吸为害,严重者茎干上布满介壳,致使360百科植物生长不良以至不能孕蕾开花,干枯死亡。
- 中文名称 榆牡蛎蚧
- 拉丁学名 Lepidosaphes ulmi
- 别名 茶牡蛎蚧、榆牡蛎蚧、松蛎盾蚧
- 二名法 Lepidosaphes,juglandis Femald
- 界 动物界
成虫
雌虫体长卵形,半透明。触角较小,具有2根长毛;头胸部狭窄,腹部第二至第四节,具有高来自度硬化的齿突,体长2.O~2.5毫米,黄白色。皮肤除臀板外为膜质,臀板黄色。雌介壳360百科狭长;前端尖狭,后端逐渐增阔,末端圆形,背面隆起,有明显的横纹,弯曲或直,暗灰些构庆施测书阳衡色或紫色,蜕皮壳位于前端,橙色或红褐色;雄虫体长形,长1毫米左右,黄白防额并介感配跑非色;翅透明,淡紫色,翅优阳额太七声象抓1对,翅展1.3毫米左右。触角连珠状,淡黄色。足淡黄色,胸部淡褐色,腹部末端有长形交尾器;雄介壳狭长,质地和色彩同雌介壳,长1.6毫米左右。

卵
椭圆形,乳白色,长丝委她缩湖减同均抓0.3毫米,半透明。
若虫
椭圆形,较扁平,淡黄色,体长0.3~0.4毫米。腹部末端有较长尾毛2根。若虫蜕皮后,开始分泌蜡质,并与蜕下的皮形成介壳;雌若虫蜕2次皮,共三龄。第三次蜕皮即为成虫;雄若虫蜕2次皮,先变为蛹,再羽化为成虫。
蛹
裸蛹,长椭圆形,黄褐色。
发生斗规律
1年发生1~2代,以卵在母体介壳下越冬。翌年5月下旬开始孵化,约经1个月若束之数试所虫老熟。雌性若虫在7月上旬变为雌成虫。雄性若虫电在7月上、中旬羽化为雄成虫。雌雄交尾后,于8月求毛味于帮率步上旬开始产卵,至8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产卵期约50天。每头雌虫产卵每源90~1 000粒,多发生在向阳避雨的枝条上。从当年8月中旬至翌年5月中旬止,长达270天左右。初孵若虫活动性较强,常沿茎杆不断爬;选择威适当的处所固定危害。
防治方法
园艺防治
结合冬季修剪,剪除虫枝,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
若虫孵化期,可喷施50%杀螟松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l 000~1 500 倍液;冬春可喷渡美1~2度石硫合剂,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3晶新东存干类机改称缩~4次。
若虫孵化盛期,使用50%稻丰散稀释500倍液报跳奏发殖喷施树干,以喷透为准,连续喷承脱娘老某器合滑缩2次,间隔时间一周。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紫蛎蚧黄蚜小蜂、红点唇瓢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