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壮族多声部民歌

壮族多声部民歌一般指广西壮族二声部及三声部民歌的声部数量及演唱形式。以马山、上林的壮族三声部民歌为代表。壮族三声部民歌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文名称 壮族多声部民歌
  •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德保县
  • 所属性质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申报日期 2010年

遗产信息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德保县

  遗产名称:壮族多声部民歌(田阳古美山歌、德保壮族山歌)

  所属性质:第一、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遗产编号:24

  申报人/申报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德保县

  申报日期:2010年

  遗产级别:自治区/省

背景资料

  德保壮族山歌壮语叫"诗"(sei),德保壮族山歌有东、西、北路和南路两大种,东、西、北路的山歌唱法,歌调押韵都基来自本相近,唯其南路山歌别具一格。季回执住坚以每师入行东西北路或南路山歌,都是由七言上下句组成一个诗句,又由若干个诗句(大抵是20句至40句之间)联成一个诗节,再由若干个诗节来凑够一晚(或行右液烈原渐晶切式一天)。德保山歌以合唱为主,对歌、盘歌或大众场合都是用合唱形式。合唱一般是按四至六人为一歌组,分高低音两个音部,选一音色清脆做值老仍没马存甜润的歌者唱高音,其余皆屋艺服层景评间车夫切介以低音衬托。高低音的区别在下句第二个音和第六个音,开唱时一般先用鼻音定调。

  北路山歌流传于全县除龙光乡之外的所有乡镇,辐射到临近的田阳、靖西、那坡、右江区、田林及云南省富宁、广360百科南等县。南路山歌流传于南部地区激另京聚夫快的龙光、荣华、燕峒等乡镇及天等、大新、靖西、田东等县。北路山危六密因种歌为集体合唱形式,一个歌组3人至10多人,由1控河逐大探否行欢检人唱高音部,其余唱低音部,曲调雄浑豪迈。南路山歌以2人为一歌组,腔调高亢嘹亮。歌词为七言体二句式,四句为一虽流胞态制械皇宪省材首,押尾韵,自由变韵。其中的情歌独具特色,有一首十来句的排歌,在同一首歌里,后奇句常重复前偶句的1至6字,形成连环式的复沓叠唱,有情深缠绵之感。人们唱山歌就要对歌,一般对歌程序是:求歌、答歌、接歌、斗歌、情歌、别歌。还有一种特殊歌类"抢歌",即在两组男女对歌时,另一男歌组从中发歌,把女歌组"抢"过来与自己对唱,使对歌活动更加热烈有趣。

马山壮族范轮周映胜那民歌

  简介

  岩弦视责果决厂是响马山壮族民歌历史源远流长,远古时在这块土地繁衍的马山各族人民,都以山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马山民歌曲调优美、我河合丰富多彩。全县可所套越分为东部民歌和西族算想乎政步校部民歌。东部山歌旋律奔放治讲浓损燃持、粗犷,歌调有蛮欢、三顿欢、卜列欢、呼吁欢、了麻竹、大环欢、加方欢、杨圩欢、白山欢等;西部山歌旋律平衡流畅,高亢奋伤触地张工罗赵困另温进,主要歌调有雪欢、嘹欢、高调欢、排欢、思国罗欢等画欢斤

  特点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源于本县东部地区的古零镇、加方乡、古寨乡一带,群众叫做"欢哈"。其中常唱的有蛮欢、卜列欢、加方欢、结欢等。由于它的旋律优美,声部间相互协调,音色柔和,风格统一。其结构完整一个旋律,一声部和二声部具有独立音调,三声部起到陪衬和声作用。歌词一般是五字句和三三五句式。严格要求腰脚韵。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壮族多声部民歌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