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辞名架普伯花段味州理篇鉴赏辞典》是200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来自中心。
- 书名 楚辞名篇鉴赏辞典
- 作者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 ISBN 9787532628247
- 定价 18.00 元
-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内容简责鸡介
《楚辞名篇鉴赏辞典》选取屈原等所作楚辞名篇,逐句译成白话,疑难字词亦详加注释;每篇作品后都附一篇精美的赏析文章,帮助读者赏读原作。
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为中国古代诗歌两大源头之一,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其代表作家屈原心忧社稷,志行高清,所创作作品想像宏肆,境界瑰奇来自,惊采绝艳,尤为历代读者所喜爱。
图书目录
出版说明
序
篇目表
正文
……
序言
先秦诗歌有两大派系,一派以《诗经》为大宗,一派以《楚辞团》为代表。至于散见于先秦典籍中的歌谣,则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贵贱,或接近《诗经》,或仿佛《楚辞》,两种体式并存。究其原因,盖古代歌谣本来大体相同,但由口头歌咏进而到来自书面记录时,或忠实于原型,则错落而近于口语,其体式红水云培社行袁有如《骚》;或略加提炼,则整齐而便于传诵,其体式有如《诗》。例如,以惯例衡之,楚国的《子文歌》,理当为《骚》体,但见于《说苑》者,竟为典型的《诗》体;燕国的《易水歌》,理当为《诗》体。而载于《史记》者,竟为典型的《骚》体。甚至同一首歌谣,见于此书者近《骚》,见于彼书者又近《诗》。如鲁女的《黄鹄歌》,其记录于《列女传》者,为语言错落并每句有"兮"的《骚》体;然记录于《艺文类聚》者,则又为严整永唱的四字句并省去"兮"字的《诗》体。由此观之,古代歌谣实为《诗》《骚》的共同源小务头,特因书面的记录之异,出于同源而演为二体。
而且360百科,《诗经》之集结与演变,则除由口头到书面,已经过一番提炼之外,更加以配乐原因,节奏益求整肃,字句益趋简括,从而形成了基本上每句两个节拍的四字句式计。