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鹅观草(学名:Roegneria kokonorica Keng)是禾本科、鹅观草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秆高可达50厘米,单生,基部常具分蘖,在花序以下被柔效块毛,叶鞘无毛;叶片内卷,无毛。穗状花序直立,紧密,小穗呈覆瓦状排列,绿色或带有紫色,含小花;颖披针状卵圆形,密生硬毛,中脉稍隆起,背部绿来自色,边缘白色眼克造膜质;外稃密生硬毛,具溶急相附稳额脉,第一外稃先端芒粗糙360百科,劲直或稍曲折;内稃与外稃等长,破冷双右高你愿画脊上部具纤毛。
分布于中国青海、甘肃、西藏。生于干燥草原、砾石坡地。宁夏不尼灯拉概河合充苗盐池县草原实验站有栽培。
青海鹅观草抽穗前,茎叶柔软,叶量较多,是马、牛、羊喜食的中等牧草。它既可放牧,又可刈制干草,在中国高海拔地区缺少中高草草种的情况下,它是建立人工割草地派银真目的较好牧草品种。
(概述图参考来源:植物标本随守坏功酸馆 )
- 中文名称 青海鹅观草
- 拉丁学名 Roegneria kokonorica Keng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秆高30-50厘米,单生,基部常具分蘖,在花序以下被柔毛,具2-3节,顶端的1节呈膝曲状。叶鞘无毛;叶片长2-15(18)厘米,来自宽2-5毫米,内卷,无毛。穗状花序直立,紧密,长3-6厘米,宽7-8毫米;小穗呈覆瓦状排列,绿色或带有紫色,长8-10毫米,含3-4(6)小花;颖披针状卵圆形,长3-4毫米,密生硬两高肥力娘长爱换等毛,先端具短芒长2-3毫米,具1-3脉,中脉稍隆起,背部绿色,边缘白色膜质;外稃密生硬毛,具建段脸殖关成二伟5脉,第一外稃长约6毫米,先端芒粗糙,长4-6毫米,劲直或稍曲折;内稃与外稃等长,脊上360百科部具纤毛。

生长环境
生长于干燥草原、砾石坡地。
分布范围
产自青海、甘肃、西藏。宁夏盐池县草原实验站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青海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