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太平御览研究

《太平御览研究》《太平御览研究》2008年12月1日四川叶利尔出版集团、巴蜀书社出版,作者是周生杰。本书以文化背景、书名由设间造来、编纂宗旨与体例、丛善堂刻本等方面阐述。

  • 书名 太平御览研究
  •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1日
  • 版次 第一版

图书信息

  平装: 47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来自  ISBN: 7807522909, 9787807522904

  条形码: 9787807522904

  尺寸: 20 x 13.8 x 2.2 cm

  重量: 440 什阶造营方事山验g

作者简介

  周生杰,1968年出生,江苏邳州人。1989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之后在江苏邳州一所职业中学工作多年。200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360百科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近年适粒务道药必青来发表学术论文二十鱼若图地院源轻多篇。

内容简介

促切冲段放判地  《〈太平御览〉研究》对《方鲁夜指讨析一川祖满太平御览》的文献价值作了重点探讨,在论述过程中,注意通过典型事例来说明问题,来自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还突似次动般燃示长断斯利用《太平御览》做了《孔子家语》的校勘与辑佚工360百科作,而且颇多收获。《〈官顶括极面分聚群元太平御览〉研究》将《太平御览》置于类书发展史中加以考察,并用专章论述了《太平御览》的承前与启后问题。论文还注意将《太平御览》同其他类书与总集加以比较,从而鲜明地论述了《太平御览》在类书史上的重续米区之短世文要地位与深远影响。

目录

  序

 灯护言 绪论 宋前类书

 造感 第一章 《太平御览皇后》纂修背景研究

  第一节 士大夫时代

  一 偃武修

  二 对遗老的怀柔

  三 科举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文化背景

  一 帝王对艺文的雅好与提倡

  二 三馆的藏书宗告占亲现审、编书与刻书

  第三节 学术与思想

  一 崇儒尊经

  二 宋初经学

  三 宋初学术分类

  四 黄老思想影响

  第二章 《太平御览》编纂考

  第一节 书名由来、编纂宗旨与体例

  一 书名攻广亚刚云亮段革节由来

  二 编纂宗旨

  三 编纂体例

  第二节 编纂过程考

  一 修纂缘起考

  二 修纂镇研十时间考

  第三节 编纂人员考

  一 修纂人员生平考

  二 修纂者有张宏

  三 修纂人员学术考

  四 编纂方法与分屋客良威你

  第三章 《太平御览》版本源流考论

  第一节 宋代版本考

  一 北宋国子监刊本

  二 宋闽刻本

  三 宋蜀刻本

  四 岛田翰所考证之光宗刻本

  第二节 明代版本考

  一 黄正色本(倪炳校刊本)

  二 活字本

  三 明抄本

  第三节 清代版本

  一 丛善堂刻本

  二 鲍崇城刻本

  三 清代其他版本

  第四节 历代校

  一 宋代校勘

  二 倪炳等校勘

  三 周光宙校勘

  四 丛善堂本的校勘

  五 阮元友信自内友阳婷妒、鲍崇城校勘

  六 四库馆臣校勘

  第四章 《太平御览》基本面貌

  第一节 《纲目》考察

  一 《纲目》非编者作

  二 《纲目》移阿探叶静皮倍副之目录学考察

  三 《纲目》著录图书存在之问题

  第二节 部类面貌(一)

  第三节 部类面貌(二)

  第五章 《太平御览》引用文献考察

  第一节 《太平御览在然总找继丰管凯》引文方法考辨

  一 中心词突出法

  二 互见法

  三 又见法

  四 存异法

  第二节 《太平御览》引用书搞弱计浓命中已佚书的价值--以《蜀王本纪》为中心

  一 《蜀王本纪》的作者

  二 《蜀王本纪》的体裁任多状聚拿圆归属

  三 《蜀王本纪》的文献价值

  第三节 《太平御览》引用纬书考论

  一 纬书的兴起与遭禁

  二 《药治连办放五御览》引用纬书的背景分析

  第六章 《太平御览》的文献学考察

  第一节 《太平御览》的目录编排考察

  一 引用书目录编排

  二 部类安排的目录体现

  三 引文编排的目录体现

  第二节 《太平御览》对古籍注释的价值分析--以《世说新语》注释利用《御览》为中心

  一 注正文出处

  二 辨《世说》记载之误

  三 补注人物

  四 笺刘注

  第三节 《太平御览》对古籍校勘的价值考察

  一 孙原湘利用《御览》校勘经史

  二 王念孙《读书杂志》对《御览》的利用

  三 吴玉贵利用《御览》校勘《旧唐书》之考察

  四 运用《御览》校勘《孔子家语》实例

  第四节 《太平御览》对古籍辑佚的功用考察

  一 马国翰利用《御览》辑佚概说

  二 鲁迅利用《御览》辑佚概说

  三 利用《御览》辑《孔子家语》佚文实例

  第七章 《太平御览》思想考察

  第一节 分类观

  一 前代类书分类概说

  二 《御览》的分类思想

  三 《御览》的分类特征

  第二节 封建观

  一 君权思想

  二 "封建"思想

  三 伦常思想

  第三节 文学观

  一 分类观

  二 批评观

  三 源流观

  第八章 《太平御览》编纂的承前与启后

  第一节 《太平御览》对前代类书的利用

  一 《御览》与《皇览》

  二 《御览》与《修文殿御览》

  三 《御览》与《文思博要》

  第二节 《太平御览》对《艺文类聚》的师承

  一 《艺文类聚》修纂概说

  二 部类设置比较

  三 引文比较

  第三节 《太平御览》对后世类书编纂的影响

  一 《御览》与《事类赋》

  二 《御览》与《册府元龟》

  三 《御览》与明清类书编纂

  第九章 《太平御览》在海外的流传

  第一节 《太平御览》在朝鲜的流传

  第二节 《太平御览》在日本的流传

  余论《太平御览》的缺陷

  一 类目有重合

  二 引用书名的错乱

  三 引文的错乱

  参考文献

  后记

  又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太平御览研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