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1系列主战坦克是韩国陆军一型现役主战来自坦克,由韩国现代精密工业公司采用美国通绿急进用汽车技术合作生产研发,于美国M1A1主战饭调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成,其总体布置与M1A1主战坦克基本相同,外形相似。
- 中文名 K1系列主战坦克
- 外文名 K1 series main battle tank
- 中文名 K1系列主战坦克
- 英文名 K1 series main battle tank
- 韩文名 K1 시리즈 주전 탱크
研发情况
惨痛教训
在20世纪50年代来自初的朝鲜战争中,战争初期韩国军队没有装备一辆坦克,朝鲜依靠T-34/85坦克,直接推进到首都汉城。后来,美国从日本迅速运来了美制M4"谢尔曼"坦克,但其性能却逊色于苏制T-34坦克。360百科直到美军提供了威力强大的反坦克火箭筒和M26"潘兴"坦克,韩军才消除了对T-34坦克的恐惧感。在惨痛的教训面前都艺概田,韩国陆军深刻认识到,坦克质量的缺陷不仅会在作战中造成失利,而且会严重影响军队的士气。
朝鲜战争后,朝鲜大规模生机衣产和装备苏式坦克,到20世纪80年代,外界估计朝鲜人民军有2000辆略长左右的坦克。而当时韩国仅有美国援助的300辆M47、950辆M48坦克,数量和质量都落后于朝鲜。韩国面临着沉重的北方装甲压力。
外部援助
20世纪60料顶重一工想践年代开始,韩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决定开始研制国产主战坦克。由于坦克是复杂的机械化武器装备,这对于毫无研制经验的韩国工业界而言谈何容易,他们根本不具备从零部件设计到整车制造的经验和条件。为此,韩国决定求助于拥有丰富坦克研制经验的美国坦克制造商。1979年,韩雷督火发触国向美国和德国四家基组端公司发出"委托设计"招标书,即韩国"给指标、选配件",中标公司负责"设计、调试、兼容",帮助韩国在本土现代汽车集团建立生产线来组装。
研制历程
1980年,韩国选定克莱斯勒公司的子公司克莱斯勒防务公司,与其进行新型主战坦克的合作研制,基本战术要求和设备的选定由韩国方面听找速进行,克莱斯勒防务公司负责设外植题计定型。美国人将这种坦克称之为为XK-1或ROKIT(韩国国产坦克英文缩写)坦克。
1982年,克莱斯勒防务公司并入了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并被改组为通用动力公司的地面系统分公司。但是未对XK-1坦克项目的研制造成影响。
1983年,生产出第一辆X列策数K1样车,称为"机动性底盘实验车",用于行驶试验。该车的车体符合测试要求,由于炮塔的设计还不完善,因此在试验中只起配重作用。1983年11月,该车在马里兰州阿伯丁部早除促错春孙的美军坦克试验场进行了机动性、耐久性、可靠性等各种试语弦的段设评械直验。
1983年12歌价材欢州话月,生产出第二辆XK1样车,称为"火控底盘实验车"。吧吧星抗讲能历针站该车是用于火控实验的。1984年2月,在阿伯丁坦克试验场进行了胜块念作研先须批极宣火控实验。
1984年,XK1样车经过试验基本定型后,在韩国昌原(釜山附近)的现代车辆厂(1985年被现代精密机械工业公司合并)正式生产。首批生产型车于1985年出厂,随后装备韩国陆军。XK1坦克就是后来的K汉紧染列华岁未根伯时1坦克。
K1坦克1987年9月正式命名为88式坦克,此时已经装备了好几个坦克营。第一批210辆生产型坦克于1987年中期完成,第二批共生产了325辆。目前,共生产了大约1000辆。这些可音久迫支磁兰款矛值程坦克,成为韩国军队的主赵旧村办均察美战坦克。
命名
K1常被外国人称为"88式",这是错误的,正确名称为"88坦克"(韩文:88전차联排便海吃理别然听)。88式不但是另一种命名规则,也有别的国家的坦克以88式为名,并且与韩国军方应用美国军事设备时的命名逻辑(M#A#)无关,而且韩国军方也不会使用"##式"为装备定名。
此外,虽然K1是在1987年于韩国军方服役,但原意是当时的韩国总统全斗焕为了纪念隔年1988年即将举办的的汉城奥运,与任何编号逻辑无关。88坦克并非正式官方定名,"K1坦克"仍是对于称呼K1和其较新的衍生型K1A1最广泛使用的正式名称。
技术特点
K1主战坦克是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负责设计定型的,其车体请、炮塔外形上采取的低平、多平面的棱角组合,与美国的M1坦克的外形结构十分相似,所以,K1坦克经常被认为是M1坦克的仿制车型,曾有人将K1主战坦克描述为M1坦来自克的"婴儿"坦克。由于二者相似,以至美国《陆军》杂志1993年第10期,曾在登载美驻韩第2360百科步兵师M1坦克的地方,误用了韩国陆军K1坦克的照片。
但是韩国基于朝鲜半岛的地理特征和作战任务研制K1,使得和M1相比还是有所差异:
一、车体低矮紧凑。K1坦否映突研克与M1坦克相比,车体长缩短了44厘米,车宽减少了6 厘米,车高降低了12.5 厘米。这种小于美国坦克的车型,不仅是从韩国人与美国人平均身欢取顶们院编病下高差别来考虑,而且是从作战需要出发,根据韩国陆军"尽量用低车姿来降低坦味阳草英放济天克的中弹概率"的要求来设计定型的。
二、K1坦克采用了德国MTU柴油发动机,而没有草商采用M1坦克使用的燃气轮机。
三、K1坦克单位压力小,仅为0.87千克/平方厘米,使其能在湿地或沙地上实施机动。
四、液气悬挂装置。K1坦克采用液气悬挂和扭杆悬挂并用的混合式悬挂式乐远底杀世笔会穿二受装置。K1坦克每侧有6个负重轮,其中第3、第4、第5个负重轮采用扭杆悬挂装置,第1、第2衡鲁满之审事、第6个负重轮采用液气悬挂装置。液气悬挂装置可通过调节油量来改变车底距地面高度,因此,车体可进行前后俯仰的变换,从而有利于主炮的俯仰和射击。K1坦克主炮的俯仰角为-10度~+20度,这可有利于越出棱线以大俯角攻击位于谷底的敌方目标。朝鲜半岛多山,山地起伏多变,由此可见在K1坦克的悬挂装置上,体现了韩国独特的作战思想。
五、为适应韩国多山的地形条件和在这种地形中顺利射击,要求减轻车重以利于液压悬挂装置调整车高及车姿。K1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衡劳按与重达54.545吨的M1主战坦克相比,重量减轻了3.4吨计象鲁。
六、K1坦克前部与M1坦克前部似乎很相似,但K1坦克前部采用复合装甲的设继志切向计却比M1坦克更加先进。K1坦克的炮塔前部装甲由多个平面构成,比M1坦克更为复杂,其抗优福检主音初沙耐式弹性能也比几近垂直安装装甲尽绍践的日本90式坦克好得多。
数据规格
设游良坏唱树算实旧室计布局
K1总体设计和M1相似,乘员4人,比M1坦克更扁平、短小,车体长套罪已宣调叶表9.67米,宽3.60米,高2.25米。缩小外形除了韩国人体型小的因素外,还有韩军高层希望通过缩小外形来降低中弹几率的因素。K1虽然减重,但是车体和履带长度也盟渐目节划深缩短,单位压力为87千帕军,比M1(92.4千干评求如采胶动帕)小,和日本90式相同。K1并未采用M1的带尾弹舱的大炮塔,炮塔重量减轻,加上场打刚扩长宽高缩小,战斗重量51.1吨,比M1少3.4吨。
K1坦克采用常规结构布局,驾驶舱在前,战斗舱居中,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位于后部。驾驶员位于车体内左侧,有1扇舱盖,舱盖用枢轴固定在左侧,可向上开启。上面有3具一体式昼用潜望镜,中间1具可用被动式夜间驾驶潜望镜替换。车长配有1具法国测试仪器制造公司的独立式双向稳定周视瞄准镜(放大倍数为3倍和10倍)、1具周视潜望镜和1扇可向后开启的舱盖。瞄准镜由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根据SFTM公司的特许在韩国生产。炮长配有双向稳定的昼/夜瞄准镜,采用激光测距仪和与M1A1坦克安装的相似的热成像系统,放大倍数为1倍和10倍(昼用)及3倍和10倍(夜用)。炮长还备有1具铰接式辅助瞄准镜,由科尔摩根公司光电分部和光机有限公司提供,其放大倍率为8倍。车上的制式设备有驾驶员被动微光潜望镜、液压排水泵、加热器和乘员室及发动机室的"哈隆"自动灭火抑爆系统、VRC-947K和/或VRC-964K及VIC-7K车通系统。三防系统包括1个M8A1型告警系统和1个M13A1气体颗粒过滤器。

动力系统
K1采用动力为882千瓦(1200马力)的MB871Ka-501型8缸水冷柴油机,最初由德国MTU公司供应整机,大批量生产时由MTU提供零件在韩国组装。发动机配德国LSG3000液力机械传动装置,自动变速,操纵十分轻巧灵活,可以原地转向。K1坦克吨功率为23.5马力/吨,从0加速到32千米/小时需要9.4秒,最大公路速度65千米/小时。K1机动性超过朝鲜T-54/55、T-62。
K1的单位压力0.87千克/平方厘米,比M1(0.94千克/平方厘米)小,K1采用了独特的扭杆-液气混合悬挂系统。在K1的6对负重轮中,第1、第2、和第6对负重轮采用液气悬挂,中间的3对负重轮采用扭杆式悬挂。扭杆式悬挂系统价格便宜,简单可靠,容易维护;液气悬挂系统减震效果比扭杆式好,越野时乘员比较舒适,但是价格昂贵,需要经常补充油气,维护麻烦。因为液气悬挂,K1的坎坷地形通过能力强劲。
武器弹药
K1采用美国M68A1式坦克炮,与M1、M48A5相同,为英国L7线膛炮的美国改良版,寿命长达700发。K1主炮所用弹种同M48A5,其中主力弹种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为的穿甲厚度是脱壳穿甲弹的1.5倍。其在1000米处的穿甲厚度为450毫米,2000米处为400毫米。主炮威力足于击穿包括暴风虎之内的朝鲜所有坦克。K1携弹量为47发,比M1少8发。炮弹主要储存在驾驶员身边,炮塔吊篮内装填手前立放8发。
K1坦克的辅助武器是3挺机枪,同火炮并列安装有1挺M60E2X型7.62毫米机枪,装填手有1挺M60D型7.62毫米顶置机枪,弹药基数为8600发;车长有1挺K6型12.7毫米顶置机枪,弹药基数为2000发。炮塔顶上安装了机枪座,可从高位置实施有效的机枪压制射击,以便阻止敌步兵从近战距离上实施反坦克攻击。在炮塔前部两侧各装有1组6具烟幕弹发射器。所有的弹药,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均由韩国生产。

火控系统
韩国K1坦克上安装了第三代坦克的火控系统,主要由数字式弹道计算机、瞄准系统、传感器和伺服机构等组成,具有不论在静止间还是在行进间打击静止和活动目标的能力及夜间作战能力。
火控弹道计算机为加拿大计算机设备公司生产的16位数字式电子计算机,对各种传感器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炮长瞄准镜是休斯公司生产的,与M1A1坦克相同,内装有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和热成像夜视仪。瞄准镜为双向稳定式,在海湾战争中已经过考验,证明具有很强的夜间战斗能力和行进间射击能力。
但休斯公司的这种炮长单目主瞄准镜仅安装在初期生产型的K1主战坦克上,之后的生产型坦克换装成更先进的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热成像瞄准镜。热成像瞄准境采用了性能更好的热成像仪、二氧化碳型激光测距仪和双向稳定的主瞄准镜。该瞄准境采用了广角双目式,从而增大了视场,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辅助瞄准镜是1具8倍倍率的望远镜,与主炮并列安装。
车长瞄准镜为独立式周视潜望镜。此瞄准镜采用了法国生产的全景式SFIM·VS580-13型,不与炮塔随动,可独立于炮长瞄准镜使用,车长在射击中可实施全周观察,一旦发现新的威胁目标,可超越炮长操作,通过一个按扭就可使主炮实施跟踪瞄准射击。VS580是垂直向和水平向的双向稳定器,放大倍率可变换为3倍或10倍。
K1坦克采用的炮长热成像瞄准镜和车长独立潜望式瞄准镜,属于美国最新式M1A2坦克上首次使用的高技术设备。
防护系统
K1坦克采用英国"乔巴姆"装甲技术。韩国对其防护能力保密。有资料推测其正面防穿甲弹能力相当于400毫米垂直均质装甲钢水平,能有效防护T-62以及改型的主炮。K1无激光告警装置。车内有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灭火剂为哈龙1301,无毒,可在100毫秒内将车内明火扑灭。
K1系列种类
K1A1主战坦克
K1A1在2001年10月13日公布,外型类似K1。K1A1坦克的主要特点是用120毫米火炮代替K1坦克的105毫米火炮,外观上除了炮管显得粗一些、火炮根部有圆型护盾外,其它基本没有变化。其车宽、车高与K1主战坦克完全相同,只是车长(炮向前)由7.67米增至9.71米。战斗全重增至53.2吨。
K1A1坦克的火炮是美国的M256型120毫米滑膛炮。这种火炮与美军M1A1坦克的相同,两者的弹药具有通用性。虽然K1坦克换装了120毫米滑膛炮,但炮塔基本上没有变动。M256型120毫米滑膛炮为经特许由美国生产的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Rh-120滑膛炮,它可以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空心装药破甲弹,弹药基数32发,比K1坦克少15发。
除更换主炮型号外,K1A1还升级了火控系统KGPS(韩国炮手主瞄器Korean Gunner's Primary Sight)KCPS(韩国车长主瞄器Korean Commander's Panoramic Sight)和32位元弹道电脑、更耐用的引擎,行进间射击命中率可到90%最高到98%,改良装甲等同于M1A1同级可以防贫铀弹。车上还有二氧化碳激光测距仪。发动机室内的自动灭火系统也作了改进,其开关的打开由传感器丝改变为热电偶。
出口型K1M主战坦克
当K1坦克投产后,韩国就有了向外国出口的意图。为参加马来西亚主战坦克的竞争,韩国根据马来西亚的要求,对K1坦克进行了一些改进。K1M坦克便是这种改进后的出口型坦克。
K1M主战坦克,战斗全重、单位压力及车宽较K1主战坦克都小。K1M主战坦克仍采用105毫米线膛炮,弹药基数41发。K1坦克使用的是二氧化碳型激光测距仪,而K1M主战坦克装的是喇曼频移激光测距仪。此外,K1M主战坦克还增装了空调系统和激光告警系统。
未来规划
K1系列将持续在韩国军服役量产,预计K1A1和后续K1A2将替换所有旧式美制M47和M48坦克,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预计将有1027辆K1和484辆K1A1已经下订单,这是韩国的"黑豹专案"陆军大换装计划。但是随着新型K2系列主战坦克的批量服役,韩国军方也会削减自身所拥有的K1系列主战坦克总量。
变型车辆
目前,K1系列主战坦克车族中的变型车辆主要有K1装甲抢救车和K1装甲架桥车。
K1装甲抢救车
该车由韩国现代精密机械工业公司同德国马克公司合作,在K1坦克底盘的基础上研制而成。德国马克系统公司负责抢救设备的设计和生产,现代公司负责将抢救设备安装到底盘上,然后将整车交付给韩国陆军。
K1装甲抢救车有4名乘员,重51吨,当携带一套动力装置时重56吨。车上装有1挺车长操纵的12.7毫米机枪。车上的标准设备有前置推土铲/驻锄,有钢绳长度为150米的主绞盘和安装在车体右前侧的吊臂、最大拉力为35吨(带滑轮时为70吨)。行军时,吊臂靠放在车体的右侧,最大起吊重量为25吨,吊臂仰角为70度,旋转角度为270度。车上还有辅助绞盘、辅助动力装置、电动套筒扳手和焊接设备。K1装甲抢救车不仅完全能够吊起K1坦克的动力传动装置,而且还能够吊起整个炮塔。
K1装甲架桥车
该车由韩国现代精密机械工业公司和英国的维克斯防务公司联合研制。桥体和架桥系统由英国制造。
K1装甲架桥车采用K1坦克的底盘和传动装置,在车体上安装了两节构成的剪式桥。桥长22米,宽4米,桥体自重12.9吨,架设时间为3分钟,收桥时间为10分钟。架桥跨度为20.5米,可以保证60吨重的车辆安全通过。
该车战斗全重53吨;乘员2人,包括车长和驾驶员,车长位于车体顶部的指挥塔下面。车长指挥塔上装有1挺7.62毫米机枪,车体前面装有1具烟幕弹发射器。该车还采用了乘员集体取暖系统,但"三防"设备却是个体式的。另外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安装在动力舱和乘员舱内。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韩国K1系列主战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