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花果山峡水帘洞

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城东南25公里的阎家乡付堡村以东,沿着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行6公里,就来到远近闻名的佛、道教洞窟--花果山峡水妈终得深曲回载温乙帘洞。

  • 中文名 花果山峡水帘洞
  • 著名景点 献花洞
  • 又    名 达摩洞
  • 地理位置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城东南

介绍

  两洞窟开凿在长约1公里、高30多米的山崖上,名为"水帘洞""达摩洞"(有时亦称"献花洞"),两洞各深5米,高有怎牛云威庆还且阶约4米,宽约10米。山上有桃树、杏树。每到春季,野花满山,姹紫嫣红,处处弥漫着浓郁的花香。一到雨季,洞窟前父完占另示珠帘垂挂。

花果山峡水帘洞

  水帘洞之巅的山崖上建有一座简易玉皇宫小亭。由于来自山崖陡峻,只能抓着铁索攀云梯到达。献花洞曾经为然服和尚的住所。洞内现遗存有两口铁钟,上面铸文:"清水县漆马营有花果山,水帘洞一处,达摩洞一处,住持僧人大和尚然服。康熙三十一年360百科吉日造。"另遗有一台钟磬,镌刻"然服和尚"。

历史

  花果山峡水帘洞,相传始凿于唐代。水帘洞、达摩洞内壁遗存的飞天壁画,越裂话受俊秀飘逸,绚丽多彩,酷似唐代的壁画艺术风格。洞内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等数十身泥质塑像,惟妙惟肖,各有风姿。玉皇宫内的玉皇大帝塑像仪态开出歌李质针间剧端庄。可见,当年这里接卫氢获也曾气魄不凡。

  据洞内两口铁钟所铸文字记载,洞窟佛事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由然服和尚主持。相传康熙年间(1662年-1723年),有位屡考不中的秀才,看破红尘,四处云游,当他来斯印过待到张家川县花果山水帘洞时,被这里的自然美景和宗别信居向教艺术所吸引,便削发定居诉史,法号"然服"。为筹集资金,购置佛事用具,他常牵一只白犬,四处奔走,多处化缘,使这里的佛事活动出首民律领危现了一个鼎盛时期。欢剧成须若问极态鲜官他经常在洞内舞刀弄棒,练功习武,坐禅修定,从未间断。据说,然服和尚到百余岁尚鹤发童颜;他早晚洗脸洗手的小溪具有明目清肺、祛病延年之功效,成为一方神水。后来,当地人常饮此水以求治百病。

  经过千百年时光,洞内的壁画和塑像在战争和"文革"中屡遭浩劫,已荡然无存。如今这里经当地群众两次维修,在水帘洞、达摩洞前首短内烈连华封重妒态又新建了一座观音殿,还修建洞庭山门一座。每年农历正月初十举行传统庙会和三月初三的桃花会,届时人谁图居笑春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烧香拜佛,祈求幸福安康。

  花果山峡水帘洞不仅是一处佛前权火致放国互计川状只、道教圣地,还是一处绝佳的区水自然景观。它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山,中间有一狭窄的山口,蜿蜒的溪水东流而下。山上灌木密布,松柏葱笼,以山桃树为主。春季来到这里,桃花盛开,漫山遍野浓香袭人。雨季更是别有景致,水帘洞、达摩洞洞前飞流直下,烟雨缥示普云座孩食例官呼城缈,宛若人间仙境。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花果山峡水帘洞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