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武汉大学报学生记者团

武汉大学报学生记者团是隶属于《武汉大学报》的学生组织,以"无限视野、尽心捕捉"为宗旨,秉持"用我们的眼睛,看我们的来自世界"的理念,以《武汉大学报》、武汉大360百科学报网络版和武汉大学新闻网为依托,围绕学校的高河先波底别条委州各项中心工作、师生呢环宣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及时跟踪挖掘新闻线索,不断拓展新闻宣传的深度和宽湖收形略它批度,为塑造良好的武大形象、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 中文名称 武汉大学报学生记者团
  • 外文名称  Students' Journalist Society of Wuhan University Weekly
  • 成立时间 1984年4月12日
  • 性质 校园媒体类学生组织
  • 宗旨 无限视野,尽心捕捉

历史

  前身

  1918年5月,在国立武昌高师(武汉大学前身)校长张渲的倡导下,《国立武昌高师周报》正式创刊。自从有了校报,学生编辑与学生记者就营轴脸殖需红妒另活跃起来了,并日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武大校报在百年的风霜雪雨中几经变迁,经历着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的不同转换来自。同时学生编辑与学生记者的队伍也几经变迁,其地位和作用在不断转换。历史上,一度出现校报在一、两个兼职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全权负责的情况。几十年来,许多杰出的武大学子走入校报,在功神巴这里展示才华,得到历练。陶德麟、齐民友、杨弘远等武大的著名教授就是当时的学360百科生记者。

  武汉大学镇么余顾百居报学生记者站

  面态始吗志合庆支于改革开放后,武大校报由《武大战报》恢复到正常的发展道路上来,学生编辑、学生记者的力量也逐步恢复、发展起来。1982年,校报自改革开放以来首响季督林味红升座艺掉次出现"学生记者"称号。1983年3月,校学生会记者站成立,此为校报学生记者站的前身。

  1984月4月10日,校报编辑部的支持下,武汉大学校报学生记者站在梅园小操场正式成立,曾担任校学生会记者站留帝决单觉站长的周叶中成为首任站长。从此,校报学生编辑、学生记者组织成为一个固定雷不充什茶何石念模久快的、正式的团体,成为武大校园媒体中最显著、最重要的一支学生队伍,在武大校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记者站成立之后的第一期武汉无再水计鲁学带身子大学报

  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新闻系招收第一届学生,给校报记者站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新闻学子的加入给记者站注入新鲜的血液,学生记者的业务能力、完触早只采写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白衣飘飘的八十年代,记者站涌入大批才子才女,初步形成新闻院打头阵、文史哲成为主力军益案快备半号考演秋识的局面。编辑部张海东老师回忆起新闻系首届学生、曾任记者站站长的顾群时说:"这个异常活跃的学生采访了当时许多重大拿专承简盾流氢周宁事件,如对越自卫反击战归来的湖北籍战斗英雄在武大轰动一时的出现和讲座……"

  北大民主,武大自由。校报记者站给予学生记者们的是一片自由发展的空间。这里以文会友,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在校报得到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发展。1985年,记者站内部分成两派演复翻斤养院里磁校第回,实现了第一次职能细分群出。川蜀派专注于新闻策划和专题报道,吴越派主攻文艺副刊。在划分职能的背景后统色裂由正真增十校报人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后来加盟的摄影记者是记者站的一道崭新风景,也是学生记者中"最善于发烧属附布剂止全现美的人"。

  1998年,校团委组建新社团,记者站一部分学生记者支援"大学生通讯社"的建设,他们大多成为《珞珈青年报》早期的骨干。这充分证明了校报人的督事材记里丰波段应究派杰出能力。但同时记者站也陷入了人员缺乏、定位混乱的困难时期。如何搞好"家园"建设,团结和组织更多的学生记者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留守"校报的孙利强等成员迅速在活动室召开"梅一会议",确立了记者站的定位,即:在校党委宣传部领导下的学生团体(而并非学生社团),明确了新的目标:充实壮大学生记者队伍,逐步加强组织建设,扩大活动范围。

  武汉大学报学生记者团

  在任瑞婷、骆宏望的领导下,记者站度过了稳定发展时期。2003年,在原有的新闻部、专题部基础上,谢绍正新组建了秘书部,这标志着记者站走向规范化管理的道路。后来又相继成立拓展部和发行事业管理部。在庞岩泽、陈新广的主持下,摄影部团结上进,实力得到空前的发展。2003年9月1日,为适应工作需要,武大校报学生记者站正式改名为校报学生记者团。

  三十年风雨历程

  在长期的运作中,学生记者团继承和发扬了温馨化的工作氛围,"煮酒论英雄"的文化交流环境。在校园内集结了各个校区、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优秀人才。学生记者团经过努力的摸索,将自己的定位确定在"以服务校报、采写武大校园新闻为核心任务的展现型组织"上。记者团正式以来,校报学生记者在报纸版面上稿件占有量方面已经实现了四分之一的目标,并且时常有达到二分之一的表现。

  校报记者团在稿件采写做出优异成绩的同时,积极以学生新闻队伍的身份参与校园生活,成功开展乐山之行暑期实践活动编辑出版了文集《永远的感召--寻找武大乐山时期的故事》,组织宜昌三峡暑期实践活动,举办了"与校长面对面交流会"。2003年以来记者团还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等兄弟高校展开合作交流。

  记者团笔耕不缀,在校园新闻领域默默奉献着自己,记者团成员及新闻作品每年在"武汉大学优秀学生记者"及"武汉大学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中满载而归,也多次获评湖北省和全国的新闻奖项,三十年走过的路,是一条"闪光的足迹"。

  记者团成立以来,已锻炼成长了一批优秀的学生记者。他们中有不少就职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南都周刊》等知名媒体,更有一大批杰出团友在经济、金融、互联网、教育等非新闻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2014年记者团建团(站)三十周年,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历届校报学生记者团(站)长

  周叶中(法学院81级)

周叶中 武汉大学教授、博导,研究生院院长

  顾群(新闻系84级)

  邓峻(法学院)

陈作涛 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作涛(企业管理)

  许东(管理学院)

  秦志勇(新闻系)

  古竹(中文系)

  易栋(人文科学实验班95级)

  孙利强(历史学99级)

  李浩云(金融学2000级)

  任瑞婷(汉语言文学2000级)

  骆宏望(新闻学2001级)

  郑昱(新闻学2002级)

  谢建伟(广播电视新闻学2002级)

易栋 武大艺术学系优秀青年教师,

  邱越(广播电视新闻学2003级)

  李犁(经济与管理学院2003级)

  赵进(新闻学2004级)

  夏凌捷(广播电视新闻学2005级)

  卢眈眈(经济与管理学院2005级)

  谢柽柽(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

  刁楠(水利水电学院2007级)

  姚斌(药学院2008级)

  祁洪宇(测绘学院2009级)

  赵海燕(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专业2010级)

  聂广涛(电子信息学院2011级)

  王艳芳(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

  宣妍(文学院2013级)

  王妍(文学院2014级)

团徽

  明黄色手掌,象征着青年人的活泼和朝气;手掌张开,象征着对新闻的捕

  捉;大大的睁开的眼睛,充满好奇心,象征着年轻人的探索精神。团徽代表了我们学生记者作为校园里最具有活力、最敏锐、最具探索精神的群体。

宗旨

  无限视野、尽心捕捉

理念

  用我们的眼睛,看我们的世界

职能部门

  记者团分为新闻部、摄影部和人力资源部三个部门。各部门设有部长、常务副部长、副部长等负责部门内日常工作管理。各部门实行部长负责制。

  新闻部

  新闻报道是学生记者的首要任务。我们本着"用我们的眼睛,看我们的世界"的理念,平时围掉交读效称比绕学校的各项中心工作、师生和来自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及时跟踪挖掘新闻线索,组织精干力量进行采编报道。报道类型涉及各类校园活动、名师360百科大家、风云学子等。对考研、兼职等学生们关注的问题更是深度关注,力求真实贴近校园生活。

  漫画部

  漫画部负井威岁卫左限计责校报配图及副刊漫画,用画笔展现多彩珞珈。

  人力资源部

  负责记者团的日常管理和后勤内务,根据祖升介具体职责,又分为秘书处、活动策划组、外联组、技术组、新媒体组

发展

  永远的感召--寻找武大乐山时期的故事

  2003年正值武大一百一时周年校庆之际,在校党委"重走西迁业到轴故路"的倡导下,记者团成员利用暑期实践的机会,在队长谢绍正的带队下溯江而上料被吸,从武汉出发至四川乐山寻访抗日时期武大在乐山的遗迹,收集整理宝贵的校史资料和轶事,并且编辑出版了关于武大乐山八年的历史回顾文集《永远的感召--寻找武大乐山时期的故事》,在武大校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带领黄石日报小记者团游武大

  2011年3月26日至27日,黄石日报传媒集团近300名"希望之星"小记者来到武大,与武汉势酒着侵形得及玉固入呼大学报学生记者团成员一起,相聚美丽的樱花树下。

  300多你少我换步名黄石小记者一行参观了武大樱花以及标本馆。这些小记者及小学生来自黄石市织笔队急优底念告形补各所中小学校,他们都是第一次到武汉大学,通过这次采风活动,开阔了小记者们的视野,丰富了小记者的生活阅历。

  小报记者团成员热心给小记者们讲解武大樱花的历史,并交流新闻写作技巧,开展现场细鲜新闻采访,在樱花树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四大校媒交流会

  武汉大学报学生记者团与武汉大学广播台、武汉大学电视台、武汉大学珞珈山水BBS站并成为武汉大学四大校园媒体组织,每年度都会举行四大校媒交流会,一起交流研讨校园媒体发展前景以及表彰本年度优秀学生记者。

  天壕珞珈新闻奖

  2013九括从助未入年正值武汉大学120周年校肥脸洋育袁光庆之际,武汉大学杰老武乎般日谓息更很层出校友,大学期间曾担任当时的学生记者站(学生记者团前身)天壕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天壕低碳技术研究院院长陈作涛设立"天壕珞珈做走案新闻奖" 。每年奖励额度为10万元,用于表彰优秀学生记者及优秀新闻作品。

  三十周年团庆

  2014年正值记者团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成立了武汉大学报学生记者团团友会,广泛集结海内外团友,欢聚一堂,共叙珞珈校报时光。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武汉大学报学生记者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