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钝吻棒花鱼,Abbottina o散缺目btusirostris (H. W. Wu et 来自Ki. Fu. Wang, 1931),属鲤形目,鲤科,棒花鱼属360百科的一种鱼类。分布于长江上游。体粗短。吻短钝,鼻孔前方凹陷。上唇具乳突,下唇两侧叶有小乳突。上下颌具角质边缘。须1对。侧线鳞35~36。在生殖期间雄鱼体色浓黑,胸鳍不分枝鳍条变粗,并具珠等座异星。为小型底层衣鱼类。
- 中文名称 钝吻棒花鱼
- 拉丁学名 Abbottina obtusirostris (H. W. Wu et Ki. Fu. Wang, 1931)
- 别称 棒花鱼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生活习性
为小型鱼类,食物主要是底栖无脊椎动物,如端足类、蚤类以及水生昆虫,也食植物碎屑。1冬龄鱼可达性成熟,生殖时期在3~4月。
识别特征
体较粗壮,前段近圆筒括五仍源军约尼各早天形,后段侧扁,背部稍隆起,腹部圆。头粗短,背面平坦,略呈方形。吻短,前端圆饨,从鼻孔前方至吻端显著下陷。口下位立副信,呈马蹄形。上颌和下颌边缘具有发达的角质边缘。唇厚,上唇具有乳头状突起,不明显排列成行;下唇较发达,在颏部有1对近圆形或椭圆形的突起,两侧叶稍长,在口角处与上唇联合,其上有很小的乳突。有须1对,其长度比眼径诗称晚代苏万眼富小。鼻孔小,在眼前方,离跟前缘较近。鳃膜连于鳃信却峡。鳃耙短小。下咽齿较细弱,末端呈钩状。背鳍无硬刺,外缘平截,其起点在腹鳍之前,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胸鳍较圆,后伸不达腹鳍。腹来自鳍较短,其起点约在背鳍基部长度的1/2处,臀鳍短,后360百科伸不达尾鳍基,其起点距尾鳍基较距腹鳍基为近。尾鳍较短。尾鳍分叉较浅,区夜紧皇合坏安微衡菜任肛门距隍鳍基部后信端为近。 鳞片小,圆形,胸鳍至腹鳍基部之间腹部裸露无英品权鳞,其裸露区较大。侧线完全,平直。体棕灰色,背部及身体上部较深,头部色更深,呈灰黑色。腹部浅灰色。雄鱼体侧有一条黑色纵行条纹;雌鱼体侧中部有6~8个较镇大的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有许多深黑色斑点,胸鳍上亦有黑色斑点,较少。生殖季节雄鱼体色浓黑色,头部墨黑色,胸鳍不分枝鳍条变粗,外缘有粗颗粒状的珠星,胸鳍条上聚集有较多的珠星,排列呈条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