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论硫中心(CHLR)成立于2008年,隶属于中央财经大学,是一个以中国人力资源、劳动力市场及其与经济发展关系为主要研究方向的院级国际性研究中心。中心招收及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中心强调与国际接轨,实施科研国际化,研究生培养以及管理国际化。
- 中文名称 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
- 外文名称 China Center Human capital and laborMarkete Research
- 成立时间 2008年3月
- 研究方向 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
- 特聘教授 李海峥
大学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创办于1949年11月6日,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1952年8月与北大、清华、辅仁、燕京四所大学经济系合并为中央财经学院,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拥有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5个试点来自项目之一"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十刑歌析自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8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2012年,学校率先成为教育部、财政部与北京市共建财经院校。 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
中心简介
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CHLR)成立于2008年3月,隶属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一个国际性的、研究中国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及其与经济发买她怎展关系的院级研究中心,同时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中心以科研主导,强调国际第化的前沿学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
(1)人力资本的形成、度量及作用;
(2)教育、健康与人力资本;
(3)人力先解束围衣星输怎资本、创新与创业;
(4)劳动力市场与政策;
(5)人口与社会保障;
(6)产业组织。
师资团队
中心纪顾问由本领域的国际著名教授担任,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enneth J. Arrow教授和James Heckman教授,以及人力资本计算方法-终身收入法创始人、哈佛源厂素大学Dale W. Jorgenson教授。
中心的教学科研团队由美国知名高校的终身教授以及留美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年轻归国学者组成,中心现有全职教师6360百科人,特聘教授6人以及特聘研究员11人。教师队伍中,特聘教授7人,副教授1人,助理教授5人。
招生培养
中心下设"劳伤查安知动经济学"专业,专适试呼仅不沉王量门培养硕(博)研究生,中心实施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及内部管理国际化。至2015年,中心已毕业博士后1人,博士生3人,硕士生5愿效笔事女7人。目前在校生40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生34人,全日制博士生6人。
学科建设
中心自2008年3月成立以来一贯秉承建立国际化研究型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中国人力资本指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这一科研项目为依托,发挥引列对色移洋年己问始进海外知名学者以及高层次人才的师资队伍优势,在现有的科学完备的硕(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完善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旨在将中心建设成为国内顶尖的劳动经济研究思观贵混机构。
中心工作强调与国际接轨,即实施科研国际化、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内部管理国际化。中心采用全英文授课,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与美国研究类高校一致。中心拥有科学完备的硕(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其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与美国研究类高校一致,并采用浓全英文授课及国际化人选著短朝请矛女谓才培养方式。
国际交流
中心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发布中国人力资本报告,召开人力资本国际研讨会,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官员与国际组织成员前来与会。截止2015年,中心已召开7届中国人力资本指数发布暨人力资本研讨会。中心顾问由Kenneth J. Arrow教授和James Heckma轻热脱记云轴n教授,以及Dale W. Jorgenson教授担任,同时中心特聘教师中还有美籍教授Belton M. Fleisher教授、Barbara M. Fraumeni教授、Patrick McCarthy教授、若田代消用积触Jeffrey S.Zaxj教授封以及高级研究员Thomas 草正丝夜是径广Dee等。
中心多位博士申请到国家留学基对倒满得下食金委专项基金出国交流学习一年;多位硕士申请到北京市留学基金出国学习交流半年。
学术研究
中心支持和鼓励研究人员积极申报各类基金及科研项目。中心现已有多项纵向科研项目获批立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课题、国家外国专家局课题、欧盟项目课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课题等。中心的标志性科研项目为"中国人力资本的测量及人力资本指标体系的构建",本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专项资金支持。
自2009年以来,中心科研团队深入研究中国国家及省级层面的人力资本测算及度量,构建相应的人力资本指数,已经形成中国人力资本面板数据库;并每年发布中国人力资本报告,召开人力资本国际研讨会。
- 新申请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人口预期寿命、退休政策如何影响职业选择---基于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计划生育政策改革及其对中国人力资本发展影响的研究--基于"单独二孩"新政的夫妻合作博弈理论和
实验分析
(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失而复得:基于我国农民工返乡对创业决策和教育代际影响的研究
(4)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创新项目
中国低生育率的微观决策和宏观政策研究
(5)应急管理项目:经济科学"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
2.在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型数据项目管理研究--项目启动评估及年度评估;
(2) 欧盟关于终身学习的研究项目;
(3)北京市 "青年英才计划"项目:利他行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资本。
3.往期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力资本指数体系完善及其应用项目;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力资本测度及指数构建项目;
(3) 欧盟关于终身学习的研究项目;
(4) 国家外国专家局--我国高校海外引进人才绩效评价机制研究;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数据建设项目管理研究;
(6) 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
(7) 国家外国专家局引进海外人才薪酬待遇制度及相关税收政策研究;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数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9)中国高校薪酬调查研究。
4.项目影响
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中国人力资本的测量及人力资本指标体系的构建"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中央财经大学的专项资助。该项目旨在建立中国第一套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本指数,定量描述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及发展动态;为更深入地研究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综合的度量指标;在实践上为政府的相关重大经济社会决策提供定量依据;同时也为中国的人力资本度量方法和指标成为国际人力资本指标体系的一部分、为人力资本作为国民账户的一部分纳入到我国国民财富的衡量体系提供前期工作。该项目由中心特聘教授李海峥主持,由人力资本收入计算法(Jorgenson-Fraumeni方法)创始人之一的BarbaraFraumeni教授,中心全职教授和特聘教授,以及中心全体博士、硕士研究生及行政人员共同参与。 (一)、论文发表及出版
·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中的部分内容,"Human Capital Estimatesin China:New Panel Data1985-2010"被该领域重 要期刊接受,China Economic Review,Volume30,September2014,Pages397–418.
·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京、津、冀对比研究"发表于北京市组织部出版的北 京市人力资源状况蓝皮书《北京人才发展报告(2013-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基于人力资本的劳动力质量地区差异"发表于国内期刊,《中央财经大 学学报》,第八期,72-80页,2015。
·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部分成果"中国人力资本的度量:方法、结果及应用"发表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 五期,69-78页,2014年。
·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的部分成果"中国人力资本的区域分布及发展动态"发表于中国经济学领域权威期刊《经济 研究》,2013年第7期。
·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的部分成果,"Human Capital in China,1985-2008"发表于该领域国际重要期刊,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SSCI源刊),Volume59(2),pp.212-234,2013。
·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的部分成果,"中国城乡人力资本及其差异研究"发表于《中国经济改革与未来发展方向- 首届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论坛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209-227。
·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的北京市部分,"北京市人力资本度量研究-J-F终生收入法的应用",发表于北京市组织部 出版的北京市人力资源状况蓝皮书,《北京人才发展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 2010年世界银行的官方研究报告《国家财富的改变》收录了中国人力资本报告的部分成果为其中一章 (World Bank.The Changing Wealth of Nations.Washington,DC:World Bank,2010)。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于中国经济学领域权威期刊《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
·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的部分成果已被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接受为工作论文。
(二)、国际国内会议
· 2015年6月16日,特聘教授李海峥受邀担任第五期"名家谈教育-常青公益大讲堂"的主讲人,进行题为"人力资本 的发展与基础教育"的讲座。
· 2015年6月6日-7日,特聘教授李海峥受邀参加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国际学 术研讨会,并作题为"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与未来经济增长"的主题报告。
· 2014年10月31日,特聘教授李海峥主办第六届人力资本国际研讨会暨2014中国人力资本报告发布会,发表《中 国人力资本报告2014》。
· 2014年8月27日,特聘教授李海峥参加由芝加哥大学主办的Symposium on China's Economy and Governance , 并宣讲论文。
· 2014年7月6日至9日,特聘教授李海峥作为大会主题发言人参加第26届澳大利亚中国经济学会的年度会议,作 题为"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Trend of China's Human Capital 1985-2010: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Education,and Population Aging."的主题发言。
· 2014年6月13日,特聘教授李海峥前往广州参加2014中国留美经济学CES会长论坛,进行特邀发言"Reform of China's Graduate Education."。
· 2014年5月28日,特聘教授李海峥应邀参加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和复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合讲座,作题为 "Human Capital Distribution and Trendin China:Where does Shanghai Stand?"的特邀发言。
·2014年5月19日至20日,特聘教授李海峥应邀参加在东京举办的第三届世界KLEMS会议,作题为"Human Capital Estimates in China,New Panel Data 1985-2010"的特邀发言。
·2014年1月3日至5日,特聘教授李海峥参加2014费城全美经济学年会,并作题为" Human Capital Estimates in China, New Panel Data1985-2010"的论文宣讲。
·2013年5月,特聘教授李海峥应邀参加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都灵培训中心与南京财经大学在南京举办的"劳工领 域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共政策"国际研讨会,并作"中国劳动力人均资本"的发言。
·2011年2月,特聘教授李海峥应邀参加美国南加州大学论坛,US-ChinaInstitute Conference on The State of the ChineseE conomy:Implications for China and the World,并作特邀发言"Human Capital in China",美国洛矶。
·2010年12月,特聘教授李海峥应邀参加了在天津举行的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年会会长论坛,并作演讲 "Human Capital and Its Contributions"。
·2010年11月特聘教授李海峥应邀在里斯本理事会(LisbonCouncil)在布鲁塞尔举办的"The High-level Working Groupon Skills and Human Capital"专题会上做了题为"Measuring Human Capital in China"的演讲。
·2010年8月,特聘教授李海峥应邀参加国际收入与财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Income and Wealth, IARIW)在瑞士举办的第31届大会,并就中国人力资本度量问题作大会发言。
·2010年5月,北京市委组织部主办的"北京市人才发展高端论坛-世界城市,世界人才"特别邀请中国人力资本 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作为大会协办单位,同时邀请中心特聘教授李海峥担任大会主席。
(三)、相关科研项目及其它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2010-2012年支持中国人力资本度量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支持该项目4年 (2013-2016),立项名称,"中国人力资本指数体系的完善及其应用"(项目号#71273288)。
·2011年中心应邀加入欧盟"终身学习、创新、增长、及欧洲人力资本轨迹"(Life-Long Learning, Innovation,Growth&Human Capital Tracks in Europe)的研究项目2012-2015,该项目成员由来自世界各地的9 个研究团队组成,共同研究微观层次的人力资本度量、形成及作用。
·2012年5月,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特邀承担国家外国专家局的项目--我国高校海外引进人才 绩效评价机制研究。
·2011年5月,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特邀承担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外智力软科学研究项目--引进 海外人才薪酬待遇制度及相关税收政策研究。
·2010年11月16日,中心特聘教授应邀在里斯本理事会(Lisbon Council)在布鲁塞尔举办的"The High-level Working Group on Skills and Human Capital" 专题会上做了题为"Measuring Human Capitalin China"的演讲;
·中心特聘教授李海峥应邀参加国际收入与财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Incomeand Wealth,IARIW)于2010年8月在瑞士举办的第31届大会,并就中国人力资本度量问题作大会发言;
·2010年5月,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特邀承担教育部十二五规划项目--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 率。
·2010年5月,北京市委组织部主办的在京召开的"北京市人才发展高端论坛-世界城市,世界人才"特别邀请 中心作为大会协办单位,同时邀请中心特聘教授李海峥主持大会;
·201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局总干事PaulSchreyer先生正式向中国国家统计局马建堂局 长致函,推荐中心特聘教授李海峥教授带领的人力资本项目团队作为中国政府的"指定代表"参加OECD人力资本合作项目。
·中心主任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福特班名家讲坛"上做了题为"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与贡献"的主题演讲。之后,《解放日报》2010年8月29日刊以整个版面发表了该演讲的内容;
·2009年,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来中央财经大学视察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工作时,肯定了中心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从人口大国转型为人力资本强国的过程,研究中国人力资本非常 重要。
·2009年,国家教育部要求中心提交2009年人力资本项目研究报告作为参考。
·2009年,中央组织部特聘顾问将中心的人力资本项目报告提交中组部作为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参考材料。
教育部多次要求中心提交中国人力资本报告作为参考材料;
就业情况
就业来自指导
中心每年邀请各行业优秀企业家、管理者和学者为毕业班学生举行就业座谈。应邀的专家学者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北大正方综合事业群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大分区分行行长、英孚(EF)前全国总裁、方舟咨询合伙人、摩托罗拉高管以及在央企工作多年的高管等。
就业360百科方向
自2008年开始招生以来,截止2015,中心已毕业博士后1人,博士生3人、硕士研究生57人。目前中心已有五届共60名硕(博)士毕业生,他们中的五名硕士毕业生分别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美国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分别就读于杨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爱荷华州立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等。其他毕业生也都找到了与之期望相符的工作。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评讨如雨银行工作或赴美深造,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进入国内高校、券商、外企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省会城市。
中心招收以及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大质条盾端仍即演校营易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率几乎达到战量附投拉百分之百。同时毕业生际解配边内从就业留京比例和赴美的学生很多。
2011-2014毕业生就业情况表 | ||||||
就业去向 | 银行 | 出国深造 | 咨询公司 | 会计师事务所 | 券商 | 其他企事包视错职但风延士业单位 |
所占比例 | 38% | 13% | 9% | 8% | 6% | 26% |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