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名,为双翅目,潜蝇致算笔际超剧以乡策科。分布在中国的华北、西北地区;主要为害葱、洋葱、韭菜等蔬菜。幼虫在叶组织中蛀食成隧道,呈曲线状,严重时成乱麻状,影响作物生长。
- 中文名 葱潜叶蝇
- 拉丁学名 Liriomyza chinensis (Kato)
- 别称 葱斑潜蝇、韭菜潜叶蝇,肉蛆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形来自态特征
成虫
体长2mm,头部黄色,头顶两侧有黑纹;胸部黑色有绿晕,上背淡灰色粉,肩部、翅基部及胸背的两侧淡黄色;翅脉褐色,平衡棍黄色。

幼虫
体长4mm,宽0.5mm,淡黄色,细长圆筒形,尾端背面有后气门突1对;本壁半透360百科明,绿色,内脏从外面隐约可见。
蛹
体长2.8mm,宽合协黄0.8mm,褐色,圆筒形略扁,后端略粗。
发生规律
在辽宁省南部及华北地区1年发生4-5代,江西省12-13代,福建省13-15代,广东省18代,且世代重叠发生晚甲斯渐。以蛹越冬或越夏。成虫活泼,飞层儿余贵绍眼吧顾取载顶翔于葱株间或栖息于叶筒端。幼虫在叶组织中的隧道内能自由进盐超易取构缺退,并在叶筒内外迁移为害部位。在银川地区7-8月间盛发,为害严重,直至9-10月间尚继续为害,被害叶筒率常达80%,致使葱株枯萎。成熟幼虫即在同化演假试英实再律仅最蛀道中化蛹。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保护无虫区,严禁从有虫地区调用菜苗。
2、加强肥水管理。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适时灌溉,培育壮苗。
3、发现受七补室包苦才害叶片随时摘除,集中沤肥或掩埋。收获完毕,田间植株残体和杂草及时彻底清来自除。
药剂防治
1、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利用其对甜汁的趋性,可用甘薯、胡萝卜煮汁按0.05%的比例加晶体敌百虫制成诱杀剂,按每误垂命平方米有1个诱杀株的比例喷布诱杀剂,可每隔3-5天喷1次,共喷5-6次。
2、当幼虫开始为害时,及时用40%乐果乳油和80%敌敌畏乳油(1:1)对水2000倍液除治。如用25%喹硫磷乳油2000倍除虫,须在收获前15天停止使用,以免商品菜残毒360百科超标。
常用药剂
敌百虫、乐果、敌敌畏、喹硫磷。
为害特点
葱潜叶振刘整术临扬右蝇以幼虫在叶片组织中潜食叶肉,形成迂回曲折虫道,呈曲线状或乱麻状,被害处仅剩上下表皮,严重时可使全叶枯萎般须密考城行落,产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