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是浙江师范大学下辖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组建于2006年4月,秉承"融汇中外,博通古今"的搞百代专级某滑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来自有深厚汉语文化基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为己任。

学院现有教职工45人,专职教师33人(含2名外教),双龙学者1名,教授6名,博导2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7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占80%, 6个月以上境外进修、访学经历教师比例达60%。学院现有两个系:汉语国际教育系和汉语言系;一个中心:汉语进修中心;两个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范类)和汉语言专业(商务汉语、中国文化方向);两个硕士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和汉语国际传播360百科(学术型);2019年起,在教育专业博士学位下设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形成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两个校级研究后球赵继虽修鸡钢机构:"华人华侨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和"汉语习得与传播研究所";与北京语言大剧露立于初他学联合建立了"汉语国际传播联合研究中心";建有两个高端智库平台:"孔子学院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汉办)"和"中国华侨华人(浙师大)研究中心(中国侨王究联)"。

学院学风优良,怀王课模其全食达操近几年,考研录取率30%以上,英语四级通过率100%,六级通过率80%以上,本科和研究生就业率接近100%。依托学校建立的孔子学院,每年选派数十名本硕学生赴国外交换学习和汉语推广志愿服务工作。学院已接纳来自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国际学生,2009年获"全国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 中文名称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 外文名称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 简称 国际学院
  • 创办时间 2006年
  • 所属地区 中国 浙江省

领导

  书记:陈青松

  副书记:薛切免吗又活成宜过俊强

  院长:王

  副院长:毛力群、郭建玲

成绩

还似九剂告犯服滑言紧弦  学院以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国际眼光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为目标。2002年以来,学院已接纳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乌克兰等多个国来自家和港澳台地区1500多名留学360百科生,2007年开始接收国家公费来华奖学金生。学院已经先后选送了400多名学生赴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乌克兰等国家留学深造。布除条书径友我学院致力于拓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与教育交流活动,已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4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教育行政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速孔穿买设异触冷船油两每年还与国内外合作院校联合开展境内外的语言文化夏令营,承担教育部、商务曾井难非深景尔过屋部"中非大学校长论坛"等高层援外人力资源开发项目,邀请国内外学者授课、讲学。学院已经先后在乌克兰、喀麦隆建立了孔子学院

  学生培养目标明确液跳八断拉首听供议呀愿,大部分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文秘等工作以及在国内外着局三米副继续求学深造。学生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成绩优秀,多名学生考取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研究生,其中仅2008年就有47.5%的学生考上研究生。

业介绍

对外汉语专业

  专业介绍

  对外汉语专业创办来自于2002年。该专业歌容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新专业,专门培养熟练驾驭汉英双语,能在国内外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师资,以及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具有一定实践能便力的双语双文化人才。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基本理论与知识,接受中国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西比较文360百科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熟练地掌握英汉双语,具备语言文化教学、交流与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等单位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与管理等工作。该专业于2008年被评为浙江师范大学特色专业。

  开设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通论、第二语言习得、综合英语、英语写作、英语听力、英汉翻译、英语口语、商务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年次析独率市通论、跨文化交际、米指派西方文化史、语言与文化、民俗学、对外文化传播、民间文学、国际汉学研究、文化人类学、现代艺术欣赏等。部分课程采用双语讲授。

  就业方向

  在国内外各类学校、新闻出版、将终度草部预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汉语言专业

  专业介绍

  汉语言专业(商务汉语方向)普导挥思脸他创办于2008年。该专业是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趋势下成立的一个新专业,使不离学制为四年。培养对象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具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毕业)学历的外国人或海外华人华侨。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教学原则还物半船府境即念,以汉语言、商务、中华很娘胡集反身转国社会文化为主要课程,使学生掌握较系统的汉语基本知识和商务汉语基础知识,培养具备汉语语言提可选士场能力和交际能力,熟悉中国经济和社会文化,掌握商务工存缺双学话盟作、经贸合作的基本方法,能适应现代国际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开设课程

  中国经济概况、商务文化、经需训大星阻没段远湖地了济学概论等、商务用语、商务案例、浙江区域经济等。

料植件接资力量

  据2010年统计,学院有教职员工36人(含外教)。其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组,有专任教师12名:其中副教授3名,讲师6名;所有成员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名阶密洲观简著,在读博士4名。中外文学与文化学科组共有教师6名,其中副教授4名,讲师2名;所有成员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名。外语学科组有中外教师6人,其中中国教师3名,外教3名;全部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语言学学科组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组,现有专任教师12名。教研组长为马洪海副教授。 该学科组主要承担我院对外汉语专业和汉语言(商务汉语方向)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基于对外汉语的专业需要,设有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通论、对外汉语教学法、文化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等专业课程。同时,还承担我院学生语言类毕业论文、学年论文、专业实习、各类语言知识竞赛、普通话推广、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等工作。围绕学校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教研组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便于学生接受、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获得了多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学科组经常组织多种多样的教研活动,通过互相听课、上观摩课、集体座谈和讨论等形式,不断提升教研组成员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在对外汉语专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组人员组成

  组长:马洪海

  组员:孙春颖(助理)、丁婵婵、胡小敏、贾珍妮、李姬花、刘岩、毛力群、王琳、王美华、徐丽华、郑娟曼

文化学科组

  中外文学与文化学科组主要承担《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文化人类学》、《西方文化史》、《国外汉学研究》、《对外文化传播》、《中国民俗》、《民间文学》、《华侨华人与历史现状》、《现代艺术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小说鉴赏》、《中国诗词鉴赏》、《外国文学史》等课程的教学。组长为宣炳善。

  中外文学文化学科组有校级双语课程《对外文化传播》等。

  中外文学文化学科组人员组成

  组长:宣炳善

  组员:郭建玲、郭剑波、黎亮、王逍、郑崧

外语学科组

  外语学科组现有中外教师6人,其中中国教师3名,外教3名;全部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研组组长为胡雪英。主要承担我院外语类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开设课程有综合英语、英汉翻译、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英语口语、英语听力等,同时还承担我院学生各类英语竞赛、比赛辅导和其他培训任务。

  该学科组具有较强的教学理论和业务水平。围绕学校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专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应用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体教师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打破教材与原有教学体系,灵活多样地拓展教学内容,大胆尝试新教法,并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双语双文化能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历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成绩优异。有两位学生进入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浙江赛区复赛,六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二三等奖和特等奖,八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二三等奖,一位学生获得2008年外语报刊信息采集与解码邀请赛浙江省高校决赛一等奖。

  学科组注重自身建设,强化教学研究,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成效,通过上观摩课、集体评课、学术报告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使教师整体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在担任繁重的教学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科研和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摸索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为办出特色学院,特色专业发挥积极的作用。

  外语学科组人员组成:

  组长:胡雪英

  组员:李旭、胡伟杰、Grigsby、Paul、Ronald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