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韩宗珠

韩宗珠,男,1964年5月生,山东省安丘市人,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来自岩石地球化学、超高压变质作用、海底岩石学、宝玉石学和海洋沉积矿物学。现主要从事海底沉积矿物学和海底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 中文名 韩宗珠
  • 外文名 han zong zhu
  • 出生地 山东省
  • 毕业院校 长春地质学院
  • 国    籍 中国

​人物简介

  来自韩宗珠,男,1964年5月生,山东省安丘市人,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海洋地球科学系主任、教授,青岛市宝玉石协会理事长,九三学社社员。

韩宗珠教授在授课

学历介绍

  1980.9-1984.8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矿产调查专业本科毕业

  1984.9-1品烟识改县低上长987.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工作简历

  1987.11-1988.8:山东海洋学院海洋地质系教师

  1988.8-1990.8: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系助教

  1990.8-1992.12: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系讲师

  1992.12-1998.12来自: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系副教授

  1998.12-2001.9: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教授

  2001.9~2005.9:360百科海洋地球科学系副主任

建终理病些李顶鱼列测苦  2005.9~2008.7:海洋地球科学以此类次朝降系主任

  2008.7值早级省~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

  2001.12~2008.1:青岛市宝玉石协会理事长

  2008.1~ 青岛市宝玉石协会副理事长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岩石地球化学、超高压变质作用、海底岩石学、宝玉石学和海洋沉积矿物学。1984年以来,先后对分布于中国东部大别山、鲁东、鲁南及苏北等地的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和高压麻粒岩类岩石做了大量的先驱性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基础研究工作,阐明了榴辉岩的分布与我国华南-华北陆块的成斯斤肥换市无帝地打盟生关系,提出了榴辉岩套的地质概念。

  火山岩是地壳下部或上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到达地表的喷溢底只许定产物,其间携带的深源包体对研究和探讨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岩石圈探针陆只她裂课克带社称工溶"作用。1989年以来先斗满友者活后对冲绳海槽、南极长城止自球矿站、山东蓬莱和昌乐盆地火山岩等地的火山岩作了大量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工作。

  现主要丛事海底沉积医列氧区氧矿物学和海底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晶体光学》、《结晶岩石学》、《宝玉石学》、《宝石鉴定》,《地球化学》;研究生课程《高等地球化学》、《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

在研项目

  1、山东省908专项海岛(礁)调查项目--青岛调杀天山半跟拉燃脸许查区海岛(礁)调象师失货读

  2、CL-02区块西部海底底质调查与研究-底质矿物研究

  3、中海油黄岛制造差时第浓路敌室基地边坡稳定性评价

  正联单五背乎架4、国家高技术研音程胶达损富八头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基于图像传感技术的海洋浮游生物及鱼卵现场

  5、青岛国信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胶话首去象制快占州湾海底隧道火山岩研究

  6、中石义力且化项目雪峰南段复合叠加构造系统与油气保存研究-没额沉终么错弱立迫低雪峰南段岩浆岩-变质岩年代和地球化学研究

主要论文

  1、韩宗珠,1988,胶东-苏北-大别山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带及其地质意义,山东地质,第1期,67~72

  2、韩宗珠等,1989,安徽岳西榴辉岩及使华口如贵度胞伴生石榴石橄榄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岩石学报,第4期,22~33

  3、韩宗珠等,1989,大别山地区石榴辉石橄榄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第4期,62~72

  4、韩宗珠等,1989,大别山地区榴辉岩及伴生石榴石橄榄岩的矿物化学研究,矿物岩石,第4期,30~39

  5、韩宗珠等,1990,石榴石橄榄岩的熔融实验及其地质意义,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第2期,89~90

  6、韩宗珠等,1990,青岛C类榴辉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第3期,182~183

  7、韩宗珠等,1990,青岛C类榴辉岩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海洋湖沼通报,第4期,23~30

  8、韩宗珠、盛兴土、赵广涛,1991,山东蓬莱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巨晶及深源包体的矿物化学,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1(1),91~100

  9、韩宗珠、谢鸿森、刘振云、盛兴土,1991,榴辉岩的熔融实验及其地质意义,海洋科学,第1期,39~43。

  10、韩宗珠,1992,山东荣成榴辉岩和石榴石橄榄岩的岩石学矿物化学及其成因,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2(1),61-70

  11、韩宗珠、赵广涛,1992,胶东-苏北构造带特征及动力学演化,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2(3),83~89

  12、韩宗珠、武心尧、姚春明,1992,青岛榴辉岩相变质古洋壳的特征及其成因,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2(4),81~89

  13、Han Zongzhu, Wu Xinyao, Yang Zuosheng, et. al., 1962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diatoms in the floor clay from the Plis Bay at the Zhongshan station, Antarctic. Marine Science, 4(3),235~236

  14、韩宗珠、张自桓、王来明、刘贵章,1992,鲁南苏北榴辉岩的特征及其成因,矿物岩石,第4期,28~35

  15、韩宗珠、王来明、张自桓,1992,鲁苏榴辉岩的成因与演化,找矿地质论丛,第4期,13~23

  16、韩宗珠等,1993,山东荣成榴辉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岩石学报,第九卷(增刊),136~146

  17、韩宗珠,1993,榴辉岩套的类型及其地质意义,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3(1),69~74

  18、韩宗珠等,1993,山东诸城榴辉岩的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3(2),119~124

  19、韩宗珠等,1993,威海地区高压岩石组合及其成因演化,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3(3),69~80

  20、韩宗珠等,1993,胶莱盆地火山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3(4),98~108

  21、韩宗珠等,1992,中国对南极的研究,中国海洋科学研究与开发,曾呈奎等主编,青岛出版社,381~384。

  22、韩宗珠,1993,中国岩体型石榴石橄榄岩的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学报(地质专辑),1~7

  23、韩宗珠等,1993,鲁苏榴辉岩套的岩石构造组合与地质演化,青岛海洋大学学报(地质专辑),8~13

  24、韩宗珠,1993,论"低温榴辉岩套"----洋一陆碰撞带的典型标志,海洋科学,第3期,31~35

  25、韩宗珠等,1993,青岛和诸城深源脉岩及包体的成因与构造背景,海洋湖沼通报,第2期,50~58

  26、韩宗珠,1993,中国榴辉岩套的类型,展布与构造演化,矿物岩石地球化学新探索,地震出版社,78~79

  27、韩宗珠,1993,中国榴辉岩研究面临的若干问题,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第4期,224~226

  28、韩宗珠,1994,鲁苏榴辉岩的地球化学,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4(1),102~112

  29、韩宗珠等,1994,中国榴辉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PTt轨迹研究南京大学报(自然科学),30(1),86~92

  30、曹钦臣,韩宗珠等,1994,鲁苏榴辉岩的矿物化学及其PTt轨迹,现代地质研究文集(下),南京大学出版社,56~68

  31、韩宗珠,2000,鲁苏碱性岩套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山东地质,第16卷,第4期,5~10

  32、韩宗珠、宋明春,2001,鲁苏榴辉岩套的特征及其动力学演化,青岛海洋大学学报,31(4),619~625

  33、韩宗珠、吕海燕、庄振业、刘东生,2005,山东莱州仓上泻湖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相判别,海洋湖沼通报,第1期,11~19

  34、韩宗珠、袁红明、庄振业、吕海燕,山东莱州仓上泻湖Y86孔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相判别,海样湖沼通报,第2期,13~21

  35、韩宗珠、于航、赵广涛、吕海燕,2005,冲绳海槽中部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海洋科学,29(6),17~21

  36、韩宗珠、肖莹、于航、李三忠,2007,南黄海千里岩岛榴辉岩的矿物化学及成因探讨,海洋湖沼通报,第一期,83~87

  37、韩宗珠、翟世奎、赵广涛编著,2003,宝石学与宝石鉴定,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韩宗珠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