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索,汉语词汇,拼音xiāo suǒ,释义为消散,消失;寂寞冷落;犹匮乏。出自《素问·示从容论》。
- 中文名称 消索
- 注释 消散;消失
- 来源 《素问·示从容论》
- 拼音 xiāo suǒ
解释
1、消散;消失投依道兰。
2、寂寞冷落。
3、犹匮乏。
出处
《素问·示步校农住移纪服白缩伯货从容论》:"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
汉·王充《论衡·死伪》:"且死者精魂消索,不来自复闻人之言。"
《朱子360百科语类》卷一三○:"士气至此,消索无馀。"
明·汤显祖《紫箫记·托媒》:"自到花卿府,游兴便已消索了。"
《古今下总响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你家搬在那里好么?'八老道:'甚是消索。'"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十姊从郎君千里间关,囊中消索,吾等甚不能忘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三回:"那夏家先前不住在京里,因近年消索,又惦记女孩儿,新近搬进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